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8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2.移动电源,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比如手机移动电源,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区别于产品内部配置的电池。
3.在学习和办公的过程中均需要使用到相应的手机,而外出办公或者学习时,在没有固定充电的地点时,手机本身的电量无法持续很长的时间,而移动电源则体现的极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移动电源结构单一,功能单一,在使用充电线时,常常因为充电线缠绕在一起,导致使用者不方便找到充电的一端,而在使用充电线充电时,使用者则需要一边手持手机,一边手持移动电源,为使用者的出行带来麻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具备便于固定充电线和便于使用者使用移动电源充电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移动电源不便于固定充电线和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移动电源充电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左侧的中央通过铰链连接有开启板,所述放置盒内壁的底部设有移动电源本体,所述放置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左侧的中央开设有开槽所述放置框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底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左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放置框右侧且靠近通槽底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均沿垂直方向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移动槽内部的中央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
6.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中开启板左侧的中央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启板左侧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放置盒左侧且靠近开启板正面的位置处通过阻尼铰链连接有旋转块,该结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将移动电源本体取出和放置,并且能够方便的将充电线插入到移动电源本体内。
7.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中放置框顶部且靠近开槽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丝杆,所述螺丝杆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旋转把,所述螺丝杆的底部贯穿放置框并通过轴承连接有压块,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够对充电线进行固定。
8.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中通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活动板底部的中央沿水平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该结构设置,使得活动板在进行移动时,能够对活动板进行限位。
9.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中活动板的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软胶,该结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推动活动板进行移动。
10.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中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靠近固定杆的一侧与固定杆相贴合,所述固定杆靠近夹块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夹块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固定杆的一侧与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够对固定杆进行固定,从而对活动板进行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置盒和开启板,配合开口和拉环,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将移动电源本体取出和放置,并且能够方便的将充电线插入到移动电源本体内,通过放置框和开槽,配合螺丝杆和压块,使得能够将充电线的一侧进行固定,从而在需要使用时,不会因为充电线缠绕在一起而浪费时间,通过固定杆和夹块,配合复位弹簧和移动块,使得能够对活动板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将手机放入在放置框内部时,活动板自动的打开,通过放置框和通槽,配合活动板和滑槽,使得在需要充电时,能够将手机放入到放置框内部,从而不需要使用者手持两个设备,方便使用者进行其他活动。
附图说明
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放置盒;101、开启板;102、开口;2、拉环;3、移动电源本体;4、放置框;401、开槽;402、通槽;5、螺丝杆;501、压块;502、旋转把;6、活动板;601、滑槽;602、拉块;7、滑块;8、连接块;9、固定杆;10、空腔;1001、活动槽;1002、移动槽;11、移动块;12、夹块;1201、复位弹簧;13、旋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放置盒1,放置盒1左侧的中央通过铰链连接有开启板101,放置盒1内壁的底部设有移动电源本体3,放置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4,放置框4左侧的中央开设有开槽401,放置框4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开设有通槽402,通槽402内壁的底部设有活动板6,活动板6底部且靠近右侧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左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放置框4右侧且靠近通槽402底部的位置处开设有空腔10,空腔10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开设有活动槽1001,活动槽1001内壁左右两侧的中央均沿垂直方向开设有移动槽1002,两个移动槽1002内部的中央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1。
22.开启板101左侧的中央开设有开口102,开启板101左侧且靠近正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拉环2,放置盒1左侧且靠近开启板101正面的位置处通过阻尼铰链连接有旋转块13,该结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将移动电源本体3取出和放置,并且能够方便的将充电线插入到移动电源本体3内。
23.放置框4顶部且靠近开槽401的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丝杆5,螺丝杆5的顶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旋转把502,螺丝杆5的底部贯穿放置框4并通过轴承连接有压块501,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够对充电线进行固定。
24.通槽40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7,活动板6底部的中央沿水平横向开设有滑槽601,滑块7滑动连接于滑槽601内部,该结构设置,使得活动板6在进行移动时,能够对活动板6进行限位。
25.活动板6的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有拉块602,拉块6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软胶,该结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推动活动板6进行移动。
26.两个移动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块12,夹块12靠近固定杆9的一侧与固定杆9相贴合,固定杆9靠近夹块12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夹块12远离固定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201,复位弹簧1201远离固定杆9的一侧与活动槽1001内壁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能够对固定杆9进行固定,从而对活动板6进行固定。
27.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工作人员可以抓住拉环2,打开开启板101,然后将移动电源本体3放入到放置盒1内部,然后将手机放入到放置框4的内部,在拧动螺丝杆5,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拿动充电线,使移动电源本体3和手机连接在一起,然后抓住拉块602向左侧进行推动,使得活动板6向左侧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滑块7在滑槽601内部进行滑动,并且使得固定杆9进入到空腔10内部,从而挤压夹块1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复位弹簧1201被压缩,并且带动移动块11在移动槽1002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使得夹块12卡入到固定杆9的凹槽内部,对固定杆9进行固定,从而对活动板6进行固定,防止活动板6自动的进行移动。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