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盾构机的接收钢套筒。
背景技术:
2.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始发和接收现多采用密闭始发工法施工,在盾构掘进前,在盾构始发井内安装钢套筒,盾构机安装在钢套筒内。钢套筒接收工艺是一种可减少地面加固措施的洞内接收工艺,具有安全、适应性强、工期短、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3.相关技术中,接收钢套筒包括筒体,筒体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的圆弧接合面处焊接有第一法兰,下筒体与上筒体的圆弧接合面处焊接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正对的表面贴合;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间设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并伸出第二法兰,固定螺栓伸出第二法兰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水分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正对的表面进入筒体内部的可能,导致出现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处密封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上筒体与下筒体连接处的密封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盾构机的接收钢套筒。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铁盾构机的接收钢套筒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地铁盾构机的接收钢套筒,包括筒体,筒体包括上筒体、下筒体,上筒体外侧壁的两侧分别固连有第一法兰,下筒体外侧壁的两侧分别固连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正对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正对的表面间设有密封垫;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外套设有密封盒,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密封盒间设有若干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将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密封盒贯穿,并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密封盒正对的两个表面开设有防潮槽,防潮槽内设有吸潮材料。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钢套筒拼装时,先将密封垫放置到第二法兰的上表面,再将上筒体放置到下筒体的上方,并使第一法兰和密封垫抵紧;将吸潮材料放入防潮槽内,再将密封盒套设在第一法拉和第二法兰外部;使固定螺栓贯穿第一法兰、密封垫、第二法兰和密封盒,再将固定螺母旋拧到固定螺栓伸出密封盒的一端,使固定螺母与密封盒抵紧,减小了水分通过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正对的两个侧壁间进入筒体内部的可能性;吸潮材料减小了水分从密封盒与第一法兰正对的侧壁间进入筒体内部的可能;吸潮材料减小了水分从密封盒与第二法兰正对的侧壁间进入筒体内部的可能;提高了上筒体与下筒体连接处的密封性。
9.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正对的两个表面分别开设有阻潮槽,吸潮材料设置在阻潮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正对的侧壁间的密封性,减小了水分进入筒体内的可能。
11.所述密封盒包括上板、中板、下板,上板和中板固连,中板和下板滑移连接;上板的下表面和第一法兰的上表面贴合,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远离上筒体的侧壁均和中板贴合,下板的上表面和第二法兰的下表面贴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密封盒套设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后,使固定螺栓的一端依次贯穿上板、第一法兰、密封垫、第二法兰、下板,使固定螺母旋拧至固定螺栓伸出下板的一端,固定螺母沿固定螺栓的螺杆向靠近固定螺栓头部的方向移动,同时固定螺母推动下板竖直移动,直至下板和第二法兰抵紧,完成固定;可以移动的下板提高了将密封套安装至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的效率。
13.所述中板靠近第二法兰的侧壁开设有燕尾槽,下板靠近中板的侧壁固设有燕尾条,燕尾条在燕尾槽内滑移。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板移动时,下板带动燕尾条在燕尾槽内滑移,使下板移动的更加平稳。
15.所述中板靠近第一法兰的侧壁开设有卡槽,密封垫远离上筒体的一端位于卡槽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的连接处与密封盒间的密封性。
17.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靠近自身螺杆的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增距槽,增距槽内侧壁开设有环形的吸潮槽,吸潮材料设置在吸潮槽内;第一法兰上表面固设有环形的增距块,增距块位于增距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距槽增大了水分通过固定螺栓的头部与密封盒间进入的密封盒的距离,吸潮材料减小了水分进入固定螺栓的螺杆与密封盒间的可能,进而提高了固定螺栓与密封盒间的密封性。
19.所述第一法兰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沉孔,固定螺栓的头部靠近第一沉孔的一端位于第一沉孔内;第一沉孔内设有密封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增大了固定螺栓头部与密封盒间的密封性。
21.所述第二法兰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沉孔,第二沉孔内设有密封圈,固定螺栓和密封圈抵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水分从固定螺母与密封盒正对的侧壁间进入密封盒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固定螺母与密封盒间的密封性。
23.所述吸潮材料为生石灰材质的吸潮材料。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石灰能够吸收水分,且生石灰吸水膨胀,进而使密封盒与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与密封盒间的密封性更强。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设置密封盒,密封盒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连接处保护在内,减小了水分从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正对的侧壁间进入筒体内的可能;
27.2.通过在阻水槽和防水槽内填充满吸潮材料,减小了水分从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正对的侧壁间进入筒体内的可能。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为显示密封垫的局部剖视图。
30.图中,1、筒体;11、上筒体;12、下筒体;2、第一法兰;21、阻潮槽;3、第二法兰;4、密封垫;5、密封盒;51、上板;511、第一沉孔;52、中板;521、燕尾槽;522、卡槽;53、下板;531、燕尾条;54、防潮槽;55、第二沉孔;551、密封圈;6、固定螺栓;61、增距槽;611、吸潮槽;62、增距块;7、固定螺母;8、吸潮材料;9、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铁盾构机的接收钢套筒。
33.参考图1和图2,一种地铁盾构机的接收钢套筒包括筒体1,筒体1包括上筒体11、下筒体12,上筒体11的外侧壁的两端均固连有第一法兰2,下筒体12外侧壁的两端均固设有第二法兰3;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正对的表面间设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垫4;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密封垫4外套设有密封盒5;密封盒5上设有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的一端分别贯穿密封盒5、第一法兰2、密封垫4、第二法兰3;固定螺栓6伸出密封盒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7。
34.进行接收钢套筒拼装时,先将密封垫4放置到第二法兰3的上表面,再将上筒体11拖动到下筒体12的上方,并使第一法兰2的下表面与密封垫4的上表面贴合,并使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密封垫4的周向侧壁平齐;再将密封盒5套设在第一法兰2、密封垫4和第二法兰3的外部;再使固定螺栓6的一端贯穿密封盒5、第一法兰2、密封垫4、第二法兰3,将固定螺母7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栓6伸出密封盒5的一端;此时将第一法兰2、密封垫4、第二法兰3、密封盒5固定安装在一起,进而完成了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的固定连接;密封盒5减小了水分从密封垫4与第一法兰2间、从密封垫4与第二法兰3间进入筒体1内部的可能。
35.参考图2,密封盒5包括上板51、中板52、下板53,上板51与下板53互相平行,上板51与中板52互相垂直;上板51与中板52一体成型,中板52和下板53滑移连接;中板52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521和卡槽522,燕尾槽521和卡槽522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密封垫4远离第一法兰2的一端位于卡槽522内;下板53靠近中板52的侧壁固连有燕尾条531,燕尾条531在燕尾槽521内滑移;上板51的下表面和第一法兰2的上表面贴合,上板51靠近上筒体11的侧壁和上筒体11的外侧壁贴合;下板53的上表面和第二法兰3的下表面贴合,下板53靠近下筒体12的侧壁和下筒体12的外侧壁贴合;第一法兰2远离上筒体11的侧壁、第二法兰3远离下筒体12的侧壁均和中板52开设卡槽522的侧壁贴合。
36.将密封盒5安装至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上时,使上板51的下表面沿第一法兰2的上表面向靠近上筒体11的方向滑移,直至上板51和上筒体11接触,此时中板52与第一法兰2正对的表面贴合;将固定螺栓6的一端依次贯穿上板51第一法兰2、密封垫4、第二法兰3、下板53,再旋拧固定螺母7,使固定螺母7与固定螺栓6伸出下板53的一端螺纹连接;继续旋拧固定螺母7,固定螺母7靠近下板53的端面挤压下板53竖直上移,下板53带动燕尾条531在燕尾槽521内滑移,直至下板53的上表面和第二法兰3的下表面抵紧,停止旋拧固定螺母7;方便密封盒5安装至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上。
37.参考图2,上板51和下板53正对的两个表面均开设有防潮槽54,防潮槽54位于上板51远离上筒体11的一端;防潮槽54内设有吸潮材料8;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正对的表面均开设有阻潮槽21,阻潮槽21位于第一法兰2靠近上筒体11的一端;吸潮材料8设置在阻潮槽21内。防潮槽54内的吸潮材料8减小了水分从上板51与第一法兰2间、第二法兰3与下板53间进入密封盒5内的可能;阻潮槽21内的吸潮材料8减小了水分从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间进入筒体1内的可能,进而提升了上筒体11与下筒体12间的密封性。
38.参考图2,上板5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沉孔511,固定螺栓6靠近第一沉孔511的一端位于第一沉孔511内;固定螺栓6头部靠近第一沉孔511的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增距槽61,增距槽61内设有环形的增距块62,增距块62和第一沉孔511内壁固连;增距槽61内侧壁开设有吸潮槽611,吸潮材料8设置在吸潮槽611内;第一沉孔511内注入密封胶9,减小了水分从固定螺栓6的头部与上板51年进入密封盒5内的可能。下板5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沉孔55,第二沉孔55内设有密封圈551,固定螺母7和密封圈551抵紧,减小了水分从下板53与固定螺母7间进入密封盒5内的可能。
39.参考图2,吸潮材料8为生石灰,生石灰吸水膨胀,使密封盒5与第一法兰2间、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间、第二法兰3与密封盒5间的密封性更强。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铁盾构机的接收钢套筒的实施原理为:进行接收钢套筒拼装时,先将上筒体11与下筒体12进行拼装固定成筒体1,再将拼装完成的筒体1首尾相连拼装成接收钢套筒。
41.在进行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的拼装时,首先将吸潮材料8放入阻潮槽21内,再将密封垫4放置在第二法兰3的上表面;拖动上筒体11,上筒体11带动第一法兰2移动,使第一法兰2放置在密封垫4的上表面,此时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同时抵紧密封垫4;再将防潮槽54内填充满吸潮材料8,再将密封盒5套设在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的外部,减小了水分从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正对的表面间进而筒体1内的可能。
42.将密封盒5套设在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的外部时,使上板51的下表面沿第一法兰2的上表面滑移,直至上板51靠近上筒体11的侧壁与上筒体11贴合;再将固定螺栓6的一端依次贯穿上板51、第一法兰2、密封垫4、第二法兰3、下板53,再将密封圈551和固定螺母7依次套设在固定螺栓6伸出下板53的一端,旋拧固定螺母7,固定螺母7推动密封圈551上移,密封圈551推动下板53上移,直至下板53和第二法兰3抵紧,停止旋拧固定螺母7,密封盒5将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的连接处包裹在内,减小了水分从第一法兰2与第二法兰3正对的表面间进而筒体1内的可能。
4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