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

专利查询2022-5-21  14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菌涂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


背景技术:

2.涂布培养法,是指分离土壤微生物并获得微生物单菌落的一种培养方法。先将已融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冷却后制成无菌平板。将一定量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悬液滴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涂抹器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然后将平板倒置于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待长出单菌落后,进行进一步的分离与培养。
3.现有的无菌涂抹器在进行菌种涂抹时无法控制菌落周围的环境,菌落在不适温度,不适氧含量的情况下在无菌培养皿内部落床影响菌种存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解决了现有无菌涂抹器在进行菌种涂抹时无法控制菌落周围的环境影响培育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包括无菌涂抹箱,所述无菌涂抹箱的底部靠近四角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承重底座,所述无菌涂抹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玻璃门,所述玻璃门的正表面靠近中间两侧位置贯穿连接有防护手套,所述无菌涂抹箱的正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无菌涂抹箱的顶部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高精度气缸,所述高精度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活塞,所述排气活塞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涂抹管,所述无菌涂抹箱的内壁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卡接有无菌皿安置架,所述无菌皿安置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位杆,所述无菌涂抹箱的内壁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定位架,所述无菌涂抹箱的内壁后表面靠近中间位置两侧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杀毒灯,所述无菌涂抹箱的内壁后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底部固定安装有温控设备,所述内壁后表面靠近温控设备的顶部位置贯穿连接有输气阀。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输气阀的右侧固定连通有三组连接管,且三组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无菌涂抹箱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管相适配的通过孔,且通过孔内壁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卡接有防尘罩。
8.进一步,所述无菌涂抹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高精度气缸相适配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壁与高精度气缸固定连接。
9.进一步,所述无菌涂抹箱的内壁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开设有与无菌皿安置架相适配的卡接槽,且卡接槽内壁与无菌皿安置架滑动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涂抹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微细出菌管,且微细出菌管的排布与无菌皿安置架的顶部相适配。
11.进一步,所述无菌涂抹箱的内壁后表面靠近右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
控制开关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高精度气缸电性连接。
12.进一步,所述无菌涂抹箱的正表面开设有与玻璃门相适配的排出孔,且排出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性开关,且玻璃门的后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与磁性开关磁性连接的连接磁块。
13.进一步,所述无菌涂抹箱的内壁顶部贯穿连接有环境感应器,所述环境感应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端和氧含量感应端。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具有以下优点:
15.开启玻璃门将培养皿卡入右侧无菌皿安置架的顶部,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高精度气缸向上拉起排气活塞,使得涂抹管能够将菌种液抽入注射筒的内部,通过控制面板启动输气阀和温控设备,关闭玻璃门,直到无菌涂抹箱内部的温度和含氧量能够适宜菌种生存后进行再进行涂抹作业,工作人员可通过防护手套操作设备内部的器材保证操作安全,先将培养皿放入定位架的内壁,通过无菌涂抹箱内部的控制开关控制高精度气缸精准推下排气活塞,使得菌液能够由涂抹管处排至培养皿的内壁,通过涂布棒将培养皿表面的微生物抹匀后放入左侧无菌皿安置架的顶部进行收集,在完成涂抹作业后紫外线杀毒灯能够对设备内部进行杀菌消毒。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的三维效果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中注射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中温控设备和输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无菌涂抹箱;2、承重底座;3、玻璃门;4、防护手套;5、控制面板;6、高精度气缸;7、排气活塞;8、注射筒;9、涂抹管;10、无菌皿安置架;11、卡位杆;12、定位架;13、紫外线杀毒灯;14、温控设备;15、输气阀;16、连接管;17、防尘罩;18、环境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如图1-4所示,一种微生物用无菌涂抹器,包括无菌涂抹箱1,无菌涂抹箱1的底部靠近四角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承重底座2,无菌涂抹箱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旋转连接有玻璃门3,玻璃门3的正表面靠近中间两侧位置贯穿连接有防护手套4,无菌涂抹箱1的正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无菌涂抹箱1的顶部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高精度气缸6,高精度气缸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气活塞7,排气活塞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注射筒8,注射筒8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涂抹管9,无菌涂抹箱1的内壁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卡接有无菌皿安置架10,无菌皿安置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位杆11,无菌涂抹箱1的内壁底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定位架12,无菌涂抹箱1的内壁后表面靠近中间位置两侧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杀毒灯13,无菌涂抹箱1的内壁后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底部固定安装有温控设备14,内壁后表面靠近温控设备14的顶部位置贯穿连接有输气阀15。
28.优选的,输气阀15的右侧固定连通有三组连接管,且三组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6,无菌涂抹箱1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管16相适配的通过孔,且通过孔内壁与连接管16固定连接,连接管16的顶部卡接有防尘罩17。
29.优选的,无菌涂抹箱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高精度气缸6相适配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内壁与高精度气缸6固定连接。
30.优选的,无菌涂抹箱1的内壁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开设有与无菌皿安置架10相适配的卡接槽,且卡接槽内壁与无菌皿安置架10滑动连接。
31.优选的,涂抹管9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微细出菌管,且微细出菌管的排布与无菌皿安置架10的顶部相适配。
32.优选的,无菌涂抹箱1的内壁后表面靠近右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控制面板5与高精度气缸6电性连接。
33.优选的,无菌涂抹箱1的正表面开设有与玻璃门3相适配的排出孔,且排出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性开关,且玻璃门3的后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与磁性开关磁性连接的连接磁块。
34.优选的,无菌涂抹箱1的内壁顶部贯穿连接有环境感应器18,环境感应器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端和氧含量感应端。
3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开启玻璃门3将培养皿卡入右侧无菌皿安置架10的顶部,通过控制面板5控制高精度气缸6向上拉起排气活塞7,使得涂抹管9能够将菌种液抽入注射筒8的内部,通过控制面板5启动输气阀15和温控设备14,关闭玻璃门
3,直到无菌涂抹箱1内部的温度和含氧量能够适宜菌种生存后进行再进行涂抹作业,工作人员可通过防护手套4操作设备内部的器材保证操作安全,先将培养皿放入定位架12的内壁,通过无菌涂抹箱1内部的控制开关控制高精度气缸6精准推下排气活塞7,使得菌液能够由涂抹管9处排至培养皿的内壁,通过涂布棒将培养皿表面的微生物抹匀后放入左侧无菌皿安置架10的顶部进行收集,在完成涂抹作业后紫外线杀毒灯13能够对设备内部进行杀菌消毒。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