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书籍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切边机用书本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种类演变广泛,包括杂志、合同、图纸、书本等多种形式,人们对书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那么书籍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已经生产完成的粗加工书本进行切边作业的设备,由于粗加工完成的书本的书边位置具有需要修整的边角,因此,需要对粗加工书本的边角修正,使得书本的尺寸完整以及边角完整。
3.但是,由于需要后续对书本的包装和运输,书本在切边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整理并按照每摞一定的本数进行堆放,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降低人力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切边机用书本收集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切边机用书本收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切边机用书本收集装置,包括沿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安装板侧壁且垂直于安装板的一对挡板、设置于一对所述挡板之间的承载板、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下方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的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一侧且端部转动支承于所述安装板的若干转动辊、设置于若干转动辊远离所述承载板一侧且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抵接板,若干所述转动辊沿线性排布且均低于所述挡板底端,且所述转动辊朝向远离所述承载板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
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调节机构。
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沿竖直方向开设于所述安装板且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安装板的移动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的移动块、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的驱动螺杆,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于所述驱动螺杆,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块。
9.优选的,所述驱动螺杆顶端伸出所述安装板且固定连接有旋钮。
10.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面靠近所述转动辊的一侧朝向下方倾斜,且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若干导向辊。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插接槽,所述抵接板沿竖直方向滑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12.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所述承载板底面的若干导向杆、一一对应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的若干弹簧,所述固定板上对应导向杆开设有若干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一一对应滑动插接于所述导向孔内。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面对应所述导向杆开设若干螺纹孔,所述导向杆顶端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5.1.在挡板、承载板、固定板、弹性件和转动辊的配合下,当切边机进行下料时,通过输送装置将经过切边的书本输送至两侧挡板之间,并落在承载板上,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以使得承载板不断下落,并最终使得最顶端的书籍低于挡板底部,在若干转动辊的作用下,使整摞书籍朝向抵接板方向移动,并通过抵接板进行限位,在整摞书籍移动后,承载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并重复上述对书籍进行整理并转运的过程,当抓转动辊上的书籍收集若干摞之后,通过将抵接板滑动抽出,便于工作人员将其进行包装或者转运;
16.2.通过设置调节机构,以便于通过转动驱动螺杆,使移动块在移动槽内沿竖直方向带动固定板进行移动,调节固定板与挡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调节承载板的高度,从而便于调节书籍在对承载板施压时,能够越过挡板底端的书籍的本数,以达到工作人员对包装的要求,提升收集装置的实用性;
17.3. 通过设置导向杆、导向孔和弹簧之间相互配合,以对承载板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定,使得承载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且在针对不同重量规格的书籍进行收集整理时,通过将导向杆旋下,以便于工作人员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提升收集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2、挡板;3、承载板;4、固定板;5、弹性件;6、转动辊;7、抵接板;8、插接槽;9、导向辊;10、导向杆;11、弹簧;12、导向孔;13、螺纹孔;14、调节机构;15、移动槽;16、移动块;17、驱动螺杆;18、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切边机用书本收集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切边机用书本收集装置包括沿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沿竖直方向设于安装板1侧壁且垂直于安装板1的一对挡板2、设置于一对挡板2之间的承载板3、设置于承载板3下方的固定板4、设置于固定板4和承载板3之间的弹性件5、设置于承载板3一侧且端部转动支承于安装板1的若干转动辊6、设置于若干转动辊6远离承载板3一侧且垂直于安装板1的抵接板7。
23.其中,安装板1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插接槽8,抵接板7沿竖直方向滑动插接于插接槽8内,若干转动辊6沿线性排布且均低于挡板2底端,且转动辊6朝向远离承载板3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承载板3顶面靠近转动辊6的一侧朝向下方倾斜,且承载板3上设有若干导向辊9。
24.弹性件5包括沿竖直方向连接于承载板3底面的若干导向杆10、一一对应套设于导向杆10上的若干弹簧11,固定板4上对应导向杆10开设有若干导向孔12,导向杆10一一对应滑动插接于导向孔12内,固定板4底面对应导向杆10开设若干螺纹孔13,导向杆10顶端均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3内。
25.通过设置导向杆10、导向孔12和弹簧11之间相互配合,以对承载板3的移动路径进
行限定,使得承载板3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且在针对不同重量规格的书籍进行收集整理时,通过将导向杆10旋下,以便于工作人员更换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11,提升收集装置的适用性。
26.为便于对每摞书籍叠放的本数进行控制,安装板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固定板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调节机构14,调节机构14沿竖直方向开设于安装板1且沿水平方向贯穿安装板1的移动槽15、滑动连接于移动槽15的移动块16、沿竖直方向转动连接于移动槽15内的驱动螺杆17,移动块16螺纹连接于驱动螺杆17,驱动螺杆17顶端伸出安装板1且固定连接有旋钮18,固定板4固定连接于移动块16。
27.工作人员便于通过转动驱动螺杆17,使移动块16在移动槽15内沿竖直方向带动固定板4进行移动,调节固定板4与挡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调节承载板3的高度,从而便于调节书籍在对承载板3施压时,能够越过挡板2底端的书籍的本数,以达到工作人员对包装的要求。
2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切边机用书本收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29.当切边机进行下料时,通过输送装置将经过切边的书本输送至两侧挡板2之间,并落在承载板3上,在弹性件5的弹性作用下,以使得承载板3不断下落,并最终使得最顶端的书籍低于挡板2底部,在若干转动辊6的作用下,使整摞书籍朝向抵接板7方向移动,并通过抵接板7进行限位,在整摞书籍移动后,承载板3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并重复上述对书籍进行整理并转运的过程,当抓转动辊6上的书籍收集若干摞之后,通过将抵接板7滑动抽出,便于工作人员将其进行包装或者转运。
3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