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的高低温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6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元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携式高低温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元件测试行业中对元件的高低温筛选测试时,多采用冷热两套独立的温度输出装置来作为元件的高低温输出装置,且通常都是将元件从高低温输出装置内移出进行测试。然而,现有的高低温输出装置存在无法对高低温筛选测试的元件进行实时高低温输出的问题,导致高低温筛选测试仪无法对元件在具体温度下的工作情况进行验证,致使不能观察到元件在线性温度下的工作情况。
3.因此,现有的元件高低温筛选测试用高低温输出装置已不能满足,元件高低温筛选测试的需求,需要开发一种不仅可在元件高低温筛选测试中对元件进行实时高低温输出,还便于移动和使用的高低温输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元件高低温筛选测试用高低温输出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的高低温输出装置。
5.一种便携式的高低温输出装置,包括基座,分别设置在基座上的控制箱、调整机构,活动设置在调整机构上并能360
°
旋转的电机固定旋转板,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旋转板上的中空步进电机,设置在中空步进电机的空腔内的涡流管,涡流管连通的硅胶罩,以及设置在硅胶罩上并伸入硅胶罩内的热电偶;所述控制箱分别与中空步进电机和热电偶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侧壁设有条形开口的固定腔座,设置在固定腔座的腔口端上的盖板,一端通过带座轴承活动设置在固定腔座的底板中部、另一端从下至上穿过盖板的螺纹杆,以及套在盖板与固定腔座的底板之间的螺纹杆上并能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远离螺纹杆的一端伸出固定腔座的条形开口并与电机固定旋转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固定腔座的底板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调节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伸出条形开口的一端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腔、卡位板,在连接腔的上部和下部的中心部位分别设置有滚珠槽,两个所述滚珠槽对称设置;所述卡位板与固定腔座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螺纹杆的连接端上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电机固定旋转板与连接腔活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固定旋转板与连接腔的连接端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电机固定旋转板的板面垂直,在通孔内设置有与连接腔的滚珠槽相配合的弹性定位组件;所述弹性定位组件与滑块与滚珠槽活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弹簧和滚珠,所述弹簧设置在通孔内;所述滚珠的数量为两颗,两颗所述滚珠对称设置在弹簧的两端,且两颗所述滚珠伸出通孔与滚珠槽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中部套有胶套,该胶套与通孔的内壁紧密接触。
10.为了提高硅胶罩的密封效果和保温范围,在所述硅胶罩的罩口端设置有隔热硅胶
垫,该隔热硅胶垫上开设有与硅胶罩的罩口相匹配的孔。
11.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具有显示屏的控制器,所述热电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还设置有电磁阀,在电磁阀的排气口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涡流管与电磁阀的排气口连通。
12.所述硅胶罩的顶部四个角处设置有泄压孔。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移动使用,通过中空步进电机、涡流管与硅胶罩相配合,可实现对测试夹具上的元件进行连续的高低温输出,使用中,硅胶罩直接罩于测试夹具的元件上,通过涡流管输出的冷热气流,为测试中的元件提供实时高低温输出,同时,控制箱通过设置的热电偶对中空步进电机的启闭进行控制,实现对涡流管的冷热比例,以输出不同的高低温,使高低温筛选测试仪可对元件在具体温度下的工作情况进行验证。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与电机固定旋转板活动连接的调整机构,可实现对涡流管的冷热输出口的转换,从而实现对元件的测试中的冷热温输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固定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涡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罩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的结构框图。
23.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基板,2—隔热硅胶垫,3—硅胶罩,3-1—硅胶罩,4—涡流管,4-1—调节阀,4-2—热气出口,4-3—冷气出口,4-4—进气口,5—电机固定旋转板,51—通孔,6—中空步进电机,7—固定腔座,7-1—条形开口,7-2—盖板,8—调节钮,9—控制箱,10—滑块,10-1—连接腔,10-2—滚珠槽,10-3—螺纹孔,10-4—卡位板,11—螺纹杆,12—滚珠,13—弹簧,14—热电偶,15—测试夹具,16—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5.实施例
26.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的高低温输出装置,包括基座1,控制箱9,调整机构,电机固定旋转板5,中空步进电机6,涡流管4,热电偶14,以及硅胶罩3。其中,控制箱9分别与中空步进电机6和热电偶14连接。
27.具体实施时的,控制箱9和调整机构分别设置在基座1上。电机固定旋转板5活动设置在调整机构上并能360
°
旋转。中空步进电机6固定设置在电机固定旋转板5上,并通过螺钉固定,该电机固定旋转板5上预置有与中空步进电机6的空心转轴的孔径一致的安装孔。涡流管4设置在中空步进电机6的空腔内,如图4所示,安装时,涡流管4的调节阀4-1与中空
步进电机6的空心转轴内壁紧密接触,且涡流管4的调节阀4-1与中空步进电机6的空心转轴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固定,使中空步进电机6的空心转轴转动时,可带动涡流管4的调节阀4-1转动,以实现对涡流管4内的冷热流比例的调整,实现输出的冷热气流的调整。涡流管4的管体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电机固定旋转板5上,涡流管4的的热气出口4-2和冷气出口4-3分别位于中空步进电机6的空心转轴转的两端,涡流管4的进气口4-4与电磁阀9-2的排气口通过软管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外部的供压设备,即空气压缩设备对涡流管4输入通用压力的压缩空气,通过涡流管4转换,涡流管4的冷气出口4-3产生冷空气(在干燥空气的前提下最低温度可达-46℃),热气出口4-2产生热空气(最高温度可达127℃)。同时,通过涡流管4的调节阀4-1调节涡流管4内的气体的流量和冷气端温度的高低,可得到不同的冷热温度的气流。
28.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硅胶罩3与涡流管4连通,为了防止硅胶罩3内的气压过大,影响涡流管4的排气,在硅胶罩3的顶部四个角处设置有泄压孔3-1,泄压孔3-1的口径不易过大,以防止硅胶罩3内的冷热气流流失,影响测试的准确性。使用中,硅胶罩3的进气口可在调整机构的作用下分别与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和冷气出口4-3进行插拔连接。为了提高硅胶罩3的密封效果和保温范围,在所述硅胶罩3的罩口端设置有隔热硅胶垫2,该隔热硅胶垫2上开设有与硅胶罩3的罩口相匹配的孔。使用时,如图1所示,隔热硅胶垫2紧贴在测试夹具15上,测试夹具15上的线盘则被硅胶罩3完全覆盖,且硅胶罩3与隔热硅胶垫2以及测试夹具15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的老化箱。其中,隔热硅胶垫2与测试夹具15之间的摩擦力足以使涡流管4的调节阀4-1转动时,使隔热硅胶垫2与测试夹具15之间保存静止状态。其中,硅胶罩3和隔热硅胶垫2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测试夹具15的大小和元件的大小进行调整,且硅胶罩3和隔热硅胶垫2的孔径设定时,需以孔径的边缘能紧贴在测试夹具15的夹持部上为准,同时,该硅胶罩3的高度需根据测试元件的厚度进行设定,因此,本高低温输出装置可用于不同的体积的元件的高低温测试夹具。
29.进一步地,热电偶14设置在硅胶罩3上并伸入硅胶罩3内,该热电偶14用于对硅胶罩3内的冷热温度值进行实时检测,以确保硅胶罩3内的温度为需要的温度值。本实施例中的热电偶14优先采用测量范围在-200~+850℃范围内的金属热电阻来实现。使用时,控制箱9可根据热电偶14的阻值的变化对中空步进电机6的启闭进行控制,即对涡流管4的调节阀4-1进行控制,以实现对涡流管4内的冷热流比例的调整。
30.再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控制箱9内设置有具有可编程显示屏的控制器9-1,该控制器9-1中的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采用了现有技术中的可编程显示屏来实现,即控制器9-1中的显示屏可实现对冷热温度的设定、气压的设定。控制器9-1为现有技术可实现温度和压力控制输出的控制电流的常规控制模块来实现,因此,本技术中并未对控制器9-1的结构进行赘述。中空步进电机6和热电偶14与控制器9-1连接。控制箱9内还设置了电磁阀9-2,在电磁阀9-2的排气口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3,控制器9-1分别与电磁阀9-2和压力传感器9-3连接。使用时,电磁阀9-2的进气口与外部的供气设备连接、排气口与涡流管4连通,压力传感器9-3可对电磁阀9-2输出的气压大小进行监测,从而判断输出的气压能否满足预设的温度要求,控制器9-1可根据压力传感器9-3的电流变化对电磁阀9-2的通断进行控制。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分别通过对涡流管4进气的压力监测和硅胶罩3内的温度监测相配合的方式,有效的确保了高低温输出装置输出的冷热温度的准确性。
31.如图2所示,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固定腔座7,盖板7-2,螺纹杆11,以及滑块10。具体的,固定腔座7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1上,固定腔座7侧壁设有条形开口7-1。盖板7-2通过螺钉安装在固定腔座7的腔口端上。螺纹杆11的一端通过带座轴承活动设置在固定腔座7的底板中部,另一端从下至上穿过盖板7-2。为了使用中便于拧动螺纹杆11,在螺纹杆11远离固定腔座7的底板的一端上固定设置了调节钮8,即该调节钮8通过螺钉固定在螺纹杆11穿过盖板7-2的一端的端部。滑块10套在盖板7-2与固定腔座7的底板之间的螺纹杆11上并能上下移动,该滑块10远离螺纹杆11的一端伸出固定腔座7的条形开口7-1并与电机固定旋转板5活动连接。
32.如图5所示,滑块10伸出条形开口7-1的一端上分别固定设置了连接腔10-1和卡位板10-4,在连接腔10-1的上部和下部的中心部位分别设置了滚珠槽10-2,且两个所述滚珠槽10-2对称设置。卡位板10-4与固定腔座7的外壁滑动连接。滑块10与螺纹杆11的连接端上设置了与螺纹杆11相匹配的螺纹孔10-3,电机固定旋转板5与连接腔10-1活动连接。使用时,当通过调节钮8逆时针转动螺纹杆11时,滑块10便可沿螺纹杆11向下运动,电机固定旋转板5也会随之向下运动,此时,对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或冷气出口4-3便可插入硅胶罩3的上端罩口内。当通过调节钮8顺时针转动螺纹杆11时,滑块10便可沿螺纹杆11向上运动,电机固定旋转板5也会随之向上运动,压住硅胶罩3,对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或冷气出口4-3便可脱离硅胶罩3的上端罩口,此时,对电机固定旋转板5施加一定的扭力,便可转动电机固定旋转板5,从而实现对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和冷气出口4-3的插入供气转换,即实现对硅胶罩3内的冷热温度的转换。
33.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电机固定旋转板5与滑块10的活动连接,以及便于对电机固定旋转板5的定位,在电机固定旋转板5与连接腔10-1的连接端上设置了通孔5-1,且该通孔5-1与电机固定旋转板5的板面垂直。同时,在通孔51内设置有了与连接腔10-1的滚珠槽10-2相配合的弹性定位组件,以实现对电机固定旋转板5的定位,使设置在电机固定旋转板5上的涡流管4可实现垂直安装,以确保涡流管4可与硅胶罩3对接。弹性定位组件与滑块10与滚珠槽10-2活动连接。
34.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弹簧13和滚珠12。具体的,弹簧13设置在通孔5-1内。滚珠12的数量为两颗,两颗所述滚珠12对称设置在弹簧13的两端,且两颗所述滚珠12伸出通孔5-1与滚珠槽10-2活动连接。在具体的安装时,为了防止滚珠12从弹簧13上脱落,可将滚珠12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弹簧13上。同时,为了防止弹簧13从通孔5-1内脱落,在弹簧13的中部套有胶套16,胶套16通过粘胶固定在弹簧13上,防止在安装弹簧13时,胶套16移位,安装时胶套16与通孔5-1的内壁紧密接触,可有效的防止弹簧13从通孔5-1内脱落。使用时,弹簧13所施加在滚珠12的弹力,足以使滚珠12卡入滚珠槽10-2中,即当滚珠12落入滚珠槽10-2内时涡流管4便可处于竖直状态,此时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电机固定旋转板5不会翻转,从而实现对电机固定旋转板5的定位。
35.具体使用时,将硅胶罩3罩于放置有待测元件的测试夹具15上后,转动电机固定旋转板5,使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或冷气出口4-3垂直向下,逆时针拧动调节钮8,使螺纹杆11逆时针转动,滑块10沿螺纹杆11向下运动,电机固定旋转板5也会随之向下运动,此时,将测试夹具15移至涡流管4的正下方,继续转动螺纹杆11,对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或冷气出口4-3便可插入硅胶罩3的上端罩口内,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或冷气出口4-3插入硅胶罩3
的上端罩口内后,便可通过控制器9-1设定需要的冷热温度值,冷热温度值设定后,开启外部供气设备,并通过控制器9-1启动电磁阀9-2,涡流管4便可对测试夹具15上的元件输出高温或低温。此时,控制器控制器9-1控制中空步进电机6的中空转轴转动,中空步进电机6的中空转轴带动涡流管4的调节阀4-1转动,对涡流管4输出的高温或低温进行调节,当硅胶罩3内的高温或低温达到设定的温值时,即热电偶14的阻值升高或降至设定温度值对应的值时,控制器9-1控制中空步进电机6停止转动,涡流管4的调节阀4-1的调节停止,使硅胶罩3内的高温或低温保存设定温度。在涡流管4的调节阀4-1对输出的冷热气流调整的同时,压力传感器9-3也在对电磁阀9-2的输出端的气压进行实时检测,以确保涡流管4的进气口4-4的气压可满足设定温度的需要,防止涡流管4的进气口4-4的气压过高,影响涡流管4的正常运行。
36.当需要改变输出的温度类型,即改变冷热温度时,顺时针转动调节钮8,使螺纹杆11顺时针转动,滑块10便可沿螺纹杆11向上运动,电机固定旋转板5也会随之向上运动,此时压住硅胶罩3,对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或冷气出口4-3便可脱离硅胶罩3的上端罩口。对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或冷气出口4-3脱离硅胶罩3的上端罩口后,对电机固定旋转板5施加一定的扭力,便可使弹簧13收缩,滚珠12便可脱离滚珠槽10-2,电机固定旋转板5便可转动,从而实现对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和冷气出口4-3的插入供气转换,即实现对硅胶罩3内的冷热温度的转换。涡流管4的热气出口4-2和冷气出口4-3转换完成后,再逆时针转动螺纹杆11,便可使转换后的涡流管4的冷气出口4-3或热气出口4-2插入硅胶罩3,实现对测试元件的低温或高温的输出。
37.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