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高温粉体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1  118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粉体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工业领域常见的一种换热设备,通过其内部设置的枕型换热板组件,换热板组件由两块金属枕型板焊接而成,内部通过高压气流鼓胀形成通道,板内流通冷却介质,板外流通待换热的物料,通过金属的枕型板壁实现两者之间的换热,在换热过程中,换热板及换热器的外壳因受热不均匀会产生应力,换热板上由于设有与本体外壳上用于流通冷却介质的管道配合的凸块,凸块穿设置在外壳上,会导致凸块及外壳之间产生应力,外壳容易开裂,进而导致漏气漏料,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粉体换热器。
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粉体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料部、换热部和落料部,所述进料部包括进料仓,所述进料仓包括粉体进口,所述换热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的换热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介质组件,所述换热板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换热板片,所述落料部包括落料斗,所述落料斗远离所述换热部的一侧设有落料出口,所述换热板片上设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介质组件包括介质进管和介质排管,所述介质进管和介质排管相邻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壳上,所述第一凸块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介质进管配合设置,所述第二凸块穿过所述外壳与所述介质排管配合设置。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介质进管和介质排管相邻设置在外壳上,换热板片上设有相邻设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穿设在本体的外壳上并与介质组件配合,当换热板片及外壳由于受热不均匀及热胀冷缩产生形变时,相邻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较于间距较远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能够保证外壳的强度,降低外壳的开裂几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6.优选的,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一凸块及所述第二凸块的对应位置上设有加强板,所述第一凸块穿过所述外壳及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二凸块穿过所述外壳及所述加强板。通过在外壳上设置加强板,能够进一步增加外壳在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处的强度,由于外壳上设有与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配合的通孔,通过加强板能够提升外壳的强度,降低其形变几率,在换热板片变形产生应力时,应力相同的条件下,带有加强板的外壳更不容易开裂,确保本体的质量。
7.优选的,所述介质进管和介质排管分别通过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介质进管的连接板与所述介质排管的连接板之间设有加固板。通过加固板保证介质进管和介质排管之间的稳定性。
8.优选的,换热部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介质进管包
括第一进管和第二进管,介质排管包括第一排管和第二排管,所述第一进管与所述第一排管相邻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二进管与所述第二排管相邻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换热腔连通,所述第一排管与所述第二进管连通。设置两个换热腔能够对粉体物料实现两次换热,将第一进管和第一排管相邻设置,降低第一换热腔处的外壳开裂几率,第二进管和第二排管相邻设置,降低第二换热腔处的开裂几率,保证换热效率。
9.优选的,所述换热部还包括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包括第一空气进管和第二空气进管,所述第一空气进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内,所述第二空气进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腔内,进料仓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空气管道包括集管以及若干与所述集管连通的接管,所述接管远离所述集管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接管位于所述本体内的部位上开设有气孔。空气管道内的干燥冷空气通过气孔进入本体内,与粉体物料接触,对粉体物料进行换热降温,提升换热效率,经过换热升温后的空气经过进料仓顶部的排气口排出本体外。
10.优选的,所述进料仓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在所述进料仓靠近所述粉体进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检测件设置在所述进料仓靠近所述换热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进料仓中的物料高度,所述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进料仓中的物料温度。通过第一检测件来确认进料仓中的粉体物料的多少,进而控制粉体进口的进料速度及进料量,保证生产连续进行,通过第二检测件确认粉体物料在进入换热部之前的初始温度,操作人员根据粉体物料的初始温度控制物料在换热部中进行换热的时间,进而确保换热效率。
11.优选的,所述进料仓上方设有检修部,所述检修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凸缘以及通过锁扣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凸缘上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把手,所述检修部与所述进料仓连通。通过检修部方便操作人员对进料仓的状态进行观察检修,当进料仓内发生堵塞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检修部对进料仓进行疏通,保证生产的持续进行。
12.优选的,所述落料斗的一侧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检修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落料斗上,所述检修门上设有提手。通过检修门方便操作人员对落料斗的状态进行观察检修,操作人员可打开检修门对落料斗进行疏通,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保证落料效率。
13.优选的,所述落料斗包括第三检测件,所述第三检测件设置在所述落料出口一侧,所述第三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落料斗内的物料温度。操作人员根据粉体物料在落料出口处的温度判断物料是否达到所需的温度,进而控制粉体物料在本体中的换热时间,保证换热后落料的物料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14.优选的,所述本体在靠近所述落料部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检修平台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连板和加强筋,所述连板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设有吊耳,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部便于将检修平台设置在本体的一侧,方便操作人员登上检修平台对本体的状态进行定期检修,能够对设备进行更好的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去除外壳的结构侧视图;
17.图3为图2中检修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介质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换热板及外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空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00-本体;101-外壳;102-加强板;110-进料仓;111-粉体进口;112-排气口;113-第一检测件;114-第二检测件;115-检修部;1151-凸缘;1152-顶盖;1153-把手;1154-锁扣;
24.200a-第一换热腔;200b-第二换热腔;201-介质进管;202-介质排管;2011-第一进管;2012-第二进管;2021-第一排管;2022-第二排管;203-遮罩;204-连接板;2041-加固板;205-空气管道;2051-第一空气进管;2052-第二空气进管;2061-集管;2062-连接法兰;2063-接管;2064-固定片;2065-气孔;210-换热板片;211-第一凸块;212-第二凸块;
25.300-落料斗;301-落料出口;302-检修门;303-提手;304-安装件;305-第三检测件;310-安装部;311-第一安装板;312-第二安装板;313-连板;314-加强筋;315-吊耳;316-连筋。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7.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高温粉体换热器包括本体100,本体100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料部、换热部以及落料部,进料部用于实现高温粉体物料进入本体100,换热部用于实现高温粉体物料的换热降温,使高温粉体物料能够达到所需的温度,落料部用于实现换热后的粉体物料排出本体100,便于收集。
28.进料部包括进料仓110,进料仓110包括粉体进口111、排气口112、第一检测件113和第二检测件114,粉体进口111和排气口112设置在进料仓110的顶部,粉体物料通过粉体进口111进入本体100中,第一检测件113设置在进料仓110的上方位置,即设置在进料仓110靠近物料进口111的一侧,第二检测件114设置在进料仓110的下方位置,即设置在进料仓110靠近换热部的一侧,第一检测件113用于检测进料仓110中的物料是否高于或低于设定的高度,并将检测信息反馈至粉体进口111,防止物料过满溢出或物料过少,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高效性,第二检测件114用于检测进料仓110中的物料温度,根据第一检测件114检测到的物料温度,操作人员可选择粉体物料在换热部进行换热的时间,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29.如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料仓110顶部设有检修部115,检修部115包括凸缘1151以及可拆卸的设置在凸缘1151上的顶盖1152,顶盖1152通过锁扣1154设置在凸缘1151
上,检修部115内部与进料仓100连通,顶盖1152上设有把手1153,操作人员通过检修部115能够对进料仓110内部进行观察,若进料仓110内部堵塞,操作人员可通过检修部115对进料仓110进行疏通,确保设备稳定高效运行。
30.换热部包括设置在本体100内部的换热板组件以及设置在本体100上的介质组件,换热部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腔200a和第二换热腔200b,两个换热腔内设置有换热板组件,结合附图2及附图4,介质组件包括介质进管201和介质排管202,介质进管201和介质排管202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进管201包括第一进管2011和第二进管2012,介质排管202包括第一排管2021和第二排管2022,第一排管2021和第二进管2012连通,第一进管2011和第一排管2021相邻设置,第二进管2012和第二排管2022相邻设置,第一进管2011和第一排管2021与第一换热腔200a连通,第二进管2012和第二排管2022与第二换热腔200b连通,冷却介质由第一进管2011进入第一换热腔200a内,在换热板组件内与粉体物料实现换热,经过第一排管2021排出,再通过第一排管2021进入第二进管2012,在第二换热腔200b的换热板组件内与粉体物料实现换热,经过第二排管2022排出,优选地,冷却介质采用冷却水。
31.如附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介质组件还包括遮罩203,遮罩203设置在介质进管201和介质排管202上方,防止积灰,介质进管201和介质排管202分别通过连接板204设置在本体100上,为提升稳定性,介质进管201和介质排管202之间设有加固板2041,加固板2041的两侧端部分别与介质进管201的连接板204以及介质排管202的连接板204连接,确保强度。
32.如附图5所示,换热板组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换热板片210,换热板片210之间留有间隙,冷却介质在换热板片20内部通道流通,粉体物料从换热板片20之间的间隙内流通,换热板片210设置为枕型板,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换热板片210靠近介质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块211和第二凸块212,第一凸块211和第二凸块212相邻设置且位于换热板片210的同一侧,第一凸块211穿过本体100的外壳101设置在介质进管201内,第二凸块212穿过本体100的外壳101设置在介质排管202内,为提升外壳101的强度,防止换热板片210和外壳101由于受热不均以及热胀冷缩而变形产生应力,进而使得凸块211与外壳101之间产生应力,导致外壳101开裂,外壳101在介质进管201与介质排管202的位置设有加强板102,加强板102用于保证外壳的强度,减少变形开裂,第一凸块211和第二凸块212同时穿过外壳101和加强板102,第一凸块211和第二凸块212作用于外壳101和加强板102的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外壳101的开裂几率降低,为保证外壳101的强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将第一凸块211和第二凸块212之间的间距尽可能的设置小,第一凸块211和第二凸块212间距较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介质进管201和介质排管202设置较远,间距较小的第一凸块211和第二凸块212更能够保证外壳101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安全性提升。
33.在本实施例中,换热部还包括空气管道205,空气管道205包括第一空气进管2051和第二空气进管2052,第一空气进管2051与第一换热腔200a连通,第二空气进管2052与第二换热腔200b连通,干冷的空气通过第一空气进管2051进入第一换热腔200a中,干冷的空气通过第二空气进管2052进入第二换热腔200b中,如此设置,干冷的空气穿过粉体物料,能够辅助冷却介质进行换热,确保粉体物料经换热后的温度满足实际需求,保证换热效率。
34.如附图6所示,空气管道205包括集管2061以及若干与集管2061连通的接管2063,
接管2063远离集管2061的一侧端部固定设置在本体100的内壁上,集管2061上设有连接法兰2062,便于集管2061与冷空气设备连接,接管2063上设有固定片2064,接管2063靠近集管2061的一侧穿过本体100与集管2061连接,固定片2064设置在本体100与集管2061之间,通过固定片2064将接管2063固定设置在本体100上,固定片2064能够确保接管2063的稳定性,同时,保证本体100的密封性,减少漏气现象,集管2061设置在本体100外部,接管2063设置在本体100的第一换热腔200a和第二换热腔200b内,接管2063位于本体100内的部位上开设有若干气孔2065,冷空气通过气孔2065流动至本体100内,实现换热降温,经过换热后的气体通过排气口112排出,优选地,气孔2065开设在接管2063远离进料仓110的一侧,防止粉体物料堵塞气孔2065,降低故障几率,减少维修次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5.如附图1所示,落料部包括落料斗300,落料斗300远离换热部的一侧端部设有落料出口301,落料斗300的一侧设有检修门302,检修门302上设有提手303,检修门302上设有固定孔,通过固定孔将检修门302可拆卸的设置在落料斗300上,操作人员可通过拆卸检修门302对落料斗300进行状态检查和维修,防止粉体物料在落料斗300内结块堵塞,保证生产效率。
36.在本实施例中,落料斗300上设有安装件304,安装件304包括两个固定设置在落料斗300上的支板和连接两个支板的底座,底座与落料斗300之间设有间隙,底座上设有通孔,安装件304用于连接振动设备,如振动马达,振动设备能够对落料斗300施加外力使其内部的粉体物料抖动,进而提升落料效率,方便高效。
37.在本实施例中,落料斗300上设有第三检测件305,第三检测件305设置在落料出口301一侧,能够检测粉体物料在落料出口301侧的温度,以确认粉体物料是否降温至所需的温度,操作人员根据第三检测件305的检测结果,以控制粉体物料在换热部内的换热时间,确保换热效率。
38.结合附图1和附图7,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0在靠近落料部的一侧设有安装部310,安装部310包括第一安装板311、第二安装板312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11和第二安装板312之间的连板313,第一安装板311与第二安装板312之间设有加强筋314,通过加强筋314提升安装部310的强度,确保安装安全,第一安装板311远离第二安装板312的一侧设有吊耳315,第二安装板312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贯穿第二安装板312,通过安装孔和吊耳315可将检修平台安装在本体100的一侧,便于操作人员站在检修平台上对本体100进行检修,能够随时确认本体100的状态,优选地,第一安装板311与本体100之间通过连筋316连接,连筋316呈“l”形设置且分别与第一安装板311和本体100抵接,通过焊接方式将连板313和连筋316焊接在本体上,方便后续检修平台的快速安装,检修平台为本领域的常见装置,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作出适应性选择,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描述。
39.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