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面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薄膜面板。
背景技术:
2.薄膜面板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集装饰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文字标记,商标。在pvc、pc、pet等柔性塑胶材料上印刷既定的图形、文字说明、透明窗等,粘贴上不同类型的双面胶,制作而成的用于起标识和保护作用的塑胶制品。
3.现有的薄膜面板在安装后基本都处于密封的状态,且一些薄膜面板安装在墙体内或厚度较厚的盒体内部,从而会导致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且散热效果极差,以至于容易在天气炎热严重时造成内部温度过高导致薄膜面板烧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薄膜面板,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薄膜面板,包括薄膜面板,所述薄膜面板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多组薄膜键,所述薄膜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通风格栅,所述散热通风格栅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风孔,所述主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将薄膜面板安装在主板的顶部,主板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通风格栅,从而方便了通过散热通风格栅上开设有通风孔连通上通风道贯穿入安装盒内部,从而方便了通过散热通风格栅、通风孔和通风道的配合,使内部薄膜面板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道输出至通风孔排出即可,从而方便了提升薄膜面板的散热效果。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圆弧支架,圆弧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侧活动链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在主板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安装有散热风扇,从而方便了通过散热风扇的转动,将安装薄膜面板的安装盒内部的空气进行一个方向的流通,从而方便了对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换气的方式将热气排出,冷气吸入,从而有效地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10.进一步,所述通风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通风道,单个通风道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侧面。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通风孔与通风道的连通,方便了将内部的热量排出。
12.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一端缠绕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顶部缠绕有微型马达。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散热风扇连接上传动带,再通过传动带连接上微型马达从而方便了利用微型马达带动散热风扇进行转动,有效地带动内部的空气朝一个方向流动。
14.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通风槽口,所述通风道的一端与通风槽口的一侧相连通。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通风槽口连通通风道方便了将热量快速地排出。
16.进一步,所述微型马达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直角支架,直角支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侧面。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直角支架可将微型马达稳定的安装固定。
18.进一步,所述主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键,所述主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控制键可进行控制,密封圈则方便将薄膜面板与主板进行连接安装。
20.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效果是:通过采用将薄膜面板安装在主板的顶部,主板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通风格栅,从而方便了通过散热通风格栅上开设有通风孔连通上通风道贯穿入安装盒内部,从而方便了通过散热通风格栅、通风孔和通风道的配合,使内部薄膜面板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道输出至通风孔排出即可,从而方便了提升薄膜面板的散热效果,另外通过采用在主板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安装有散热风扇,从而方便了通过散热风扇的转动,将安装薄膜面板的安装盒内部的空气进行一个方向的流通,从而方便了对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换气的方式将热气排出,冷气吸入,从而有效地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避免了一般的薄膜面板散热效果极差造成温度过高内部烧毁的问题。
21.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薄膜面板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薄膜面板的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薄膜面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薄膜面板的散热部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8.1、薄膜面板;2、散热通风格栅;3、散热风扇;
29.11、薄膜键;12、主板;13、控制键;14、密封圈;15、安装板;
30.21、通风孔;22、通风道;
31.31、传动带;32、微型马达;33、通风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3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5.实施例1
3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薄膜面板,包括,薄膜面板1,薄膜面板1的顶部均匀分布有多组薄膜键11,薄膜面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板12,主板1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散热通风格栅2,散热通风格栅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通风孔21,主板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5,通风孔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通风道22,单个通风道2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5的侧面,安装板15的侧面贯穿开设有通风槽口33,通风道22的一端与通风槽口33的一侧相连通,主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键13,主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4。
37.本实施例中,方便了通过散热通风格栅2上开设有通风孔21连通上通风道22贯穿入安装盒内部,从而方便了通过散热通风格栅2、通风孔21和通风道22的配合,使内部薄膜面板1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道22输出至通风孔21排出即可,从而方便了提升薄膜面板1的散热效果。
38.实施例2
39.如图1-4所示,安装板15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圆弧支架,圆弧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侧活动链接有转轴,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3,转轴的一端缠绕有传动带31,传动带31的顶部缠绕有微型马达32,微型马达3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直角支架,直角支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5的侧面。
40.本实施例中,方便了通过散热风扇3的转动,将安装薄膜面板1的安装盒内部的空气进行一个方向的流通,通过散热风扇3连接上传动带31,再通过传动带31连接上微型马达32从而方便了利用微型马达32带动散热风扇3进行转动,从而方便了对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换气的方式将热气排出,冷气吸入,从而有效地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41.工作原理:
42.在使用时,首先通过主板12的两侧设有的散热通风格栅2、通风孔21、通风道22连通入内部,从而方便了将薄膜面板1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道22排出至通风孔21进行有效的散发热量,若当温度过高时,则可启动内部的微型马达32,利用微型马达32上的传动带31带动散热风扇3进行转动,使内部的空气朝一个方向流动,从而方便了将外部的冷气通过一边的散热通风格栅2吸入,再将内部的热气通过另一个散热通风格栅2排出即可,从而有效地提升的散热效果,延长了薄膜面板1的使用寿命。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