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热力井维修的穿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5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管道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热力井维修的穿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热力井经近多年运行后,热力井室穿墙防水结构老化,特别是临近暗河的热力井,渗漏水严重,井室常年积水。近几年来,大都在非供热期进行堵漏作业,但是供热结束后又出现泄漏情况。
3.目前,通常采用整体更换穿墙防水结构的方式进行井室的防水改造,通过拆除原穿墙防水结构,更换为不锈钢穿墙防水密封节,如果热力井位于主交通干道上,则会影响路面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井盖重新浇筑后,水泥强度恢复期较长,不适用于热力井的维修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整体更换穿墙防水结构的堵漏方式进行热力井修复耗时长、堵漏作业不完全导致需要不间断堵漏作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热力井维修的穿墙防水结构以达到快速、防漏性能更佳的堵漏效果,实现防止地下水进入井室。
5.具体的,一种适用于热力井维修的穿墙防水结构,包括热力管和穿墙套管,所述热力管包括工作管、保温层、夹克皮;这种穿墙防水结构还包括封端套管、支撑块、防水填充层、第一密封填充层和第一密封套;
6.所述夹克皮和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一端为用于固定封端套管的第一环形槽,另一端为用于支撑块、防水填充层和第一密封填充层填充的第二环形槽;
7.所述第一环形槽为封端套管预留出安装空间;所述第二环形槽为所述支撑块、防水填充层和第一密封填充层的填充提供安装空间;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在保温层处连续;
8.所述支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支撑块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夹克皮形成封闭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填充层,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填充层;
9.所述封端套管一端与所述穿墙套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管固定连接;
10.所述第一密封套用于密封所述封端套管外的夹克皮端部。具体的,所述第一密封套将封端套管及封端套管外的夹克皮端部在热力管上形成的缺口进行包覆,使第一密封套、封端套管和夹克皮一起在管道外形成一个牢固的防水结构。
11.这种热力井维修的穿墙防水结构能够通过封端套管将穿墙套管与工作管间隙中的水以及工作管的保温层中的水均进行止挡,堵漏效果好,结构简单,适用于热力井漏水的快速维修,避免了拆除原穿墙防水整体结构的传统方式引起的维修周期长、影响路面交通等问题。
12.在此基础上,所述封端套管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套管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工作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穿墙套管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套管为波纹管;这种金属材质的波纹管可以在热胀冷缩时起到一定的防涨效果。
14.在此基础上,所述穿墙套管与热力管之间靠近封端套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填充层和第三密封填充层;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填充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填充层的材质为油麻;所述第三密封填充层的材质为发泡剂。
16.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热力管进一步的密封效果,在所述封端套管内设置有用于密封夹克皮端部的第二密封套;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套和所述第二密封套的材质为热缩带。
18.在此基础上,与所述工作管在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位置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涂层;由于工作管为金属结构,裸露在外的金属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腐蚀,涂覆防腐涂层能够起到较好的防腐作用。
19.在此基础上,所述防水填充层材质为防水砂浆和/或膨润土。
20.在此基础上,在工作管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防水填充层的长度为80-100mm。
21.本实用新型中,封端套管一端焊接在原穿墙套管上,另一端焊接在井内工作管上,将穿墙套管与工作管间隙中的水以及工作管保温层中的水都起到止挡作用,实现热力井的快速维修,且防水效果好;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施工,避免了拆除原穿墙防水整体结构的传统方式引起的维修周期长、影响路面交通等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专利中适用于热力井维修的穿墙防水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专利中原热力井维修的穿墙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6.实施例1
27.一种适用于热力井维修的穿墙防水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热力管和穿墙套管4,其中热力管包括工作管1、保温层2、夹克皮3,所述热力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穿墙套管4内;该穿墙防水结构,还包括封端套管5、支撑块6、防水填充层7、第一密封填充层8和第一密封套9;
28.所述夹克皮3和所述保温层2上设置有阶梯槽11,所述阶梯槽11一端为用于固定封端套管5的第一环形槽11-1,另一端为用于支撑块6、防水填充层7和第一密封填充层8填充的第二环形槽11-2;
29.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环形槽11-1在沿工作管1的径向上贯通所述夹克皮3和所述
保温层2,这种结构为封端套管5预留出安装空间;所述第二环形槽11-2在沿工作管1的径向上贯通所述保温层2,从而形成由所述夹克皮3、工作管1以及剩余保温层2组成的一端开口的半封闭槽,这种结构为所述支撑块6、防水填充层7和第一密封填充层8的填充提供安装空间;所述第一环形槽11-1与所述第二环形槽11-2在保温层2处连续;
30.所述支撑块6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槽11-2内,所述支撑块6与所述保温层2和所述夹克皮3形成封闭区域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填充层7,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填充层8;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6的材质为电胶木块,这种结构能够使工作管1与夹克皮3的四周间隙均匀。
31.所述封端套管5一端与所述穿墙套管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管1固定连接,这里采用的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焊接;
32.所述第一密封套9用于密封所述封端套管5外的夹克皮3端部。具体的,所述第一密封套9将所述封端套管5及封端套管5外的夹克皮3端部在所述热力管上形成的缺口进行包覆,使第一密封套9、封端套管5和夹克皮3一起在管道外形成一个牢固的防水结构,增强防腐耐磨性。
33.这种热力井维修的穿墙防水结构能够通过封端套管5将穿墙套管4与工作管1间隙中的水以及工作管1的保温层2中的水均进行止挡,堵漏效果好,结构简单,适用于热力井漏水的快速维修,避免了拆除原穿墙防水整体结构的传统方式引起的维修周期长、影响路面交通等问题。
34.在此基础上,与所述工作管1在第一环形槽11-1和第二环形槽11-2的位置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涂层。优选的,所述防腐涂层的材质可以为氟硅树脂,由于工作管1为金属结构,裸露在外的金属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腐蚀,涂覆氟硅树脂能够起到较好的防腐作用。
35.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封端套管5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端5-1、套管5-2和第二连接端5-3,所述第一连接端5-1与所述工作管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5-3与所述穿墙套管4固定连接。
36.在此基础上,所述穿墙套管4与热力管之间靠近封端套管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填充层10和第三密封填充层12。
37.在此基础上,在所述封端套管5内设置有用于密封夹克皮3端部的第二密封套13;这种结构能够使所述第二密封套13和夹克皮3一起在管道内形成一个牢固的防水结构,增强防腐耐磨性。
38.实施例2
39.本实施例以青岛市辽宁路天幕城门口dn900热力井进行说明,该热力井东临昌乐河暗河,占用辽宁路主干道中间两车道,井室穿墙防水结构老化,渗漏水严重,井室常年积水。
40.使用实施例1中的防水结构,对热力井维修,具体的,所述第二环形槽11-2的长度为150-200mm;所述防水填充层7的材质为防水砂浆和/或膨润土,在工作管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80-100mm;所述第一环形槽11-1的长度能够实现封端套管5的端部固定即可,不做长度的唯一指定。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5-2为波纹管,这种金属材质的波纹管可以在热胀冷缩时
起到一定的防涨效果。
42.所述第一密封填充层8和所述第二密封填充层10的材质为油麻,所述第三密封填充层12的材质为发泡剂。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穿墙套管4靠近封端套管5的一侧开设的注料口注入发泡剂后,采用焊接工艺将注料口进行开孔封堵,以达到密封填充效果。
4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套9和第二密封套13材质均为热缩带。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