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高效的针织大圆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77



1.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高效的针织大圆机。


背景技术:

2.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
3.现有公开号为cn2116455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针织大圆机机架,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机体,且机体左右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弹簧减震杆,第二弹簧减震杆末端与机架内壁固定连接,且机架内部顶端相接有摄像头,机架内壁上端的左右两侧均相接有照明灯,且机架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减震杆,四根第一弹簧减震杆下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废料箱;通过照明灯及摄像头的配合,便于监控机架内部及机体的工作情况,且第一弹簧减震杆和第二减震弹簧杆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机体工作时的稳定性,并通过吸尘斗机吸尘风机,使毛絮便于清理的同时,也能提高散热效率。
4.上述大圆机虽然提高了毛絮的清理以及散热效率,但是从大圆机内取出卷布时容易与防护门发生碰撞,大圆机使用时还会产生振动造成对设备的损坏,降低生产效率,影响面料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能够使防护门开门方便,且提高减振稳定性,提高加工效率。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高效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置于机架的一侧,防护门与机架之间通过自动开门装置连接,所述防护门包括左开门、右开门,所述左开门与右开门之间通过锁紧机构锁紧;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置于机架的底部,所述减振装置绕机架轴线均匀分布。
7.机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机架与防护门之间通过自动开门装置连接,防护门包括左开门、右开门,防护门设置有将左开门与右开门锁紧的锁紧机构,通过锁紧机构将防护门锁紧,打开锁紧机构后,左开门和右开门在自动开门装置的作用下自动打开,使从大圆机中取出卷布时不会与防护门产生碰撞,提高工作效率,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减振装置,通过减振装置提高机架的减振稳定性,使大圆机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保证大圆机上各零件的结构稳固,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8.进一步的,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壳体;减振件,所述减振件置于壳体的上下两侧,减振件的一端设有置于壳体内的限位部,所述减振件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套接在减振件上;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置于减振件之间,且阻尼器的两端与限位部连接。
9.减振件与壳体活动连接,减振装置减振时限位部在壳体内活动,且通过限位部防
止减振件与壳体分离,通过连接部将壳体上侧的减振件与机架固定连接,将壳体下侧的减振件与地面抵触,使机架安装稳固,受力均匀,减振弹簧的一端与连接部抵触,另一端与壳体抵触,机架振动传递至减振装置上通过壳体上下两侧的减振件上减振弹簧进行多重减振,使大圆机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通过减振件之间的阻尼器进一步吸收振动能量,提高减振装置的减振性能,阻尼器与限位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提高减振装置的结构稳固性。
10.进一步的,相邻壳体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与壳体固连。
11.相邻壳体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与壳体固连,连接板与壳体通过焊接连接,保证连接紧密结构稳固,且通过连接板保证机架减震时将各壳体固定在同一平面,增强机架的稳固性,提高生产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开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置于机架上;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置于外壳上;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置于外壳内,且置于外壳与活动杆之间;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置于活动杆与防护门之间,所述连接杆与活动杆及防护门均铰接;其中,所述外壳设有与活动杆适配的滑道,所述外壳设有与连接杆适配且呈腰形的活动孔。
13.通过将活动杆安装在外壳中,且活动杆可以在外壳中移动,通过第一弹簧对活动杆施力,拉动连接杆使与连接杆连接的防护门打开,实现防护门的自动打开,且防止出现收取卷布时的干扰,通过滑块在滑道中移动,使活动杆移动更加更加顺畅,防护门打开及关闭时连接杆会绕活动杆转动,具有一定的转动夹角,通过活动孔保证连接杆的转动,连接杆的一端与活动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防护门铰链连接,保证防护门的开关。
14.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置于左开门上;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置于安装槽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置于安装槽的底部与按压件之间;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置于右开门上;其中,所述按压件设有与卡扣部适配的卡扣槽。
15.将按压件安装到安装槽中,卡扣部与卡扣槽适配时将左开门与右开门锁紧,通过第二弹簧防止卡扣部从卡扣槽中退出,通过按压按压件,使卡扣部与卡扣槽的锁紧打开,从而打开防护门,使防护门的锁紧与打开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
16.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置于机架内且呈锥状的吸尘斗、置于机架外的吸尘风机、置于机架外且相对于防护门一侧的集尘箱、以及管道,所述管道依次将吸尘斗、吸尘风机、集尘箱连接。
17.通过吸尘风机快速吸取机架内的空气,同时将机架内的灰尘、毛絮同时进行吸取,通过管道收集到集尘箱中,降低大圆机机架内的毛絮等杂质,保证面料的质量同时通过加快空气流通增加对大圆机的散热,呈锥状的吸尘斗增加对空气吸收的面积,使毛絮更加容易被收集。
18.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清洁装置增加对机架内的灰尘、毛絮进行吸取,减少毛絮对编织面料的影响,保证面料的质量,且增加机架内的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吸尘风机将杂质吸取,收集到集尘箱中,便于集中处理,使清洁更加方便。
20.2、通过减振装置减少机架在使用时的振动,降低振动对大圆机的影响,防止零部件损坏,保证大圆机的稳定加工,通过壳体、减振件、减振弹簧、阻尼器对机架进行多重减振,使机架使用更加稳定。
21.3、通过卡扣部与卡扣槽适配将防护门锁紧,通过按压按压件使卡扣部与卡扣槽的锁紧打开,通过自动开门装置和锁紧机构实现锁紧和自动打开。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针织大圆机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开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针织大圆机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针织大圆机的俯视图;
27.图中附图标记,1、机架;2、防护门;21、左开门;211、安装槽;22、右开门;221、卡扣部;3、自动开门装置;31、外壳;311、滑道;312、活动孔;32、活动杆;321、滑块;33、第一弹簧;34、连接杆;4、锁紧机构;41、按压件;411、卡扣槽;42、第二弹簧;5、减振装置;51、壳体;52、减振件;53、减振弹簧;531、限位部;532、连接部;54、阻尼器;55、连接板;6、清洁装置;61、吸尘斗;62、吸尘风机;63、集尘箱;64、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服务器进行详细地说明。
31.实施例1:
3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高效的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1;防护门2,所述防护门2置于机架1的一侧,防护门2与机架1之间通过自动开门装置3连接,所述防护门2包括左开门21、右开门22,所述左开门21与右开门22之间通过锁紧机构4锁紧;减振装置5,所述减振装置5置于机架1的底部,所述减振装置5绕机架1轴线均匀分布。
33.机架1具有较高的结构强,机架1与防护门2之间通过自动开门装置3连接,防护门2包括左开门21、右开门22,防护门2设置有将左开门21与右开门22锁紧的锁紧机构4,通过锁紧机构4将防护门2锁紧,打开锁紧机构4后,左开门21和右开门22在自动开门装置3的作用下自动打开,使从大圆机中取出卷布时不会与防护门2产生碰撞,提高工作效率,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减振装置5,通过减振装置5提高机架1的减振稳定性,使大圆机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保证大圆机上各零件的结构稳固,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34.实施例2:
3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高效的针织大圆机,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所述减振装置5包括:壳体51;减振件52,所述减振件52置于壳体51的上下两侧,减振件52的一端设有置于壳体51内的限位部531,所述减振件52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532;减振弹簧53,所述减振弹簧53套接在减振件52上;阻尼器54,所述阻尼器54置于减振件52之间,且阻尼器54的两端与限位部531连接。
36.进一步的,相邻壳体51之间设有连接板55,连接板55的两端与壳体51固连。
37.减振件52与壳体51活动连接,减振装置5减振时限位部531在壳体51内活动,且通过限位部531防止减振件52与壳体51分离,通过连接部532将壳体51上侧的减振件52与机架1固定连接,将壳体51下侧的减振件52与地面抵触,使机架1安装稳固,受力均匀,减振弹簧53的一端与连接部532抵触,另一端与壳体51抵触,机架1振动传递至减振装置5上通过壳体51上下两侧的减振件52上减振弹簧53进行多重减振,使大圆机能够更加稳定的运行,通过减振件52之间的阻尼器54进一步吸收振动能量,提高减振装置5的减振性能,阻尼器54与限位部53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提高减振装置5的结构稳固性。
38.相邻壳体5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55,连接板55的两端与壳体51固连,连接板55与壳体51通过焊接连接,保证连接紧密结构稳固,且通过连接板55保证机架1减震时将各壳体51固定在同一平面,增强机架1的稳固性,提高生产效率。
39.实施例3:
40.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高效的针织大圆机,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开门装置3包括:外壳31,所述外壳31置于机架1上;活动杆32,所述活动杆32置于外壳31上;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置于外壳31内,且置于外壳31与活动杆32之间;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置于活动杆32与防护门2之间,所述连接杆34与活动杆32及防护门2均铰接;其中,所述外壳31设有与活动杆32适配的滑道311,所述外壳31设有与连接杆34适配且呈腰形的活动孔312。
41.通过将活动杆32安装在外壳31中,且活动杆32可以在外壳31中移动,通过第一弹簧33对活动杆32施力,拉动连接杆34使与连接杆34连接的防护门2打开,实现防护门2的自动打开,且防止出现收取卷布时的干扰,通过滑块321在滑道311中移动,使活动杆32移动更加更加顺畅,防护门2打开及关闭时连接杆34会绕活动杆32转动,具有一定的转动夹角,通过活动孔312保证连接杆34的转动,连接杆34的一端与活动杆32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防护门2铰链连接,保证防护门2的开关。
42.实施例4:
43.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高效的针织大圆机,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安装槽211,所述安装槽211置于左开门21上;按压件41,所述按压件41置于安装槽211上;第二弹簧42,所述第二弹簧42置于安装槽211的底部与按压件41之间;卡扣部221,所述卡扣部221置于右开门22上;其中,所述按压件41设有与卡扣部221适配的卡扣槽411。
44.将按压件41安装到安装槽211中,卡扣部221与卡扣槽411适配时将左开门21与右开门22锁紧,通过第二弹簧42防止卡扣部221从卡扣槽411中退出,通过按压按压件41,使卡扣部221与卡扣槽411的锁紧打开,从而打开防护门2,使防护门2的锁紧与打开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
45.实施例5:
46.如图1、图4、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高效的针织大圆机,除了包括上述技术特征,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包括:清洁装置6,所述清洁装置6包括置于机架1内且呈锥状的吸尘斗61、置于机架1外的吸尘风机62、置于机架1外且相对于防护门2一侧的集尘箱63、以及管道64,所述管道64依次将吸尘斗61、吸尘风机62、集尘箱63连接。
47.通过吸尘风机62快速吸取机架1内的空气,同时将机架1内的灰尘、毛絮同时进行吸取,通过管道64收集到集尘箱63中,降低大圆机机架1内的毛絮等杂质,保证面料的质量同时通过加快空气流通增加对大圆机的散热,呈锥状的吸尘斗61增加对空气吸收的面积,使毛絮更加容易被收集。
4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4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