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加工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牵引机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2.生产铝型材时,铝棒经铝挤压机挤压后制成所需的铝型材,挤压机出来的铝型材被输送到导轨后,因刚挤压出时温度较高且本身还没有完全定型,为防止铝型材在输送过程中弯曲变形,需要采用牵引机夹持铝型材后牵引铝型材沿导轨向前输送。现有牵引机夹持装置常采用上、下夹板对铝型材进行夹持,如公告号为cn20493835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牵引机夹持装置,包括牵引机、u型固定板和两组夹持单元,u型固定板固定于牵引机上,两组夹持单元分别固定于u型固定板的两个内侧面上,夹持单元包括气缸和夹板,气缸固定于u型固定板上,夹板固定于气缸上的活塞杆上,两个夹板相对设置,使用时,牵引机安装于滑轨上,与滑轨平行的机架穿过u型固定板之间,气缸启动可使夹板将位于机架上的铝型材的端部夹住,由牵引机进行牵引。
3.上述专利仅通过对铝材的端部进行垂直方向的夹紧来牵引铝材,且对于表面有凸起结构的铝型材夹持接触面较小,在夹持牵引过程中,易出现夹持不牢固而导致铝型材易脱落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铝型材牵引机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夹持装置对表面有凸起结构的铝型材夹持不牢固、易脱落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铝型材牵引机夹持装置包括上、下对置的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所述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分别安装在牵引机本体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夹持单元与下夹持单元结构相同,且包括沿垂直方向依次连接的气缸、导向板和牙板,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气缸的活塞上,所述上夹持单元中气缸远离导向板的一端与牵引机本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夹持单元中气缸远离导向板的一端与牵引机本体的下端连接,所述上夹持单元与下夹持单元的牙板的牙面位置相对所述上夹持单元中牙板的底侧开设有至少一个与铝型材表面凸起结构相匹配的滑槽。
7.进一步地,所述牙板通过设置在两侧的连接组件固定在导向板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侧壁的连接板一、设置在牙板侧壁的连接板二和多个螺栓紧固件,所述螺栓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都均匀开设有多个与螺栓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栓的螺杆末端依次穿过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上的通孔,且与螺母螺纹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槽底固定有橡胶槽形件,所述橡胶槽形件与铝型材表面凸起结构过盈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槽形件通过多个沉头螺钉固定在滑槽的槽底,所述橡胶槽形
件内开设有与沉头螺钉相对应的多个通孔,所述滑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沉头螺钉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沉头螺钉的螺杆穿过橡胶槽形件,且与滑槽的槽底螺纹连接,所述沉头螺钉的头部位于橡胶槽形件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牙板为橡胶件。
11.进一步地,所述牙板一侧的连接板二,其远离连接板一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采集铝型材位置信息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气缸的开关。
12.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型材牵引机夹持装置,通过采用橡胶件的牙板对铝型材进行夹持,既可以避免对铝型材的夹持损伤,又可以保证夹持的紧固;同时通过在牙板的底侧设置与铝型材表面凸起相对应的滑槽,夹持时,铝型材的凸起结构嵌入滑槽中,既保障了铝型材充足的夹持接触面积,又增加了对铝型材水平方向的夹持作用力,避免了夹持过程中的脱落。
14.2.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型材牵引机夹持装置,通过连接组件将牙板与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当牙板损坏或铝型材表面凸起结构改变时,可直接拆卸牙板进行替换,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本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比例关系不代表实际选材设计时的比例关系,其仅仅为结构或者位置的示意图,其中: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8.附图中标号说明:
19.1-牵引机本体,2-气缸,3-导向板,4-牙板,5-活塞,6-滑槽,7-连接板一,8-连接板二,9-螺栓,10-螺母,11-橡胶槽形件,12-沉头螺钉,13-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22.实施例1
23.一种铝型材牵引机夹持装置包括上、下对置的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所述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分别安装在牵引机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夹持单元与下夹持单元结构相同,且包括沿垂直方向依次连接的气缸2、导向板3和牙板4,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气缸2的活塞5上,所述上夹持单元中气缸2远离导向板3的一端与牵引机本体1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夹持单元中气缸2远离导向板3的一端与牵引机本体1的下端连接,所述上夹持单元与下夹持单元的牙板4的牙面位置相对,所述上夹持单元中牙板4的底侧开设有一个滑槽6,滑槽的槽口形状及尺寸与铝型材表面的凸起结构相匹配,滑槽的槽深大于凸起垂直方向的
厚度,滑槽的形状和尺寸满足滑槽既能够横向夹住凸起结构,又不影响铝型材表面非凸起部分的夹持。
24.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牵引机本体安装在滑轨上,带有凸起结构的铝型材挤压成型后被输送到与滑轨平行的导轨上,牵引机在滑轨上移动靠近待夹持的铝型材,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推动牙板对铝型材上、下两个侧面进行夹持,夹持时,铝型材的凸起结构嵌入滑槽中,滑槽的槽深大于铝型材表面凸起的厚度,使得铝型材表面的非凸起部分也能够被牙板所夹持,保障了铝型材充足的夹持接触面积,同时滑槽侧壁还对铝型材的凸起结构起到了水平方向的夹持作用力,进一步避免了铝型材在夹持过程中的脱落。当铝型材夹紧后,则控制气缸保持活塞位置固定,由牵引机将铝型材沿导轨进行牵引。当铝型材被牵引到对应位置后,控制气缸收回活塞,使得牙板与铝型材分离。本实施例,采用橡胶件的牙板对铝型材进行夹持,既可以避免对铝型材的夹持损伤,又可以保证夹持的紧固。
25.实施例2
26.一种铝型材牵引机夹持装置包括上、下对置的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所述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分别安装在牵引机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夹持单元与下夹持单元结构相同,且包括沿垂直方向依次连接的气缸2、导向板3和牙板4,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气缸2的活塞5上,所述上夹持单元中气缸2远离导向板3的一端与牵引机本体1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夹持单元中气缸2远离导向板3的一端与牵引机本体1的下端连接,所述上夹持单元与下夹持单元的牙板4的牙面位置相对,所述上夹持单元中牙板4的底侧开设有两个滑槽6,滑槽的槽口形状及尺寸与铝型材表面的凸起结构相匹配,滑槽的槽深大于凸起垂直方向的厚度。
27.所述牙板4通过设置在两侧的连接组件固定在导向板3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侧壁的连接板一7、设置在牙板侧壁的连接板二8和多个螺栓紧固件,所述螺栓紧固件包括螺栓9和螺母10,所述连接板一7和连接板二8都均匀开设有多个与螺栓9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栓9的螺杆末端依次穿过连接板一7和连接板二8上的通孔,且与螺母10螺纹连接。
28.本实施例在上夹持单元的牙板底侧开设有两个滑槽,可用于夹持表面有两个凸起结构的铝型材,同时通过连接组件将牙板和固定板之间连接在一起,当牙板损坏或铝型材表面凸起结构改变时,可直接拆卸牙板进行替换,操作简单。
29.实施例3
30.一种铝型材牵引机夹持装置包括上、下对置的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所述上夹持单元和下夹持单元分别安装在牵引机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上夹持单元与下夹持单元结构相同,且包括沿垂直方向依次连接的气缸2、导向板3和牙板4,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气缸2的活塞5上,所述上夹持单元中气缸2远离导向板3的一端与牵引机本体1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夹持单元中气缸2的远离导向板3的一端与牵引机本体1的下端连接,所述上夹持单元与下夹持单元的牙板4的牙面位置相对,所述上夹持单元中牙板4的底侧开设有一个滑槽6,所述滑槽6的槽底通过多个沉头螺钉12固定有橡胶槽形件11,所述橡胶槽形件11内开设有与沉头螺钉12相对应的多个通孔,所述滑槽6的槽底设置有与沉头螺钉12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沉头螺钉12的螺杆穿过橡胶槽形件11,且与滑槽6的槽底螺纹连接,所述沉头螺钉12的头部位于橡胶槽形件11内,所述橡胶槽形件11与铝型材表面凸起结构过盈配合,橡胶
槽形件满足既能够横向夹住凸起结构,又不影响铝型材表面非凸起部分的夹持。
31.本实施例,在滑槽的槽底设置可拆卸的橡胶槽形件,对铝型材凸起结构进行夹持,既可以对凸起结构的夹持起导向作用,又可以在橡胶槽形件磨损变大后则直接拆卸替换,避免槽壁对凸起水平方向的夹持松懈。
32.实施例4
3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34.为了进一步提高铝型材夹持的准确度,所述牙板4一侧的连接板二8,其远离连接板一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采集铝型材位置信息的传感器13,传感器13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控制气缸2的开关,传感器13采集铝型材的位置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依据位置信息控制气缸活塞的伸缩,实现铝型材的准确夹持和分离。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