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吸尘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生产中,焊接烟尘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由于焊接产生的固体微粒。在焊接电弧的高温作用下,焊材端部的液态金属和熔渣激烈蒸发,同时,在熔滴和熔池的表面上也发生蒸发,由于蒸发而产生的高温蒸气从电弧区被吹出后迅速被氧化和冷凝,变成细小的固态粒子。这些微小的颗粒分散悬浮与空气中,弥散于电弧周围,形成焊接烟尘。焊接烟尘粒子小,呈碎片状,粒径为1μm左右;粘性大;温度较高(在排风管道和滤芯内,空气温度为30℃~50℃);焊接过程的发尘量较大。
3.现有技术中,吸尘装置种类也很多,但因每个车间布置等问题,无法达到有效的除尘效果,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除尘效果好,使用范围广的吸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全面覆盖焊接车间、使用范围广、除尘效果好的工业吸尘回收装置。
5.一种工业吸尘回收装置,包括:
6.工件焊接工作室,包括焊接工位、工作室骨架、驱动单元、透明防护单元和第一吸风单元,所述焊接工位上能够放置并焊接工件,所述工作室骨架设置在所述焊接工位的一侧,所述透明防护单元经驱动单元与所述工作室骨架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透明防护单元移动罩设封闭所述焊接工位或远离所述焊接工位;所述第一吸风单元设置在所述透明防护单元上,且所述第一吸风单元能够将所述透明防护单元内的烟尘吸收后输送至吸尘主管道中;
7.小件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和第二吸风单元,所述第二吸风单元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侧面,所述第二吸风单元能够吸收工作台本体上的烟尘后输送至吸尘主管道中;
8.排放单元,与所述吸尘主管道相连接,所述排放单元能够将所述吸尘主管道内的烟尘排出。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防护单元包括聚氨酯透明帘和活动帘,所述聚氨酯透明帘和活动帘围合成一吸尘空间,所述活动帘设置在所述吸尘空间的一侧侧面,且所述活动帘可打开或封闭所述吸尘空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风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吸风口,所述吸风口设置在所述聚氨酯透明帘的顶部,所述吸风口经管道风机与所述吸尘主管道相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风单元包括罩体和吸风管,所述罩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本体的侧面,所述罩体经吸风管与所述吸尘主管道相连接,其中,所述罩体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后固定板和顶斜板,所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斜
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后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左固定板、右固定板的后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单元包括吸尘回收箱,所述吸尘回收箱的内部设有过滤板,所述吸尘回收箱的入口经阻逆阀与所述吸尘主管道相连接,所述吸尘回收箱的出口经离心通风机与排气管道相连接,所述排气管道与大气相连通。
13.上述工业吸尘回收装置,针对工件焊接工作室和小件工作台,通过第一吸风单元和第二吸风单元将烟尘吸入吸尘主管道,然后,经排放单元将吸尘主管道内的烟尘过滤后排出,其能全面覆盖焊接车间由于焊接产生烟雾,粉尘等有害气体直接排入空气的情况,并通过验证达到环保要求,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车间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吸尘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焊接工作室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小件工作台的主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小件工作台的左视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小件工作台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吸尘回收装置,包括:工件焊接工作室1、小件工作台2和排放单元3。
24.工件焊接工作室1包括焊接工位11、工作室骨架12、驱动单元13、透明防护单元14和第一吸风单元15,所述焊接工位11上能够放置并焊接工件,所述工作室骨架12设置在所述焊接工位11的一侧,所述透明防护单元14经驱动单元13与所述工作室骨架12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13能够驱动所述透明防护单元14移动罩设封闭所述焊接工位11或远离所述焊
接工位11;所述第一吸风单元15设置在所述透明防护单元14上,且所述第一吸风单元15能够将所述透明防护单元14内的烟尘吸收后输送至吸尘主管道4中;
25.小件工作台2包括工作台本体21和第二吸风单元22,所述第二吸风单元2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本体21的侧面,所述第二吸风单元22能够吸收工作台本体21上的烟尘后输送至吸尘主管道4中;
26.排放单元3与所述吸尘主管道4相连接,所述排放单元3能够将所述吸尘主管道4内的烟尘排出。
27.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件焊接工作室1中,可以先将工件吊装焊接工位11上,然后,将透明防护单元14移动到焊接工位11上进行防护,第一吸风单元15能够将所述透明防护单元14内的烟尘吸收后输送至吸尘主管道4中,其避免了工件吊装的干涉等问题。可选地,驱动单元13可选为1500行程的气缸。
28.上述工业吸尘回收装置,针对工件焊接工作室1和小件工作台2,通过第一吸风单元15和第二吸风单元22将烟尘吸入吸尘主管道4,然后,经排放单元3将吸尘主管道4内的烟尘过滤后排出,其能全面覆盖焊接车间由于焊接产生烟雾,粉尘等有害气体直接排入空气的情况,并通过验证达到环保要求,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车间的空气质量。
2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明防护单元14包括聚氨酯透明帘141和活动帘142,所述聚氨酯透明帘141和活动帘142围合成一吸尘空间,所述活动帘142设置在所述吸尘空间的一侧侧面,且所述活动帘142可打开或封闭所述吸尘空间。聚氨酯透明帘141可以起到阻火隔烟的作用,活动帘142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进入到吸尘空间进行作业、检修等。
30.本实施例中,活动帘142的采用双开门的方式,其开合的面积大,适应范围广。同时,活动帘142的顶部通过滑槽进行滑动,其能保证活动帘142与聚氨酯透明帘141的配合精度,防止较大缝隙的产生。
3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风单元15包括至少一个吸风口,所述吸风口设置在所述聚氨酯透明帘141的顶部,所述吸风口经管道风机5与所述吸尘主管道4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将吸风口设置在聚氨酯透明帘141的顶部可以使透明防护单元14内产生的烟尘以最短路径被输送至吸尘主管道4中,其能提高烟尘的吸尘效率,此外,吸风口的设置位置还可以避免对其他部件造成干涉。可选地,管道风机5为320w高效节能低噪音管道风机。
3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风单元22包括罩体221和吸风管222,所述罩体22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本体21的侧面,所述罩体221经吸风管222与所述吸尘主管道4相连接,其中,所述罩体221包括左固定板2211、右固定板2212、后固定板2213和顶斜板2214,所述左固定板2211、右固定板221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斜板2214的左右两侧,所述后固定板2213固定在所述左固定板2211、右固定板2212的后部。
3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单元3包括吸尘回收箱31,所述吸尘回收箱31的内部设有过滤板32,所述吸尘回收箱31的入口经阻逆阀33与所述吸尘主管道4相连接,所述吸尘回收箱31的出口经离心通风机34与排气管道35相连接,所述排气管道35与大气相连通。
34.需要说明的是,吸尘回收箱31内部的过滤板32共有6道,其均匀隔断排列在吸尘回
收箱31内部,过滤板32能效过滤灰尘、烟尘排出空气中,离心通风机34能减少过滤板32对排气的阻力。
3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