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5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水墨印刷机。


背景技术:

2.油墨印刷机所使用的油墨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和醇类,由于受车间温度限制,对印刷质量和印刷速度影响很大,相对湿度在60%~85%较好,在冬、夏季温差大时,粘度的表现最为敏感,温度高时,水分蒸发快,干燥快,在操作时,可以提高机器速度;温度低时,水分蒸发慢,水墨干燥也慢,在操作时,可提高水墨干燥速度或加开烘干装置。
3.现有的油墨印刷机设置有烘干装置,在烘干装置的输入端安装过滤网,使烘干装置吸收空气时,空气中的杂质通过过滤网过滤,但是在纸板印刷加工时发现,由于车间环境较差,过滤网上会粘附大量杂质和灰尘,从而将过滤网堵塞,进而影响烘干装置的烘干效果,因此需要工人专门对过滤网进行除尘操作,影响印刷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了便捷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的水墨印刷机。
5.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包括支架、传送框、转辊、传送带、油墨印刷机、集风箱、滤网、支撑板、驱动电机、烘干机构和除尘机构,支架的顶端连接传送框的底端,多组转辊均转动安装在传送框上,多组转辊通过传送带传动,支撑板的右端连接传送框的左端,驱动电机的底端连接支撑板的顶端,一个转辊的左端延伸至传送框的左侧并且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油墨印刷机安装在传送框的顶端,油墨印刷机的左端设置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钮,集风箱安装在油墨印刷机的顶端,集风箱的内部有腔室,集风箱的前端有开口,滤网安装在腔室中,除尘机构在滤网的前侧安装在腔室中,用于对滤网前端进行除尘,烘干机构安装在油墨印刷机的后端,烘干机构的输入端在滤网的后侧连通腔室,烘干机构用于对水墨印刷后纸板的烘干;启动驱动电机,使多组转辊通过传送带进行传动,将待印刷的纸板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带动纸板通过油墨印刷机进行油墨印刷,启动烘干机构,使外界的空气通过开口进入到腔室中,空气中的杂质和尘土通过滤网进行过滤,进入腔室的空气通过烘干机构喷向印刷完毕的纸板上,从而使纸板上的油墨快速变干,空气中的杂质和尘土聚集在滤网的前端,启动除尘机构,从而使除尘机构对滤网前端的杂质和尘土进行清理,保证烘干机构充足的空气供给,提高了便捷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
6.优选的,干燥机构包括抽风管、抽风机、输风管、电加热箱和多组喷头,抽风机的底端连接油墨印刷机的顶端,电加热箱的前端连接油墨印刷机的后端,抽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抽风管的一端,抽风管的另一端连通集风箱的后端,抽风机的输出端连通输风管的一端,输风管的另一端连通电加热箱的顶端,电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箱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出风口,多组喷头分别安装在多组出风口上;启动抽风机,抽风机通过抽风管对腔室中的空气进行吸收,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滤网进入到腔室中,被抽风机吸收的空气通
过输风管进入到电加热箱的内部,在电加热箱内部的空气经过电加热丝加热后通过多组喷头喷向印刷完毕的纸板上,从而使纸板上的油墨快速变干。
7.优选的,除尘机构包括双轴电机、两组转轴、两组一号锥轮、两组往复丝杠、两组滑块、转动轴、两组二号锥轮、两组齿轮和两组齿条,双轴电机的左端连接集风箱的右端,双轴电机的上下输出端分别连接两组转轴相近的一端,两组一号锥轮分别安装在转轴上,两组往复丝杠的左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腔室的左端转动连接,两组往复丝杠的右端均延伸至集风箱的右侧并且分别连接两组二号锥轮的左端,两组二号锥轮分别与两组一号锥轮啮合,两组滑块分别与两组往复丝杠螺纹连接,上方滑块的顶端与腔室的顶端接触,下方滑块的底端与腔室的底端接触,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两组滑块之间,两组齿轮均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上设置有刷毛,两组齿条的左端均连接腔室的左端,两组齿条的右端均连接腔室的右端,两组齿条分别与两组齿轮啮合;当需要对滤网前端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理时,启动双轴电机,使两组转轴分别带动两组一号锥轮转动,从而使两组一号锥轮分别带动两组二号锥轮进行同方向的转动,两组二号锥轮分别带动两组往复丝杠转动,从而使两组滑块进行左右的往复移动,两组滑块同时带动转动轴进行左右的往复移动,转动轴移动时,两组齿轮分别通过两组齿条的配合进行转动,从而使两组齿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转动轴带动刷毛转动,实现刷毛左右移动的同时刷毛进行转动,从而使刷毛对滤网的前端灰尘和杂质进行清理。
8.优选的,还包括多组万向轮,多组万向轮的顶端均连接支架的底端;装置通过多组万向轮进行位置的移动,提高灵活性。
9.优选的,还包括多组刹车板,多组刹车板分别安装在多组万向轮上;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打开多组刹车板,使装置固定,提高稳定性。
10.优选的,还包括把手,把手安装在传送框的前端;操作人员握住把手对装置进行拉动,提高了便捷性。
11.优选的,还包括把套,把套安装在把手上;通过把套握住把手,减少了把手脱手的情况。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启动驱动电机,使多组转辊通过传送带进行传动,将待印刷的纸板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带动纸板通过油墨印刷机进行油墨印刷,启动烘干机构,使外界的空气通过开口进入到腔室中,空气中的杂质和尘土通过滤网进行过滤,进入腔室的空气通过烘干机构喷向印刷完毕的纸板上,从而使纸板上的油墨快速变干,空气中的杂质和尘土聚集在滤网的前端,启动除尘机构,从而使除尘机构对滤网前端的杂质和尘土进行清理,保证烘干机构充足的空气供给,提高了便捷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2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图5中c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标记:1、支架;2、传送框;3、转辊;4、传送带;5、油墨印刷机;6、集风箱;7、滤网;8、支撑板;9、驱动电机;10、抽风管;11、抽风机;12、输风管;13、电加热箱;14、喷头;15、双轴电机;16、转轴;17、一号锥轮;18、往复丝杠;19、滑块;20、转动轴;21、二号锥轮;22、齿轮;23、齿条;24、万向轮;25、刹车板;26、把手;27、把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实施例1
22.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包括支架1、传送框2、转辊3、传送带4、油墨印刷机5、集风箱6、滤网7、支撑板8、驱动电机9、抽风管10、抽风机11、输风管12、电加热箱13、多组喷头14、双轴电机15、两组转轴16、两组一号锥轮17、两组往复丝杠18、两组滑块19、转动轴20、两组二号锥轮21、两组齿轮22和两组齿条23,支架1的顶端连接传送框2的底端,多组转辊3均转动安装在传送框2上,多组转辊3通过传送带4传动,支撑板8的右端连接传送框2的左端,驱动电机9的底端连接支撑板8的顶端,一个转辊3的左端延伸至传送框2的左侧并且连接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油墨印刷机5安装在传送框2的顶端,油墨印刷机5的左端设置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钮,集风箱6安装在油墨印刷机5的顶端,集风箱6的内部有腔室,集风箱6的前端有开口,滤网7安装在腔室中,抽风机11的底端连接油墨印刷机5的顶端,电加热箱13的前端连接油墨印刷机5的后端,抽风机11的输入端连通抽风管10的一端,抽风管10的另一端连通集风箱6的后端,抽风机11的输出端连通输风管12的一端,输风管12的另一端连通电加热箱13的顶端,电加热箱13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箱13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出风口,多组喷头14分别安装在多组出风口上,双轴电机15的左端连接集风箱6的右端,双轴电机15的上下输出端分别连接两组转轴16相近的一端,两组一号锥轮17分别安装在转轴16上,两组往复丝杠18的左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腔室的左端转动连接,两组往复丝杠18的右端均延伸至集风箱6的右侧并且分别连接两组二号锥轮21的左端,两组二号锥轮21分别与两组一号锥轮17啮合,两组滑块19分别与两组往复丝杠18螺纹连接,上方滑块19的顶端与腔室的顶端接触,下方滑块19的底端与腔室的底端接触,转动轴20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两组滑块19之间,两组齿轮22均安装在转动轴20上,转动轴20上设置有刷毛,两组齿条23的左端均连接腔室的左端,两组齿条23的右端均连接腔室的右端,两组齿条23分别与两组齿轮22啮合;启动驱动电机9,使多组转辊3通过传送带4进行传动,将待印刷的纸板放在传送带4上,传送带4带动纸板通过油墨印刷机5进行油墨印刷,启动抽风机11,抽风机11通过抽风管10对腔室中的空气进行吸收,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滤网7进入到腔室中,被抽风机11吸收的空气通过输风管12进入到电加热箱13的内部,在电加热箱13内部的空气经过电加热丝加热后通过多组喷头14喷向印刷完毕的纸板上,从而使纸板上的油墨快速变干,空气中的杂质和尘土聚集在滤网7的前端,当需要对滤网7前端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理时,启动双轴电机15,使两组转轴16分别带动两组一号锥轮17转动,从而使两组一号锥轮17分别带动两组二号锥轮21进行同方向的转动,两组二号锥轮21分别带动两组往复丝杠18转动,从而使两组滑块19进行左右
的往复移动,两组滑块19同时带动转动轴20进行左右的往复移动,转动轴20移动时,两组齿轮22分别通过两组齿条23的配合进行转动,从而使两组齿轮22带动转动轴20转动,从而使转动轴20带动刷毛转动,实现刷毛左右移动的同时刷毛进行转动,从而使刷毛对滤网7的前端灰尘和杂质进行清理。
23.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其在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把套27握住把手26从而对装置进行拉动,装置在多组万向轮24的配合下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打开多组刹车板25使装置固定,启动驱动电机9,使多组转辊3通过传送带4进行传动,将待印刷的纸板放在传送带4上,传送带4带动纸板通过油墨印刷机5进行油墨印刷,启动抽风机11,抽风机11通过抽风管10对腔室中的空气进行吸收,从而使外界的空气通过滤网7进入到腔室中,被抽风机11吸收的空气通过输风管12进入到电加热箱13的内部,在电加热箱13内部的空气经过电加热丝加热后通过多组喷头14喷向印刷完毕的纸板上,从而使纸板上的油墨快速变干,空气中的杂质和尘土聚集在滤网7的前端,当需要对滤网7前端的灰尘和杂质进行清理时,启动双轴电机15,使两组转轴16分别带动两组一号锥轮17转动,从而使两组一号锥轮17分别带动两组二号锥轮21进行同方向的转动,两组二号锥轮21分别带动两组往复丝杠18转动,从而使两组滑块19进行左右的往复移动,两组滑块19同时带动转动轴20进行左右的往复移动,转动轴20移动时,两组齿轮22分别通过两组齿条23的配合进行转动,从而使两组齿轮22带动转动轴20转动,从而使转动轴20带动刷毛转动,实现刷毛左右移动的同时刷毛进行转动,从而使刷毛对滤网7的前端灰尘和杂质进行清理。
24.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的油墨印刷机5、抽风机11、电加热箱13和双轴电机15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25.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