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幕贴合辅助器以及屏幕保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64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屏幕保护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贴合辅助器以及屏幕保护组件。


背景技术:

2.为了使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屏幕不被刮花,通常会在屏幕上贴覆一层屏幕保护膜,能很大程度上保护屏幕不被刮花或者损坏。而保护膜为了方便生产转移,一般会在膜片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设置离型膜以及定位膜,因而在膜片贴合时,需要将离型膜以及定位膜撕下。
3.现有的贴膜手段普遍为纯手工操作,这种纯手工操作需要对贴膜技术熟练的人才能将屏幕保护膜一次性贴好,不会产生气泡,如果不熟练,容易贴不准位置,需要撕下来重贴,但多次的撕贴,会使屏幕保护膜的粘贴面粘上尘埃,在贴膜时生成气泡,从而导致整张屏幕保护膜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屏幕贴合辅助器,其可在贴膜时,对定位膜的两端进行定位,便于膜片与屏幕的准确贴合。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屏幕保护组件,其可在贴膜时,对定位膜的两端进行定位,便于膜片与屏幕的准确贴合。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屏幕贴合辅助器,包括底框以及侧框,所述侧框围设于所述底框的外侧边沿;所述底框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片,所述底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以及第二定位片均伸出于所述底框边沿。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片上设有定位柱。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
10.进一步地,所述侧框靠近第二定位片的端部底端设穿接槽;所述穿接槽贯通至所述第二定位片。
11.进一步地,所述侧框的两侧均设有凹槽。
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3.一种屏幕保护组件,包括,
14.保护膜,包括定位膜、膜片、除尘膜以及离型膜,所述离型膜所述除尘膜的顶端;所述除尘膜贴合于所述膜片的顶端,所述定位膜贴合于所述膜片的底端;所述定位膜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出片;所述除尘膜远离所述第一凸出片的端部设有第二凸出片;
15.屏幕贴合辅助器,包括底框以及侧框,所述侧框围设于所述底框的外侧边沿;所述定位膜安装于所述底框内,以使所述侧框围设于所述定位膜外侧边沿;所述底框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片,所述底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以及第二定位片均伸
出于所述底框边沿;所述第一定位片用于承托所述第一凸出片;所述第二定位片用于承托所述第二凸出片。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片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凸出片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用于穿接至所述定位孔内。
17.进一步地,所述侧框靠近第二定位片的端部底端设穿接槽;所述穿接槽贯通至所述第二定位片;所述第二凸出片穿过所述穿接槽以由第二定位片承托。
18.进一步地,所述除尘膜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膜片段以及第二膜片段,所述第一膜片段贴合于所述膜片的顶端;所述第二膜片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膜片段的端部,所述第二膜片段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凸出片;所述离型膜贴合于所述第二膜片段。
1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在贴膜作业时,可以将保护膜整体放入底框内,侧框可以围设在保护膜的外周沿,此时保护膜的定位膜的第一凸出片置于第一定位片,而除尘膜的第二凸出片可以置于第二定位片上,如此,在贴膜时,将离型膜撕下,然后将底框倒扣于手机屏幕,侧框便可与屏幕周沿匹配,并在屏幕周沿进行限位,使膜片与屏幕的位置准确对应,此后,通过第二凸出片将除尘膜抽出即可完成贴膜,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对膜片进行对边,且膜片贴合过程在底框以及侧框的限制下防止移位,因而膜片贴合更加精准,防止贴合后的膜片与屏幕产生气泡,贴膜效率更高。
20.此外,在除尘膜与膜片分离的过程中,还可以去除膜片的表面粘尘,贴膜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屏幕贴合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屏幕贴合辅助器;11、底框;111、第一定位片;112、第二定位片;113、定位柱;12、侧框;121、穿接槽;122、凹槽; 20、保护膜;21、离型膜;22、膜片;23、定位膜;231、第一凸出片;233、定位孔;241、第一膜片段;242、第二膜片段;243、第二凸出片。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5.实施例1,
26.如图1所示的一种屏幕贴合辅助器10,包括底框11以及侧框12,将侧框12围设于底框11的外侧边沿,具体在底框11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片111,且底框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片112,且第一定位片111以及第二定位片112均伸出于底框11边沿。
27.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屏幕贴合辅助器10时,其在贴膜作业时,可以将保护膜20整体放入底框11内,侧框12可以围设在保护膜20的外周沿,此时保护膜20的定位膜23的第一凸出片231置于第一定位片111,而除尘膜的第二凸出片243可以置于第二定位片上,即第一定位片111以及第二定位片可以是对保护膜 20的上下位进行限位。
28.在贴膜时,将离型膜21撕下,然后将底框11倒扣于手机屏幕,此时底框11置于屏幕顶端边沿,而侧框12便可与屏幕周沿匹配,并在屏幕周沿进行限位,使膜片22与屏幕的位置准确对应,此后,除尘膜位于框体的下方,而定位膜位于框体的上方,通过第二凸出片 243
将除尘膜抽出即可完成贴膜,而定位膜可同时撕下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对膜片22进行对边,且膜片22贴合过程在底框11以及侧框12 的限制下防止移位,因而膜片22贴合更加精准,防止贴合后的膜片 22与屏幕产生气泡,贴膜效率更高。
29.需要说明的是,侧框12的两个端部对应第一定位片111和第二定位片的部分设有缺口,而第一凸出片231以及第二凸出片243可以由缺口伸出,定位膜23的端部则可经侧框12的端部进行限制定位。
30.进一步地,还可在第一定位片111上设有定位柱113,在此结构基础上,可以是定位膜23上设置定位孔233,在装配时,定位柱113 穿接在定位孔233内,可以防止定位膜23的上下移动,定位效果更好。
31.当然,也可以是在定位膜23上设置定位柱113,对应在第一定位片111上设置定位孔233,定位柱113穿接在定位孔233内,同样也可以实现定位。
32.更具体的是,还可在第一定位片111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13,该至少两个定位柱113可以在第一定位片11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对应可以在定位膜23上设置至少两个定位孔233,至少两个定位柱113一一对应穿接至至少两个定位孔233内,可以防止定位膜 23左右移动,也可以防止定位膜23上下移动,因而膜片22在贴合时位置更加准确。
33.进一步地,还可在侧框12靠近第二定位片的端部底端设穿接槽121,在保护膜20装配至底框11内时,除尘膜上的第二凸出片243 可以穿过上述穿接槽121并贯通至第二定位片,由第二定位片承托,在撕下除尘膜时,此后手持第二凸出片243,将除尘膜直接经穿接槽 121扯出即可,而在此过程中,除尘膜由穿接槽121限制,始终保持平行于膜片22的位置逐渐与膜片22分离,有效防止分离过程中产生气泡,贴膜效果更好。
34.更具体的是,还可在侧框12的两侧均设有凹槽122,在将保护膜20放置于底框11时,可以手持保护膜20的侧边,而侧框12两侧的凹槽122可以供人手指放入,便于操作保护膜20的放入。
35.实施例2,
36.如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屏幕保护组件,包括保护膜20以及屏幕贴合辅助器10,
37.具体的是,保护膜20包括定位膜23、膜片22以及离型膜21,将离型膜21贴合于膜片22的顶端,而定位膜23贴合于膜片22的底端,离型膜21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出片231;除尘膜远离第一凸出片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出片243。
38.另外,屏幕贴合辅助器10包括底框11以及侧框12,侧框12围设于底框11的外侧边沿;定位膜23安装于底框11内,以使侧框12 围设于定位膜23外侧边沿。在底框11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片111,底框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片,且第一定位片111以及第二定位片均伸出于底框11边沿,在装配时,保护膜20可以放置于底框11 内,保护膜20的定位膜23上的第一凸出片231可以放置于第一定位片111,而第二凸出片243则可放置于第二定位片。
39.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屏幕保护组件时,其在贴膜作业时,可以将保护膜20整体放入底框11内,侧框12可以围设在保护膜20的外周沿,此时保护膜20的定位膜23的第一凸出片231 置于第一定位片111,而除尘膜的第二凸出片243可以置于第二定位片上,即第一定位片111以及第二定位片可以是对保护膜20的上下位进行限位。
40.在贴膜时,将离型膜21撕下,然后将底框11倒扣于手机屏幕,此时底框11置于屏幕顶端边沿,而侧框12便可与屏幕周沿匹配,并在屏幕周沿进行限位,使膜片22与屏幕的位置
准确对应,此后,除尘膜位于框体的下方,而定位膜位于框体的上方,通过第二凸出片 243将除尘膜抽出即可完成贴膜,而定位膜可同时撕下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对膜片22进行对边,且膜片22贴合过程在底框11以及侧框12 的限制下防止移位,因而膜片22贴合更加精准,防止贴合后的膜片 22与屏幕产生气泡,贴膜效率更高。
41.需要说明的是,侧框12的两个端部对应第一定位片111和第二定位片的部分设有缺口,而第一凸出片231以及第二凸出片243可以由缺口伸出,定位膜23的端部则可经侧框12的端部进行限制定位。
42.进一步地,还可在第一定位片111上设有定位柱113,在此结构基础上,可以是定位膜23上设置定位孔233,在装配时,定位柱113 穿接在定位孔233内,可以防止定位膜23的上下移动,定位效果更好。
43.当然,也可以是在定位膜23上设置定位柱113,对应在第一定位片111上设置定位孔233,定位柱113穿接在定位孔233内,同样也可以实现定位。
44.更具体的是,还可在第一定位片111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13,该至少两个定位柱113可以在第一定位片11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对应可以在定位膜23上设置至少两个定位孔233,至少两个定位柱113一一对应穿接至至少两个定位孔233内,可以防止定位膜 23左右移动,也可以防止定位膜23上下移动,因而膜片22在贴合时位置更加准确。
45.进一步地,还可在侧框12靠近第二定位片的端部底端设穿接槽 121,在在保护膜20装配至底框11内时,除尘膜的第二凸出片243 可以穿过上述穿接槽121并贯通至第二定位片,由第二定位片承托,在撕下定位膜23时,将第一凸出片231上的定位孔233与底框11上的第一定位片111的定位柱113脱离,此后手持第二凸出片243,将除尘膜直接经穿接槽121扯出即可,而在此过程中,除尘膜由穿接槽 121限制,始终保持平行于膜片22的位置逐渐与膜片22分离,有效防止分离过程中产生气泡,贴膜效果更好。
46.更具体的是,还可在侧框12的两侧均设有凹槽122,在将保护膜20放置于底框11时,可以手持保护膜20的侧边,而侧框12两侧的凹槽122可以供人手指放入,便于操作保护膜20的放入。
47.进一步地,除尘膜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膜片段241以及第二膜片段242,将第一膜片段241贴合于上述膜片的顶端,而第二膜片段242 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膜片段的端部,在此结构基础上,可在第二膜片段242的另一端设有上述第二凸出片243,而上述离型膜21贴合在第二膜片段上,如此,在离型膜撕下时,除尘膜的第一膜片段可以贴合在膜片上,将手机屏幕与定位膜撕下后的膜片端面贴合,再通过抽拉第二凸出片,便可将第二膜片段带出,以将第一膜片段与膜片撕下,除尘效果更好。
48.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