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87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


背景技术:

2.除氧器是火力发电厂的一项重要辅助设备,它利用汽轮机抽汽加热锅炉给水,使锅炉水达到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以便出去除给水中的氧气等气体,防止锅炉腐蚀,并延长锅炉寿命,对电厂的安全运行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除氧器又是汽轮机系统回热给水加热器的一环,可提高电厂热效率,对电厂的经济运行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新建电厂的增多和集中供暖的需求越来越大,各种形式的除氧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除氧器已成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中坚设备。
3.现阶段发电厂常用的除氧器为热力除氧器,主要依据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原理,通过雾化及淋水等方法使水与蒸汽直接接触并加热到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或使水自身部分汽化,除去水中溶解氧气及其他气体,提供达到规定含氧量的给水设备,该设备一般有除氧头和水箱组成。且除氧头安装在水箱外,在高度上较高,对安装空间有要求。另外受到其整体高度的影响,其抗震能力也有限。再者,常规除氧器是除氧头和水箱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应力裂纹即应力集中。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包括水箱,水箱两端分别安装前端管箱和后端管箱,在水箱内安装两套旋膜除氧装置,且两套旋膜除氧装置相互独立,水箱内还安装有将蒸汽分散导流的蒸汽进汽分散器。
6.进一步地,所述蒸汽进汽分散器安装在沿水箱轴线方向对应水箱的中间位置,主蒸汽通过蒸汽进汽分散器进入水箱的底部;蒸汽进汽分散器包括主蒸汽进汽管、水平扩散管和分散管,所述主蒸汽进汽管穿过水箱伸入水箱内与水平扩散管的中部连通,水平扩散管上设有若干分散管,分散管上密布开有分散孔。
7.进一步地,所述主蒸汽进汽管和水平扩散管的管径大于分散管的管径,分散管均匀的密布在水平扩散管上,分散管上均匀密布开有分散孔。
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扩散管的两端封堵,水平扩散管上至少安装有两排分散管。
9.进一步地,所述旋膜除氧装置关于蒸汽进汽分散器对称布置,两套旋膜除氧装置同时运行或单一启停运行。
10.进一步地,所述旋膜除氧装置设置在水箱内的上部,辅助蒸汽和凝结水通过旋膜除氧装置以喷雾旋膜的形式进入到水箱里与主蒸汽再次混合加热,氧气和不凝气体在饱和水的表面析出,并在顶部排出水箱。
11.进一步地,所述旋膜除氧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旋膜管部分和蒸汽进汽部分,旋膜
管部分包括旋膜壳体,旋膜壳体上设有管板,间隔设置的旋膜管和连通管通过管板安装在旋膜壳体内,旋膜壳体一侧设有凝结水进口。
12.进一步地,所述旋膜管两端开口,旋膜管的中间位置设有旋膜孔,所述旋膜孔相对于旋膜管的外壁切向倾斜并向下倾斜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蒸汽进汽部分包括副蒸汽进汽管,副蒸汽进汽管的末端对应旋膜管和连通管的部分密布开有出汽孔。
14.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结构取消了除氧头,只保留了水箱,避免了水箱与除氧头处的应力裂纹;且在高度上节约了空间,抗震能力显然比有头除氧器更强,且可省出系统管道的布管空间。
16.2.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加热蒸汽从水下送入,使除氧器整体工作温度降低,金属热疲劳寿命大大提高。
17.3.该除氧器有两套旋膜除氧装置,当除氧水的需求量减少时,可以切断一套旋膜除氧装置,实现节能减排。当除氧水的需求量增加时,将两套旋膜除氧装置都开启,实现增能增排功能。
18.4.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所需保温材料较少,且检修平台只需要一个就能满足要求;常规有头除氧器除氧头和除氧水箱都需要保温和检修平台,用料相对较多。在制造成本上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更能节材。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1.图3为旋膜除氧装置的结构视图。
22.图4为蒸汽进汽分散器的主视图。
23.图5为蒸汽进汽分散器的侧视图。
24.图6为旋膜管部分的主视图。
25.图7为旋膜管部分的俯视图。
26.图8为旋膜管的主视图。
27.图9为旋膜管的剖视图。
28.图中:
29.1水箱,2前端管箱,3后端管箱,4旋膜除氧装置,5旋膜壳体,6管板,7 旋膜管,8连通管,9旋膜孔,10副蒸汽进汽管,11出汽孔,12蒸汽进汽分散器,13主蒸汽进汽管,14水平扩散管,15分散管,16分散孔,17凝结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如图1、图2所示,该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包括水箱1,水箱1两端分别安装前端管箱2和后端管箱3。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结构取消了除氧头,只保留了水箱1,避
免了水箱1与除氧头处的应力裂纹;且在高度上节约了空间,抗震能力显然比有头除氧器更强,且可省出系统管道的布管空间。
32.在水箱1内安装两套旋膜除氧装置4,且两套旋膜除氧装置4相互独立,旋膜除氧装置4关于蒸汽进汽分散器12对称布置,两套旋膜除氧装置4同时运行或单一启停运行。该除氧器有两套旋膜除氧装置4,当除氧水的需求量减少时,可以切断一套旋膜除氧装置4,实现节能减排。当除氧水的需求量增加时,将两套旋膜除氧装置4都开启,实现增能增排功能。
33.如图1、图3所示,旋膜除氧装置4设置在水箱1内的上部,辅助蒸汽和凝结水通过旋膜除氧装置4以喷雾旋膜的形式进入到水箱1里与主蒸汽再次混合加热,氧气和不凝气体在饱和水的表面析出,并在顶部排出水箱1。如图3所示,旋膜除氧装置4包括上下布置的旋膜管部分和蒸汽进汽部分。如图6-图9所示,旋膜管部分包括旋膜壳体5,旋膜壳体5上设有管板6,间隔设置的旋膜管7和连通管通过管板6安装在旋膜壳体5内,旋膜壳体5一侧设有凝结水进口17。旋膜管7两端开口,旋膜管7的中间位置设有旋膜孔9,所述旋膜孔9相对于旋膜管7的外壁切向倾斜并向下倾斜设置。蒸汽进汽部分包括副蒸汽进汽管10,副蒸汽进汽管10的末端对应旋膜管7和连通管的部分密布开有出汽孔11。
34.如图1、图4、图5所示,水箱1内还安装有将蒸汽分散导流的蒸汽进汽分散器12;蒸汽进汽分散器安装在沿水箱1轴线方向对应水箱1的中间位置,主蒸汽通过蒸汽进汽分散器进入水箱1的底部;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加热蒸汽从水下送入,使除氧器整体工作温度降低,金属热疲劳寿命大大提高。蒸汽进气分散器包括主蒸汽进汽管13、水平扩散管14和分散管15,所述主蒸汽进汽管13穿过水箱1伸入水箱1内与水平扩散管14的中部连通,水平扩散管 14上设有若干分散管15,分散管15上密布开有分散孔16。主蒸汽进汽管13和水平扩散管14的管径大于分散管15的管径,分散管15均匀的密布在水平扩散管14上,分散管15上均匀密布开有分散孔16。水平扩散管14的两端封堵,水平扩散管14上至少安装有两排分散管15。分散管15采用管径较小的管材,可以将主蒸汽更均匀的扩散到除氧器的水箱1内,提高除氧效率和效果。
35.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所需保温材料较少,且检修平台只需要一个就能满足要求;常规有头除氧器除氧头和除氧水箱1都需要保温和检修平台,用料相对较多。在制造成本上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更能节材。
36.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根据除氧器出力不同,设置多个不同出力旋膜除氧装置4,凝结水通过旋膜管形成水膜,使凝结水中的氧气和不凝气析出,完成初步除氧。内置式双旋膜管高效除氧器蒸汽从液面下的蒸汽进汽分散器12喷出,并与完成初步除氧的凝结水充分混合,最终实现深度除氧。
37.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