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公用的显示屏模组套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1  135



1.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屏模组套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公用的显示屏模组套件。


背景技术:

2.市场上原有的显示屏模组套件里的底壳需要有不同的适配方案,除了需要匹配p1.25的模组,还需要匹配p2的模组,原来不同型号的模组决定不同的底壳,不同的底壳需要增开不同的模具,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会增加供货压力。同时市场上原有的底壳与pcb板装配后存在“模块化现象”,装配大屏后由于模块化带来的观感效果比较差,会给客户带来很差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公用的显示屏模组套件;解决目前显示屏模组的底壳兼容性差、模块化现象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可公用的显示屏模组套件,包括底壳与显示屏箱体,所述底壳包括方形外框、两个横向支架以及三个纵向支架,所述方形外框包括横向的上边框、下边框以及纵向的左边框、右边框,所述横向支架并排设置于方形外框的内部,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左边框、右边框相连接,所述纵向支架并排设置于方形外框的内部,并且与左边框、右边框保持平行;所述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横向支架、纵向支架的截面为h形结构,包括两侧的挡板以及中间的底板,挡板与底板之间分别构成了上凹槽与下凹槽,所述上凹槽位于底壳的上表面;所述底壳设置有用于与显示屏箱体相连接的螺母孔、用于两种型号的pcb板相连接固定的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螺母孔均匀设置于方形外框的底板上并且靠近内侧挡板处,螺母孔整体构成一个方形结构;第一固定孔均匀设置于方形外框的底板上,并且还设置于上部的横向支架的下侧挡板的外部以及下部的横向支架的上侧挡板的外部;第二固定孔均匀设置于方形外框的内侧挡板上以及三个纵向支架的底板上;三个纵向支架的上凹槽中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
6.进一步的,两个横向支架分别与上边框、下边框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两个横向支架之间保持一定间隔。
7.进一步的,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的结构相同,中间的纵向支架的宽度尺寸大于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的宽度尺寸,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与左边框、右边框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同时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与中间的纵向支架之间分别保持相同的间隔,中间的纵向支架设置于上边框、下边框的中点位置。
8.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孔的数量为12个,设置于底壳的方形外框的底板上。
9.进一步的,四个螺母孔沿着同一横向的直线设置于上边框上,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与左边框、右边框之间以及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与中间的纵向之间构成了四个间隔,四
个间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母孔;四个螺母沿着同一横向的直线设置于下边框上,下边框上的四个螺母孔与上边框上的四个螺母孔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两个螺母孔沿着同一纵向的直线设置于左边框上,其中一个螺母孔设置于上部的横向支架与上边框之间的间隔内,另一个螺母孔设置于下部的横向支架与下边框之间的间隔内;两个螺母孔沿着同一纵向的直线设置于右边框上,右边框上的两个螺母孔与左边框上的两个螺母孔关于方形外框纵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为22个,分别设置于底壳的方形外框以及横向支架的底板上;其中第一行的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为七个,七个第一固定孔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于方形外框的上边框上,七个第一固定孔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第四行的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也为七个,下边框上的七个第一固定孔与上边框上的七个第一固定孔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第一行两端的两个第一固定孔以及第四行两端的两个第一固定孔分别位于方形外框的四个连接角上;第二行的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孔分别设置于左边框与右边框上,另外两个第一固定孔分别设置于上部的横向支架的下端,四个第一固定孔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第三行的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孔分别设置于左边框与右边框上,另外两个第一固定孔分别设置于下部的横向支架的上端,四个第一固定孔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每一行两端的第一固定孔分别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11.进一步的,从左向右数,第一、四行的第三个第一固定孔、第二、三行的第二个第一固定孔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第一、四行的第五个第一固定孔、第二、三行的第三个第一固定孔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16个,16个第二固定孔分为五行,分别设置于所述方形外框的内侧挡板以及中间的纵向支架上;其中第一行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六个,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上边框的内侧挡板与左边框、右边框、左侧的纵向支架、右侧的纵向支架的连接处以及上边框的内侧挡板与中间的纵向支架的两个连接角上;第二行的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一个,设置于中间的纵向支架位于上部的横向支架与上边框之间的部分,并且位于中间的纵向支架的横向上的中点处;第三行的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分别设置于左边框的内侧挡板中点处以及右边框的内侧挡板中点处;第四行的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一个,设置于中间的纵向支架位于下部的横向支架与下边框之间的部分,第四行的第二固定孔与第二行的第二固定孔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第五行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六个,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于下边框的内侧挡板上。第五行的第二固定孔与第一行的第二固定孔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外框、横向支架、纵向支架的上凹槽中设置有加强筋,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上的上凹槽内分别间隔设置有与各自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垂直向加强筋,同时设置有与各自延伸方向相一致的延伸向加强筋,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上的延伸向加强筋构成了一个方形结构,位于方形外框上的第一固定孔全部均匀设置于所述延伸向加强筋上。
14.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底壳上,螺母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关于方形外框横向以及纵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套件,在其底壳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的方形外框、横向支架、纵向支架的凹槽内都设置有加强筋,在结构上提升了整体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改善了底壳结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套件,在一个底壳上设置有两种不同的螺丝孔,两种螺丝孔相互之间并没有发生布置上的干扰,可以适配两种不同型号的pcb板安装,适配性较好,兼容性更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备货压力。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套件,在其底壳正面增加了6个支撑柱,用来改善pcb板下陷带来的“模块化现象”,从而可以保证显示屏的一个观感效果,提升用户视觉体验。
1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套件,其底壳采用强度较好的pc+30%gf材料制成,此材料对于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带来的影响较小。
2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套件,在其底壳的背面也设置有定位柱,可以与市场上公模箱体配合装配。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俯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仰视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正视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横向支架、纵向支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为上边框、2为下边框、3为左边框、4为右边框、5为横向支架、6为纵向支架、7为底板、8为挡板、9为上凹槽、10为下凹槽、11为螺母孔、12为第一固定孔、13为第二固定孔、14为垂直向两加强筋、15为延伸向加强筋、16为支撑柱、17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2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公用的显示屏模组套件,包括底壳与显示屏箱体,所述底壳包括方形外框、横向支架5以及纵向支架6,所述方形外框包括横向的上边框1、下边框2以及纵向的左边框3、右边框4。
29.所述横向支架5设置于方形外框的内部,横向支架5的两端分别与左边框3、右边框4相连接。横向支架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向支架5的结构相同并且与上边框1、下边框2保持平行。两个横向支架5分别与上边框1、下边框2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两个横向支架5之间保持一定间隔。
30.所述纵向支架6的数量为三个,并排设置于方形外框的内部,并且与左边框3、右边
框4保持平行。纵向支架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边框1、下边框2相连接。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6的结构相同,中间的纵向支架6的宽度尺寸大于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6的宽度尺寸。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6与左边框3、右边框4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同时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6与中间的纵向支架6之间分别保持相同的间隔,中间的纵向支架6设置于上边框1、下边框2的中点位置。
31.所述上边框1、下边框2、左边框3、右边框4、横向支架5、纵向支架6的截面为h形结构,包括两侧的挡板8以及中间的底板7,挡板8与底板7之间分别构成了上凹槽9与下凹槽10,所述上凹槽9位于底壳的上表面,底壳的上表面为与显示屏箱体相配合连接的一面。
32.所述底壳设置有用于与显示屏箱体相连接的螺母孔11、用于与p1.25的pcb板相连接固定的第一固定孔12、用于与p2的pcb板相连接固定的第二固定孔13。
33.所述螺母孔11的数量为12个,设置于底壳的方形外框的底板7上。
34.四个螺母孔11沿着同一横向的直线设置于上边框1上并且靠近方形外框的内侧挡板8,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6与左边框3、右边框4之间以及左右两侧的纵向支架6与中间的纵向支架6之间构成了四个间隔,四个间隔内分别设置有一个螺母孔11。左侧的两个螺母孔11与右侧的两个螺母孔11关于方形外框纵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35.四个螺母孔11沿着同一横向的直线设置于下边框2上并且靠近方形外框的内侧挡板8,下边框2上的四个螺母孔11与上边框1上的四个螺母孔11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36.两个螺母孔11沿着同一纵向的直线设置于左边框3上并且靠近方形外框的内侧挡板8,其中一个螺母孔11设置于上部的横向支架5与上边框1之间的间隔内,另一个螺母孔11设置于下部的横向支架5与下边框2之间的间隔内。上下两个螺母孔11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37.两个螺母孔11沿着同一纵向的直线设置于右边框4上并且靠近方形外框的内侧挡板8,右边框4上的两个螺母孔11与左边框3上的两个螺母孔11关于方形外框纵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38.通过上述分布的螺母孔11构成方形外框上的12个螺母孔11,所述螺母孔11为在方形外框的过孔内部镶有铜螺母。
39.所述第一固定孔12的数量为22个,分别设置于底壳的方形外框以及横向支架5的底板7上。
40.22个第一固定孔12分为四行,每一行的第一固定孔12位于同一横向直线上,并且任意相邻两行第一固定孔12之间的间隔相同。
41.其中第一行的第一固定孔12的数量为七个,七个第一固定孔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于方形外框的上边框1上。七个第一固定孔12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中间的第一固定孔12位于上边框1的中点处。
42.第四行的第一固定孔12的数量也为七个,第四行的七个第一固定12孔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于位于方形外框的下边框2上,下边框2上的七个第一固定孔12与上边框1上的七个第一固定孔12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43.第一行两端的两个第一固定孔12以及第四行两端的两个第一固定孔2分别位于方形外框的四个连接角上。
44.第二行的第一固定孔12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孔12分别设置于左边框3与右边框4上,另外两个第一固定孔12分别设置于上部的横向支架5的下端,四个第一固定孔12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
45.第三行的第一固定孔12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第一固定孔12分别设置于左边框3与右边框4上,另外两个第一固定孔12分别设置于下部的横向支架5的上端,四个第一固定孔12之间保持相同的间隔。第二行的第一固定孔12与第三行的第一固定孔12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46.每一行两端的第一固定孔12分别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47.从左向右数,第一、四行的第三个第一固定孔12、第二、三行的第二个第一固定孔12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第一、四行的第五个第一固定孔12、第二、三行的第三个第一固定孔12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48.22个第一固定孔12通过上述分布方式设置于底壳上。
49.所述第二固定孔13的数量为16个,16个第二固定孔13分为五行,分别设置于所述方形外框的内侧挡板8以及中间的纵向支架6上。
50.其中第一行第二固定孔13的数量为六个,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并且分别设置于上边框1的内侧挡板8与左边框3、右边框4、左侧的纵向支架6、右侧的纵向支架6的连接处以及上边框1的内侧挡板8与中间的纵向支架6的两个连接角上。
51.第二行的第二固定孔13的数量为一个,设置于中间的纵向支架6位于上部的横向支架5与上边框1之间的部分,并且位于中间的纵向支架6的横向上的中点处。
52.第三行的第二固定孔13的数量为两个,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分别设置于左边框3的内侧挡板8中点处以及右边框4的内侧挡板8中点处。
53.第四行的第二固定孔13的数量为一个,设置于中间的纵向支架6上的下部的横向支架5与下边框2之间的部分,第四行的第二固定孔13与第二行的第二固定孔13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54.第五行第二固定孔13的数量为六个,沿着同一横向直线设置于下边框2的内侧挡板8上。第五行的第二固定孔13与第一行的第二固定孔13关于方形外框横向的中分平面相互对称设置。
55.16个第二固定孔13通过上述分布方式设置于底壳上。
56.所述方形外框、横向支架5、纵向支架6的上凹槽9中设置有加强筋17。
57.上边框1、下边框2、左边框3、右边框4上的上凹槽9内分别间隔设置有与各自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垂直向加强筋14,同时设置有与各自延伸方向相一致的延伸向加强筋15,上边框1、下边框2、左边框3、右边框4上的延伸向加强筋15构成了一个方形结构。位于方形外框上的第一固定孔12全部均匀设置于所述延伸向加强筋15上。
58.所述螺母孔11设置于垂直向加强筋14之间的空隙内,并且螺母孔11位于延伸向加强筋15与方形外框的内侧挡板8之间。第二固定孔12与垂直向加强筋14相连接,两个边框连接处的第二固定孔13分别与两个边框上的垂直向加强筋14均保持连接。
59.横向支架5的上凹槽9内间隔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垂直向加强筋14。
60.中间的纵向支架6被两个横向支架5分隔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以及下段上的上凹槽9内分别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一致的延伸向加强筋15,延伸向加强筋15设置于中间的
纵向支架6的横向上的中点处,并且第二行以及第四行的第二固定孔13设置于上段以及下段的延伸向加强筋15上;中段上的上凹槽9内中点处设置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垂直向加强筋14,同时在中段的垂直向加强筋14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柱16。
61.两侧的纵向支架6被两个横向支架5分隔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以及下段的上凹槽9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柱16。
62.三个纵向支架6上一共设置有六个结构相同的支撑柱16,支撑柱16与pcb板的下端面相接触支撑,用来改善pcb板下陷带来的“模块化现象”。
63.位于底壳下表面的下凹槽10内设置有加强筋17,用于提高底壳结构上的整体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
64.在方形外框的外侧挡板8的外侧面中部设置有一圈加强筋17,通过上述加强筋来提高底壳结构上的整体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
65.所述底壳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柱,通过所述定位柱可以与市场上的公模箱体相配合装配。
66.所述底壳采用强度较好的pc+30%gf材料制成,此材料对于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带来的影响较小。
67.通过上述螺母孔11,可以实现底壳与显示屏箱体的配合安装。
68.螺丝穿过上述第一固定孔12,可以与p1.25的pcb板上的内螺纹孔相连接,从而实现p1.25的pcb板与所述底壳的固定安装。
69.螺丝穿过上述第二固定孔13,可以p2的pcb板上的内螺纹孔相连接,从而实现p2的pcb板与所述底壳的固定安装。
70.通过将两种不同的固定孔集成于同一个底壳上,由于两种固定孔位于不同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实现同一个底壳可以固定安装两种型号pcb板的目的,解决了一套底壳只能与一个型号的pcb板相适配的问题。
7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