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抗拉基层的面料。
背景技术:
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面料的组成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现存的面料抗拉强度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发明人设计了本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拉基层的面料,旨在改善现存的面料抗拉强度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损坏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具有抗拉基层的面料,包括平行放置的纯棉层和防辐射层,防辐射层位于纯棉层的外侧,还包括位于纯棉层和防辐射层之间的涤纶层、隔热防火层和抑菌层,隔热防火层位于涤纶层和抑菌层之间,抑菌层靠近纯棉层,在抑菌层和隔热防火层之间设置有牵拉组件,牵拉组件包括多个平行放置的牵拉线,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提供新型的面料,以便增强面料的抗拉强度,改变现存的面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易于损坏的现状,且避免挂立时因水分和面料自身重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纯棉层的设置便于增强面料的舒适度,进而为使用人员提供舒适的体验感,同时便于快速吸附汗水,防止因汗水粘附在肌肤表面造成极度不适,防辐射层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提升面料的防辐射能力,进而为使用人员抵挡较多的辐射,涤纶层的设置便于增强面料的抗拉、抗皱能力,同时提升面料的韧性,防止面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损坏,隔热防火层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提升面料的隔热能力,降低内层面料的温度,为使用人员提供舒适的穿戴环境,同时增强面料的抗燃性,防止在热源的作用下轻易燃烧,抑菌层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消灭面料上粘附的细菌,同时消杀肌肤表面的细菌,提高面料的抑菌效果,牵拉组件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拉性,牵拉线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直接提高面料的强度。
6.进一步的,纯棉层远离防辐射层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凹槽,且防辐射层的侧面垂直开设有透气孔,凹槽的设置便于减少面料与肌肤的接触面积,为气体的流通提供通道,进而加速热量的输出,透气孔的设置便于气体从抑菌层流通至肌肤表面提供通道,进而消杀肌肤表面的细菌。
7.进一步的,抑菌层内设置有抑菌纳米银离子,抑菌层靠近隔热防火层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和第一容纳槽,第一安装槽沿抑菌层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容纳槽垂直第一安装槽设置,抑菌纳米银离子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起到抑菌效果,第一安装槽的设置便于与第二安装槽配合为牵拉线的安装提供空间,第一容纳槽的设置便于与第二容纳槽配合为连接线的安装提供空间。
8.进一步的,隔热防火层靠近抑菌层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二安装槽沿隔热防火层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容纳槽垂直第二安装槽设置。
9.进一步的,牵拉组件还包括垂直牵拉线设置的多个连接线,连接线与牵拉线固定连接,牵拉线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内,连接线安装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之间,连接线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将多个牵拉线连接在一起,且连接线和牵拉线配合组成成网状结构,提高面料强度。
10.进一步的,防辐射层由防辐射金属丝组制成,隔热防火层由石棉线编织而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提供新型的面料,以便增强面料的抗拉强度,改变现存的面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易于损坏的现状,且避免挂立时因水分和面料自身重力的作用发生形变,凹槽的设置便于减少面料与肌肤的接触面积,为气体的流通提供通道,进而加速热量的输出,透气孔的设置便于气体从抑菌层流通至肌肤表面提供通道,进而消杀肌肤表面的细菌,连接线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将多个牵拉线连接在一起,且连接线和牵拉线配合组成成网状结构,提高面料强度。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抑菌层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牵拉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热防火层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纯棉层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防辐射层;2、涤纶层;3、隔热防火层;31、第二安装槽;32、第二容纳槽;4、抑菌层;41、第一安装槽;42、第一容纳槽;5、纯棉层;51、凹槽;52、透气孔;6、牵拉组件;61、牵拉线;62、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20.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具有抗拉基层的面料,包括平行放置的纯棉层5和防辐射层1,防辐射层1位于纯棉层5的外侧,纯棉层5远离防辐射层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凹槽51,且防辐射层1的侧面垂直开设有透气孔52,防辐射层1由防辐射金属丝
组制成,还包括位于纯棉层5和防辐射层1之间的涤纶层2、隔热防火层3和抑菌层4,隔热防火层3位于涤纶层2和抑菌层4之间,抑菌层4靠近纯棉层5,抑菌层4内设置有抑菌纳米银离子,抑菌层4靠近隔热防火层3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41和第一容纳槽42,第一安装槽41沿抑菌层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容纳槽42垂直第一安装槽41设置,隔热防火层3靠近抑菌层4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槽31和第二容纳槽32,第二安装槽31沿隔热防火层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容纳槽32垂直第二安装槽31设置,隔热防火层3由石棉线编织而成,在抑菌层4和隔热防火层3之间设置有牵拉组件6,牵拉组件6包括多个平行放置的牵拉线61,牵拉组件6还包括垂直牵拉线61设置的多个连接线62,连接线62与牵拉线61固定连接,牵拉线61安装在第二安装槽31和第一安装槽41内,连接线62安装在第一容纳槽42和第二容纳槽32之间。
21.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提供新型的面料,以便增强面料的抗拉强度,改变现存的面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易于损坏的现状,且避免挂立时因水分和面料自身重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纯棉层5的设置便于增强面料的舒适度,进而为使用人员提供舒适的体验感,同时便于快速吸附汗水,防止因汗水粘附在肌肤表面造成极度不适,防辐射层1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提升面料的防辐射能力,进而为使用人员抵挡较多的辐射,涤纶层2的设置便于增强面料的抗拉、抗皱能力,同时提升面料的韧性,防止面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损坏,隔热防火层3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提升面料的隔热能力,降低内层面料的温度,为使用人员提供舒适的穿戴环境,同时增强面料的抗燃性,防止在热源的作用下轻易燃烧,抑菌层4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消灭面料上粘附的细菌,同时消杀肌肤表面的细菌,提高面料的抑菌效果,牵拉组件6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拉性,牵拉线61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直接提高面料的强度。
22.凹槽51的设置便于减少面料与肌肤的接触面积,为气体的流通提供通道,进而加速热量的输出,透气孔52的设置便于气体从抑菌层4流通至肌肤表面提供通道,进而消杀肌肤表面的细菌。
23.抑菌纳米银离子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起到抑菌效果,第一安装槽41的设置便于与第二安装槽31配合为牵拉线61的安装提供空间,第一容纳槽42的设置便于与第二容纳槽32配合为连接线62的安装提供空间。
24.连接线62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将多个牵拉线61连接在一起,且连接线62和牵拉线61配合组成成网状结构,提高面料强度。
25.加工时,首先将抑菌层4提供粘合剂安装在纯棉层5上,再将牵拉组件6铺设在抑菌层4上,并在抑菌层4表面涂敷粘合剂,再将隔热防火层3铺设在抑菌层4上时牵拉组件6稳定安装,同时在牵拉组件6的作用下提高面料强度,再将涤纶层2通过粘合剂安装在隔热防火层3上,再将防辐射层1安装在涤纶层2上即可。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