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67


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二甲基硫醚是鱼虾诱食剂dmpt的主要合成原料,由于二甲硫醚具有低沸点易挥发的物理特征,导致其在dmpt制备过程中大量逸出,形成有机废气。二甲硫醚是一种有机硫恶臭气体,即使在0.01ppm的浓度下也会使人感觉到臭味。现有处理二甲基硫醚废气的方法主要有:喷淋氧化吸收法、活性炭或分子筛吸附法、uv光解法、焚烧法和冷凝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均有其局限性而难以将二甲硫醚废气处理到无臭程度,如用喷淋氧化吸收法处理时,由于二甲硫醚在水中溶解性极低而难以与氧化剂充分接触,氧化效率低;活性炭吸附时,由于二甲硫醚沸点为38℃,极易挥发,而导致脱附较快,使废气逸出;uv光解法需要较长的照射时间;焚烧法能耗高,且在处理大风量废气时需要先吸附浓缩再进行焚烧,而吸附二甲硫醚的同时二甲硫醚的脱附也极快;传统冷凝法有直接冷凝和吸附浓缩后冷凝两种方式,直接冷凝法能耗高,且难以回收完全,吸附后浓缩法与焚烧法同样有脱附快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难点,利用冷凝器的液化冷凝处理,配合加压管的加压处理,将二甲硫醚的沸点提高大大提升了冷凝效果。
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废气进气管和废气排气管,所述第一冷凝器上端设置有第一加压管,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管,侧面设置有第一泄压管,所述第一进气管通过第一截止阀,与废气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泄压管通过第一泄压阀,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结构相同,即,所述第二冷凝器上端设置有第二加压管,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侧面设置有第二泄压管,所述第二进气管通过第二截止阀,与废气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泄压管通过第二泄压阀,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
6.所述废气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用于控制废气排放管的通断。
7.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8.1.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难点,利用冷凝器的液化冷凝处理,配合加压管的加压处理,将二甲硫醚的沸点提高,大大提升了冷凝效果。
9.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并联式冷凝器实现了连续式冷凝模式,大大提升了处理效率。
10.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二甲硫醚的废气污染问题,而且将二甲硫醚回收利用,实现了生产原料成本的下降。
1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利用第三截止阀配合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形成双重深度冷凝处理,大幅度提升了二甲硫醚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14.实施例1
15.如图1所示,一种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2、废气进气管3和废气排气管4,所述第一冷凝器1上端设置有第一加压管1-1,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管1-2,侧面设置有第一泄压管1-3,所述第一进气管1-2通过第一截止阀1-21,与废气进气管3相连通,所述第一泄压管1-3通过第一泄压阀1-31,与废气排气管4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2与第一冷凝器1结构相同,即,所述第二冷凝器2上端设置有第二加压管2-1,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2,侧面设置有第二泄压管2-3,所述第二进气管2-2通过第二截止阀2-21,与废气进气管3相连通,所述第二泄压管2-3通过第二泄压阀2-31,与废气排气管4相连通。
1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打开第一截止阀,关闭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截止阀,将含有二甲硫醚的废气气体通入第一冷凝器中;然后关闭第一截止阀,并通过第一加压管进行加压处理,同时第一冷凝器进行降温的冷凝处理,二甲硫醚在温度条件下形成液化凝结,达到去除废气中的二甲硫醚;此时打开第一泄压管的第一泄压阀,将经过冷凝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废气排放管排出;于此同时,在第一截止阀关闭的同时,打开第二截止阀,关闭第二泄压阀,将含二甲硫醚的废气通入至第二冷凝器中,然后关闭第二截止阀,并通过第二加压管进行加压处理,同时第二冷凝器进行降温的冷凝处理,二甲硫醚在温度条件下形成液化凝结,达到去除废气中的二甲硫醚;此时打开第二泄压管的第二泄压阀,将经过冷凝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废气排放管排出。基于上述的操作方式,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属于并列状态,根据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的交替连通方式,实现了交替且连续的冷凝处理二甲硫醚废气,不仅达到了解决二甲硫醚废气污染问题的目的,而且该冷凝回收的二甲硫醚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了原料成本。所述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底部均设置有二甲硫醚的回收管,该回收管属于常规管道,此处并不做相关陈述,也未在图中示出。
17.所述废气排气管4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4-1,用于控制废气排放管的通断。基于第三截止阀,废气排气管能够完全封闭,即将整个处理装置封闭,在此基础上,整个处理装置除了能够实现上述并联式冷凝处理,还能够形成双重深度冷凝处理;双重深度冷凝处理的步骤包括:打开第一截止阀,关闭第一泄压阀,将含二甲硫醚的废气通入至第一冷凝管内,然后关闭第一截止阀,通过加压管加压处理,并辅以第一冷凝器的冷凝处理,废气中的二甲硫醚在温度作用下形成液化凝结,并沉积在第一冷凝器底部;当第一冷凝器冷凝处理完成后,打开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关闭第二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当第二冷凝器和第一冷凝器气压平稳后,关闭第二泄压阀,并通过第二加压管进行加压处理,辅以第二冷凝器的冷
凝处理,从而将经过第一冷凝器处理后的废气进行第二次冷凝处理,进一步将废气内的二甲硫醚液化凝结,达到消除废气内二甲硫醚的效果;当第二冷凝器冷凝处理完成后,打开第二泄压阀和第三截止阀,将第二冷凝器内处理后的废气通过废气排气管排出;于此同时,当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达到气体平衡,关闭第二泄压阀时,关闭第一泄压阀,同时打开第一截止阀,并通过第一进气管通入与前次相同体积的含二甲硫醚废气,然后关闭第一截止阀,通过第一加压管加压处理至前次相同的压力,并进行冷凝处理,实现二甲硫醚的冷凝回收。本处理装置采用成双重深度冷凝处理的方式进行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能够大大减少废气排气管内的二甲硫醚含量,大大提升了整套处理装置的环保安全性,同时第二冷凝器作为第一冷凝器的延续,解决二甲硫醚的残留问题,增加了二甲硫醚的回收量。
18.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凝器、废气进气管和废气排气管,所述第一冷凝器上端设置有第一加压管,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管,侧面设置有第一泄压管,所述第一进气管通过第一截止阀,与废气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泄压管通过第一泄压阀,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冷凝器,且所述第二冷凝器上端设置有第二加压管,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侧面设置有第二泄压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用于控制废气排放管的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结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通过第二截止阀,与废气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泄压管通过第二泄压阀,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MPT生产工艺中含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废气进气管和废气排气管,所述第一冷凝器上端设置有第一加压管,底端设置有第一进气管,侧面设置有第一泄压管,所述第一进气管通过第一截止阀,与废气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泄压管通过第一泄压阀,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DMPT生产工艺中二甲硫醚废气的处理难点,利用冷凝器的液化冷凝处理,配合加压管的加压处理,将二甲硫醚的沸点提高,大大提升了冷凝效果。大大提升了冷凝效果。大大提升了冷凝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雷 史合群 刘燕 徐述明 李颖异 李青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科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2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