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ICU护理吊桥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63


一种儿童icu护理吊桥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icu护理吊桥。


背景技术:

2.icu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用于抢救病情较重的病人,需要放置各种检测负载仪器以及器械,由于医疗用具过多,不便于放置,因此通常用吊桥进行放置,但是现有的吊桥上放置器械时,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因意外碰撞吊桥时,容易使得器械脱落,从而造成危险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icu护理吊桥,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儿童icu 护理吊桥,包括吊桥本体,所述吊桥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储器台,所述吊桥本体的底部且位于储器台的一侧设置有储械箱,所述储械箱内部开设有三个屉槽,所述屉槽内部均设置有储存屉,所述储械箱内部且位于屉槽的下方均开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端均延伸至屉槽内部并与储存屉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储存屉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储存屉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储存屉内腔的底部且位于连接弹簧之间均设置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的顶端均与承载板的底部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储械箱的一侧均设置有显示灯,所述储械箱的一侧且位于显示灯的一侧均设置有示警模块。
6.优选的,所述储械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触控显示机构。
7.优选的,所述储器台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挂钩,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延伸至输液架的上方并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输液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板的底部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输液架内部且位于通槽的一侧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通槽内部并设置有齿轮,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齿条,所述丝杆位于检测槽内部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检测块。
9.优选的,所述检测槽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检测筒,所述检测筒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筒内腔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均设置有触发头,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均与触发头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均与检测筒的顶部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示警灯,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且位于示警
灯的一侧均设置有提示模块。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icu护理吊桥,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儿童icu护理吊桥,通过设置有储存屉、推板与螺纹杆,使得在不需要使用时,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反向转动,使得推板带动储存屉移动至屉槽内部,对器械进行保护,防止意外碰撞本吊桥,使得器械脱落,从而造成危险的情况发生。
13.2、该儿童icu护理吊桥,通过设置有触发开关、承载板与连接弹簧,承载板上方的器械使用完,没有进行补充时,连接弹簧推动承载板上移,使得承载板的底部与触发开关的检测端脱离接触,此时相对应的显示灯与示警模块启动,对相关人员进行提示,及时对器械进行补充,从而不影响护理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械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放大图。
19.图中:1、吊桥本体;2、储械箱;3、储器台;4、输液架;5、检测槽; 6、通槽;7、支撑弹簧;8、连接柱;9、齿条;10、丝杆;11、检测块;12、检测筒;13、压力传感器;14、移动板;15、连接杆;16、触发头;17、复位弹簧;18、齿轮;19、限位板;20、挂钩;21、屉槽;22、移动腔;23、伺服电机;24、螺纹杆;25、储存屉;26、承载板;27、触发开关;28、连接弹簧;29、显示灯;30、示警模块;31、连接板;32、提示模块;33、示警灯;34、触控显示机构;35、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童icu护理吊桥,包括吊桥本体1,吊桥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储器台3,吊桥本体1的底部且位于储器台3的一侧设置有储械箱2,储械箱2内部开设有三个屉槽21,屉槽21内部均设置有储存屉25,储械箱2内部且位于屉槽21的下方均开设有移动腔22,移动腔22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均设置有螺纹杆24,螺纹杆24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推板35,推板35的顶端均延伸至屉槽21内部并与储存屉25的一侧相连接,储存屉25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承载板26,储存屉25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连接弹簧28,储存屉25 内腔的底部且位于连接弹簧28之间均设置有触发开关27,触发开关27的顶端均与承载板26的底部相连接。
22.储械箱2的一侧且位于储存屉25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进行提示的显示灯 29,储械箱2的一侧且位于显示灯29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进行提示的示警模块30,承载板26上方的器械使用完,没有进行补充时,此时相对应的显示灯 29与示警模块30启动,对相关人员进行提示,储械箱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 31,连接板31的一侧设置有触控显示机构34,能够通过触控显示机构34选择需要使用的器械,储器台3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架4,输液架4的顶部开
设有通槽6,通槽6内部设置有连接柱8,连接柱8的底端延伸至输液架4的下方并设置有挂钩20,连接柱8的顶端延伸至输液架4的上方并设置有限位板19,输液架4的顶部且位于连接柱8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弹簧7,支撑弹簧7的顶端与限位板19的底部相连接,使得挂钩20能够复位移动,输液架4内部且位于通槽6的一侧开设有检测槽5,检测槽5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10,丝杆10的一端延伸至通槽6内部并设置有齿轮18,连接柱8的外侧设置有齿条9,丝杆10位于检测槽5内部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检测块11,检测块11的顶部与检测槽5内腔的顶部滑动连接,使得挂钩20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检测块11移动,检测槽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检测筒12,检测筒12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检测筒12内腔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4,移动板14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顶部均延伸至检测筒12的上方并设置有触发头16,连接杆15的外侧均套设有用于推动触发头16复位的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顶端均与触发头16的底部相连接,复位弹簧17的底端均与检测筒12的顶部相连接,能够检测输液瓶内的药液是否输完,连接板3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提示的若干个示警灯33,示警灯33的数量与检测筒 12的数量一致,连接板31的一侧且位于示警灯33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提示的提示模块32,输液瓶内的药液即将输完时,提示模块32提示操作人员输液瓶内的药液即将输完。
23.综上,该儿童icu护理吊桥,使用时,在需要拿取器械时,可以通过触控显示机构34选择器械,此时所需器械所在储存屉25下方的伺服电机23启动,使得螺纹杆24转动,使得推板35推动储存屉25向储械箱2外侧移动,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拿取器械,在不需要使用时,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24反向转动,使得推板35带动储存屉25移动至屉槽21内部,对器械进行保护,防止意外碰撞本吊桥,使得器械脱落,承载板26上方的器械使用完,没有进行补充时,连接弹簧28推动承载板26上移,使得承载板26的底部与触发开关27的检测端脱离接触,此时相对应的显示灯29与示警模块30 启动,对相关人员进行提示,当需要进行输液时,根据所需的输液瓶的重量,设定对应的一个连接板31为提示界限,一个检测机构由一个压力传感器13、一个示警灯33与一个提示模块32构成,当输液瓶挂在挂钩20上时,挂钩20 带动连接柱8下移,使得齿条9下移,使得齿轮18转动,使得齿轮18带动检测块11移动,此时检测块11推动触发头16下移,使得连接杆15推动移动板14下移,此时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压力值的变化,此时相对应的检测机构打开,当检测块11不与触发头16接触时,复位弹簧17推动触发头16 上移,使得连接杆15带动移动板14上移,当输液瓶内的药液不断减少时,支撑弹簧7推动限位板19上移,使得连接柱8带动齿条9上移,使得齿轮18 反向转动,使得齿轮18带动检测块11反向移动,此时检测块11推动触发头 16下移,使得连接杆15推动移动板14下移,此时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压力值的变化,此时相对应的示警灯33亮起,当检测块11不与触发头16接触时,复位弹簧17推动触发头16上移,使得连接杆15带动移动板14上移,当检测块11移动使得设定的示警灯33开启时,提示模块32启动对相关人员进行提示,输液瓶内的药液即将输完。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