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小麦播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优质小麦栽培用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2.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
3.公开号为cn201811060899.0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播种间距的播种机中,通过设置料斗、支架、活动架、滚轮、播种支腿、固定杆、滑槽、辊筒、缩塑料软管、金属管、接料盒、第一连接板、螺母、第二卡套、滑板、拉板、拉杆、弹簧、定位块、第二连接板、螺栓、滑块、第一卡套、定位槽和壳体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播种机不方便调节播种间距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轴销,方便活动架与支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轴销,方便辊筒与活动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轴销,方便支架与滚轮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增加了第一卡套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设置第一通孔,方便定位块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第二通孔,方便拉杆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安装孔,方便螺栓安装并使用,虽然可以调节播种的间距,但是调节方式较为复杂,增大了设备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质小麦栽培用播种装置,解决了播种装置调节方式较为复杂,增大了设备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优质小麦栽培用播种装置,包括种子盒,种子盒底面开设有多个滑槽,滑槽内配合有下料管,下料管上部相对两侧均装设有挡板;
7.下料管一侧设有凸起,位于种子盒中间的凸起一侧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内转动配合与其他凸起螺纹配合的螺纹杆,种子盒底面装设有与螺纹杆连接的第一电机。
8.可选的,种子盒内装设有与多个下料管相对应的垫高框,种子盒内配合有引流框,种子盒内配合有盖板,种子盒一侧装设有与盖板连接的驱动组件。
9.可选的,种子盒一侧内壁装设有电动推杆,且引流框装设在电动推杆输出端,引流框底面与垫高框上侧贴合。
10.可选的,驱动组件装设在种子盒一侧的第二电机、装设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伸入种子盒内一端的传动杆、开设在盖板一侧的孔洞、开设在孔洞内壁的导向槽、设于传动杆伸入孔洞内一端侧部的凸块,且凸块滑动配合在导向槽内。
11.可选的,导向槽包括对称开设在孔洞内壁且相互连通的两槽道,且槽道呈半圈螺旋状结构。
12.可选的,挡板为直角三角板状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位于阶梯孔两侧的下料管滑动,进而调节相邻两下料管之间的间距,调节方式简单快捷,使用零件少,节省了设备制造成本。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螺纹杆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料管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2.种子盒1,滑槽2,下料管3,挡板4,凸起5,阶梯孔6,螺纹杆7,第一电机8,垫高框9,引流框10,盖板11,电动推杆12,第二电机13,传动杆14,孔洞15,导向槽16,凸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4.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5.请参阅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优质小麦栽培用播种装置,包括:种子盒1,种子盒1底面开设有多个滑槽2,滑槽2内配合有下料管3,下料管3上部相对两侧均装设有挡板4;
26.下料管3一侧设有凸起5,位于种子盒1中间的凸起5一侧开设有阶梯孔6,阶梯孔6竖截面为十字形结构,阶梯孔6内转动配合与位于种子盒1中间的凸起5外的其他凸起5螺纹配合的螺纹杆7,螺纹杆7中部套设有转动配合在阶梯孔6内的限位环,便于提高螺纹杆7转动的稳定性,位于种子盒1中间的凸起5外的其他凸起5上开设有与螺纹杆7相对应的螺纹孔,种子盒1下的多个凸起5上的螺纹孔的螺距从中部向两端依次呈等差数列递增,便于螺纹杆7带动下料管3移动调整相邻两下料管3之间的间距螺纹杆7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种子盒1底面装设有与螺纹杆7连接的第一电机8。
27.示例,当凸起5总数为5个时,第二、四个凸起5上的螺纹孔螺距是1厘米,第一、第五个凸起5上的螺纹孔螺距是2厘米,第一电机8驱动螺纹杆7转动一圈时,第三个凸起5不动,第二、四个凸起5向第三个凸起5移动1厘米,第一、第五个凸起5向第三个凸起5移动2厘米,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五个凸起5的相对距离缩短也是1厘米。
28.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螺纹杆7转动,进而带动位于阶
梯孔6两侧的下料管3滑动,进而调节相邻两下料管3之间的间距。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29.通过第一电机8带动螺纹杆7转动,进而带动位于阶梯孔6两侧的下料管3滑动,进而调节相邻两下料管3之间的间距,调节方式简单快捷,使用零件少,节省了设备制造成本。
30.本实施例的种子盒1内装设有与多个下料管3相对应的垫高框9,种子盒1内配合有引流框10,种子盒1内配合有盖板11,种子盒1一侧装设有与盖板11连接的驱动组件,种子盒1一侧内壁装设有电动推杆12,且引流框10装设在电动推杆12输出端,引流框10底面与垫高框9上侧贴合,的驱动组件装设在种子盒1一侧的第二电机13、装设在第二电机13输出轴伸入种子盒1内一端的传动杆14、开设在盖板11一侧的孔洞15、开设在孔洞15内壁的导向槽16、设于传动杆14伸入孔洞15内一端侧部的凸块17,且凸块17滑动配合在导向槽16内,导向槽16包括对称开设在孔洞15内壁且相互连通的两槽道,且槽道呈半圈螺旋状结构,便于开启第二电机13驱动传动杆14上的凸块17在导向槽16内滑动,进而带动盖板11往复滑动,进而便于小麦间断式通过引流框10、下料管3,通过电动推杆12驱动引流框10与下料管3管口错开,进而调节小麦的下料速度,挡板4为直角三角板状结构,便于挡板4滑动。
31.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