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针配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7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针配装装置。


背景技术:

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模具注塑完成后,会用到一种顶针结构将成品从模具中顶出。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的用于注塑模具中的顶针装置其结构大部分利用弹簧组成,弹簧使用寿命有限,在断掉之后更换弹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影响设备筛除效率;此外,顶针在日常工作中会有磨损,需要润滑才能保证其正常使用,但是现有的润滑需要将模具取下再进行润滑,因此耗费了大量时间,降低了整体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针配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弹簧更换耗时长成本高和润滑耗时长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针配装装置,包括模具壳,所述模具壳的侧面可拆卸安装有背盖,所述模具壳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喷涂组件,所述模具壳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顶针组件;
6.所述油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箱盖,所述箱体的侧面活动安装有开关组件;
7.所述喷涂组件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环,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环形喷头。
8.其中,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底面的一端一体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一体形成有突起板,所述突起板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截流板。
9.其中,所述传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导柱,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和导柱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传动板的侧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大小和导柱相适配,所述突起板和截流板的表面均开设有流孔。
10.其中,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水孔,所述水孔的大小和转环相适配,且转环的表面与水孔相贴合。
11.其中,所述顶针组件包括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顶柱,所述顶柱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顶柱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
挤出槽,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固定槽的内部。
12.其中,所述固定块的大小和卡槽相适配,所述固定槽的形状和第二弹簧相适配。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4.上述方案中,设置固定块与第二弹簧进行可拆卸安装可以在第二弹簧损毁了后直接更换弹簧即可,不需要更换其他部件,而且操作过程简单,利于拆装,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设置喷涂组件可以用环形喷头对顶针表面四周进行喷涂,而且不需要将模具卸下,通过直接转动导流管再配合开关组件就可以实现快速润滑,节约时间,提高了润滑效率,进而达到了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置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针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和喷涂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0021]
1、模具壳;2、背盖;3、油箱;4、喷涂组件;5、顶针组件;11、卡槽; 31、箱体;32、箱盖;33、开关组件;41、导流管;42、转环;43、环形喷头;331、按压杆;332、传动板;333、连接板;334、截流板;335、导柱; 336、第一弹簧;337、流孔;51、传动块;52、顶柱;53、第二弹簧;54、固定块;55、挤出槽;56、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
如附图1至附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顶针配装装置,包括模具壳1,所述模具壳1的侧面可拆卸安装有背盖2,所述模具壳1的右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油箱3,所述油箱3的底部转动安装有喷涂组件4,所述模具壳1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顶针组件5;
[0024]
所述油箱3包括箱体31,所述箱体31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箱盖32,所述箱体31的侧面活动安装有开关组件33;
[0025]
所述喷涂组件4包括导流管41,所述导流管4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转环 42,所述导流管41的另一端连通有环形喷头43。
[0026]
如图2至图3,所述顶针组件5包括传动块51,所述传动块5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顶柱52,所述顶柱5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53,所述顶柱52 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固定块54,所述固定块54的中部开设有挤出槽55,所述固定块54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56,所述第二弹簧53的一端可拆卸安装在固定槽56的内部,所述固定块54的大小和卡槽11相适配,所述固定槽56的形状和第二弹簧53相适配。
[0027]
具体的,将固定块54放进卡槽11后旋转四十五度,利用固定块54表面的突起和卡
槽11相扣,将第二弹簧53旋转塞进固定槽56中,此时将顶柱52 套接至挤出槽55内部,传动块51的侧面连接上现有的动力装置,即可实现顶柱52的自由伸缩,如果第二弹簧53出现损坏,只需将损坏的第二弹簧53 拆除,重新装配完整的第二弹簧53即可,利用固定槽56和第二弹簧53相适配,使得第二弹簧53在便于拆卸的同时,可以实现在横向上与固定块54保持相对固定的连接关系,达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
[0028]
如图4至图5,所述开关组件33包括按压杆331,所述按压杆3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332,所述传动板332底面的一端一体形成有连接板333,所述连接板333的底部一体形成有突起板,所述突起板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截流板334,所述传动板33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36,所述第一弹簧336 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导柱335,所述第一弹簧336的一端和导柱335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箱体31的内壁,所述传动板332的侧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大小和导柱335相适配,所述突起板和截流板334的表面均开设有流孔337,所述箱体31的底部开设有水孔,所述水孔的大小和转环42相适配,且转环42的表面与水孔相贴合。
[0029]
具体的,当顶针组件5需要润滑时,将环形喷头43沿着转环42旋转至顶柱52的表面,再按压按压杆331带动连接板333进行向内侧的位移,然后突起板进入到截流板334内部,两个流孔337相对应,润滑油从流孔337进入水孔,再进入导流管41内部,最终通过环形喷头43喷出,润滑油淋在顶柱52的表面进行润滑,过程中只需要通过转动导流管41以及按压按压杆331 即可实现对顶柱52的润滑,不需要将模具拆下再润滑,节约了大量时间且提高润滑效率。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固定块54放进卡槽11后旋转四十五度,利用固定块54表面的突起和卡槽11相扣,将第二弹簧53旋转塞进固定槽56 中,此时将顶柱52套接至挤出槽55内部,传动块51的侧面连接上现有的动力装置,即可实现顶柱52的自由伸缩,如果第二弹簧53出现损坏,只需将损坏的第二弹簧53拆除,重新装配完整的第二弹簧53即可,当顶针组件5 需要润滑时,将环形喷头43沿着转环42旋转至顶柱52的表面,再按压按压杆331带动连接板333进行向内侧的位移,然后突起板进入到截流板334内部,两个流孔337相对应,润滑油从流孔337进入水孔,再进入导流管41内部,最终通过环形喷头43喷出,润滑油淋在顶柱52的表面进行润滑。
[0031]
上述方案,通过顶针组件5、喷涂组件4和开关组件33的相互协同,使得第二弹簧53的拆装更为简便,且损毁只需更换弹簧原件即可,节约了成本,且利用喷涂组件4可以实现快速对顶柱52的润滑,不需要将模具壳1拆下再润滑,以此节约了大量的润滑时间,达到了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的目的。
[0032]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0033]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0034]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