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采石场实时监控装车情况的装载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7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采石场实时监控装车情况的装载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采石场车辆装填砂石时为了让驾驶员更好的观测到装车情况,采石场一般会安装装载装置来让驾驶员实时监控装车情况,但是一般的装载装置不便于调节高度和角度,容易导致摄像头未能精准监控到车厢内部,使得驾驶员对砂石的装载情况无法全面了解,进而导致砂石装车要么偏多要么偏少,并且一般的装载装置不具有清洁结构,由于采石场内的灰尘较大,摄像头在长期使用时镜头容易被灰尘覆盖,进而导致驾驶员无法清晰观测到砂石装车情况,造成砂石装车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3.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用于采石场实时监控装车情况的装载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采石场实时监控装车情况的装载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调节高度、角度和不具有清洁结构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采石场实时监控装车情况的装载系统,包括:
6.立柱:垂直固定连接在地面顶部,所述立柱的边侧上下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7.支撑柱:嵌合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圆形板,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支撑柱与圆形板构成一体化结构;
8.摄像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所述摄像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焊接有圆形限位块;
9.稳定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左侧的底部,所述稳定支架与摄像头平行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的外壁与滑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滑块与立柱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立柱的外壁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形板的内部包含限位孔和卡栓,所述圆形板的顶部呈环形等距离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卡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栓通过限位孔与圆形板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卡栓的外部尺寸与限位孔的内部尺寸对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栓垂直贯穿限位孔的内部,所述卡栓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活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转杆、把手、固定孔和卡杆。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杆垂直贯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的端部,所述转杆的端部与摄像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所述转杆的端部,且把手为工作人员的手持结构;所述固定孔,其呈环形等距离开设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右侧外壁上;所述卡杆垂直贯穿活动连接在所述把手的内部,所述卡杆通过固定孔与固定支架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卡杆的外部尺寸与固定孔的内部尺寸对应。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定支架还包括:
17.软毛刷: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稳定支架的内部,所述软毛刷的右侧端部与摄像头的左侧端部相贴合;
18.牵引绳:固定连接在所述软毛刷的顶部,所述牵引绳垂直贯穿活动连接在圆形限位块的内部;
19.重力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软毛刷的底部,所述重力块的底部与稳定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采石场实时监控装车情况的装载装置;
21.1.设置有支撑柱、转杆、把手、卡栓和卡杆组成的角度调节结构,通过设置的支撑柱,使得摄像头在角度可以进行左右调节,同时通过设置的卡栓,使得支撑柱的角度调节完毕后可以牢牢固定住不会发生转动,通过设置的转杆和把手,使得摄像头的角度可以进行上下调节,同时通过设置的卡杆,使得摄像头角度调节完毕后不会发生晃动,进而能够将摄像头的监控方向根据车辆的高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安装,以此来让摄像头能够精准的监控到车厢内部的情况;
22.2.设置有软毛刷、牵引绳和重力块组成的清洁结构,通过设置的软毛刷,使得该装置能够对摄像头的镜头进行清理,以此来防止镜头上面的灰尘变多而无法清晰的对砂石装车情况进行监控,通过设置的牵引绳和圆形限位块,使得工人只需在地面拉动牵引绳便可以带动软毛刷对摄像头的镜头进行清理,同时通过设置的重力块来让软毛刷自动下落在稳定支架的顶部,工人只需间断性拉动牵引绳便可以完成对摄像头镜头的擦拭。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柱与摄像头结构连接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摄像头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摄像头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立柱;2、滑块;3、固定板;4、支撑板;5、支撑柱;6、圆形板;601、限位孔;602、卡栓;7、固定支架;701、转杆;702、把手;703、固定孔;704、卡杆;8、摄像头;9、顶板;10、圆形限位块;11、稳定支架;1101、软毛刷;1102、牵引绳;1103、重力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采石场实时监控装车情况的装载系统,包括:立柱1、滑块2、固定板3、支撑板4、支撑柱5、圆形板6、限位孔601、卡栓602、固定支架7、转杆701、把手702、固定孔703、卡杆704、摄像头8、顶板9、圆形限位块10、稳定支架11、软毛刷1101、牵引绳1102和重力块1103;
32.立柱1,其垂直固定连接在地面顶部,且立柱1的边侧上下滑动连接有滑块2,并且滑块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而且固定板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
33.支撑柱5,其嵌合安装在支撑板4的顶部,且支撑柱5与支撑板4转动连接,并且支撑柱5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圆形板6,而且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7,并且固定支架7通过支撑柱5与圆形板6构成一体化结构;
34.摄像头8,其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7的内部,且摄像头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9,并且顶板9的顶部焊接有圆形限位块10;
35.稳定支架11,其固定连接在顶板9左侧的底部,且稳定支架11与摄像头8平行设置。
36.固定板3的外壁与滑块2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固定板3通过滑块2与立柱1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固定板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立柱1的外壁上,通过设置成滑动结构的固定板3和立柱1,使得摄像头8便于上下移动进行调节;
37.圆形板6的内部包含限位孔601和卡栓602,且圆形板6的顶部呈环形等距离开设有限位孔601,并且限位孔60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卡栓602,通过设置的卡栓602,使得摄像头8的左右角度调节完毕后不会产生晃动;
38.卡栓602通过限位孔601与圆形板6构成卡合结构,且卡栓602的外部尺寸与限位孔601的内部尺寸完全吻合,并且卡栓602垂直贯穿限位孔601的内部,而且卡栓602的底部与支撑板4的顶部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成卡合结构的卡栓602和圆形板6,使得卡栓602便于安装进圆形板6内来对支撑柱5进行限位;
39.固定支架7还包括:
40.转杆701,其垂直贯穿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7的端部,且转杆701的端部与摄像头8的外壁固定连接,使得摄像头8便于上下转动;
41.把手702,其固定连接在转杆701的端部,且把手702为工作人员的手持结构,使得工人便于转动摄像头8;
42.固定孔703,其呈环形等距离开设在固定支架7的右侧外壁上;
43.卡杆704,其垂直贯穿活动连接在把手702的内部,且卡杆704通过固定孔703与固定支架7构成卡合结构,并且卡杆704的外部尺寸与固定孔703的内部尺寸完全吻合,通过设置成卡合结构的卡杆704和固定支架7,使得摄像头8的上下角度调节完毕后不会产生移动;
44.稳定支架11还包括:
45.软毛刷1101,其上下滑动连接在稳定支架11的内部,且软毛刷1101的右侧端部与摄像头8的左侧端部相贴合,使得该装置便于对摄像头8的镜头进行清洁;
46.牵引绳1102,其固定连接在软毛刷1101的顶部,且牵引绳1102垂直贯穿活动连接在圆形限位块10的内部,使得工人只需站在地面上便可以对摄像头8进行清理;
47.重力块1103,其固定连接在软毛刷1101的底部,且重力块1103的底部与稳定支架11的顶部活动连接,使得软毛刷1101便于自动回落在稳定支架11的底部。
4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采石场实时监控装车情况的装载装置时,根据图1、图2、图4和图5,抓住固定板3并通过滑块2在立柱1上滑动,当固定板3移动到适合高度时通过螺栓将固定板3固定在立柱1上,接着转动支撑柱5使得摄像头8在支撑板4的顶部左右移动,当角度调节完毕后将卡栓602通过圆形板6顶部的限位孔601插在支撑板4上来对支撑柱5进行限位固定,接着抓住把手702并转动转杆701,以此来让摄像头8在固定支架7内进行转动,当摄像头8的摄像角度对准车厢后将卡杆704插入固定孔703内来对摄像头8进行限位固定;
49.根据图1、图3、图4、图5和图6,当摄像头8需要对镜头进行清洁时,工人拉动牵引绳1102,牵引绳1102在顶板9顶部的圆形限位块10内移动来带动软毛刷1101在稳定支架11内向上移动,当工人松动牵引绳1102时软毛刷1101通过重力块1103的重量自动回落在稳定支架11的顶部,以此来让软毛刷1101对摄像头8的镜头进行擦拭。
50.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