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炼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熔炼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烟气除尘设备对排放的烟尘进行净化处理,由于熔炼炉排放的烟气温度不稳定,使得超温烟气极易烧损烟气除尘机的滤袋,严重影响着烟气除尘机的使用寿命。
3.为此,提出了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具备二级超温保护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包括袋式除尘器,所述袋式除尘器的下部侧面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一端法兰连接有烟尘管道,所述烟尘管道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冷风管,且第一冷风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引风机和第一冷风阀,所述烟尘管道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冷风管,且第二冷风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二引风机和第二冷风阀,所述第二冷风管一侧位于烟尘管道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动阀,且第一电动阀上方一侧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表面安装有循环风机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烟尘管道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温度探头,且烟尘管道内部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温度探头。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烟尘管道内壁面的两侧交错焊接有多个斜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循环管为l型结构,且循环管的两端均与烟尘管道连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二温度探头均为耐高温型温度传感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袋式除尘器的表面设置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引风机、第一冷风阀、第二引风机、第二冷风阀、第一电动阀、循环风机和第二电动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二温度探头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烟尘管道内部设置的耐高温型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二温度探头,便于实时检测烟尘管道内部温度的变化,进而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至plc控制器,当第一温度探头检测的温度数据大于plc控制器预设值时,plc控制器开启第一引风机和第一冷
风阀,使得常温空气由第一冷风管贯入烟尘管道,实现一级冷风降温,当第二温度探头检测的温度数据大于plc控制器预设值时,plc控制器开启第二引风机和第二冷风阀,使得常温空气由第二冷风管贯入烟尘管道,实现二级冷风降温,此过程中,通过plc控制器闭合烟尘管道的第一电动阀,然后开启循环风机和第二电动阀,促使循环管将未被降温的烟气导回烟尘管道,实现超温烟气的循环,配合烟尘管道内壁面两侧交错设置的斜板,延缓烟气通过烟尘管道的时间,直至烟尘管道内部温度小于预设值则进行烟气的后续处理,从而有效减少超温烟气对袋式除尘器内滤袋烧损的情况。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的烟尘管道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的框图。
15.图例说明:
16.1、袋式除尘器;2、进风口;3、烟尘管道;4、第一冷风管;5、第一引风机;6、第一冷风阀;7、循环管;8、第二冷风管;9、第二引风机;10、第二冷风阀;11、第一电动阀;12、plc控制器;13、第一温度探头;14、斜板;15、循环风机;16、第二电动阀;17、第二温度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
1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熔炼炉用烟气除尘机二级超温保护系统,包括袋式除尘器1,袋式除尘器1的下部侧面开设有进风口2,且进风口2的一端法兰连接有烟尘管道3,烟尘管道3远离进风口2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冷风管4,且第一冷风管4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引风机5和第一冷风阀6,烟尘管道3靠近进风口2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冷风管8,且第二冷风管8的表面安装有第二引风机9和第二冷风阀10,第二冷风管8一侧位于烟尘管道3的表面安装有第一电动阀11,且第一电动阀11上方一侧连通有循环管7,循环管7的表面安装有循环风机15和第二电动阀16,烟尘管道3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温度探头13,且烟尘管道3内部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温度探头17,通过烟尘管道3内部设置的耐高温型第一温度探头13和第二温度探头17,便于实时检测烟尘管道3内部温度的变化,进而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至plc控制器12,当第一温度探头13检测的温度数据大于plc控制器12预设值时,plc控制器12开启第一引风机5和第一冷风阀6,使得常温空气由第一冷风管4贯入烟尘管道3,实现一级冷风降温,当第二温度探头17检测的温度数据大于plc控制器12预设值时,plc控制器12开启第二引风机9和第二冷风阀10,使得常温空气由第二冷风管8贯入烟尘管道3,实现二级冷风降温,此过程中,通过plc控制器12闭合烟尘管道3的第一电动阀11,然后开启循环风机15和第二电动阀16,促使循环
管7将未被降温的烟气导回烟尘管道3,实现超温烟气的循环,配合烟尘管道3内壁面两侧交错设置的斜板14,延缓烟气通过烟尘管道3的时间,当烟尘管道3内部温度小于plc控制器12预设值时,plc控制器12则开启第一电动阀11,然后关闭循环风机15和第二电动阀16,使得烟气由进风口2贯入袋式除尘器1中进行净化处理;
20.在一个实施例中,烟尘管道3内壁面的两侧交错焊接有多个斜板14,通过交错焊接的多个斜板14,使得烟气呈蛇形走向通过烟尘管道3,延缓烟气通过烟尘管道3的时间,有利于超温烟气的降温。
21.在一个实施例中,循环管7为l型结构,且循环管7的两端均与烟尘管道3连通,通过循环管7有利于超温烟气的循环,有利于袋式除尘器1的防护。
2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探头13和第二温度探头17均为耐高温型温度传感器,通过耐高温型第一温度探头13和第二温度探头17,能够适应超温烟气的侵蚀。
23.在一个实施例中,袋式除尘器1的表面设置plc控制器12,且plc控制器1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引风机5、第一冷风阀6、第二引风机9、第二冷风阀10、第一电动阀11、循环风机15和第二电动阀16电性连接,第一温度探头13和第二温度探头17均与plc控制器12电性连接,通过第一温度探头13和第二温度探头17能够实时检测烟尘管道3内部两处的温度,通过plc控制器12便于控制第一引风机5、第一冷风阀6、第二引风机9、第二冷风阀10、第一电动阀11、循环风机15和第二电动阀16的开关,plc控制器12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4.工作原理:
25.使用时,通过烟尘管道3内部设置的耐高温型第一温度探头13和第二温度探头17,便于实时检测烟尘管道3内部温度的变化,进而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至plc控制器12,当第一温度探头13检测的温度数据大于plc控制器12预设值时,plc控制器12开启第一引风机5和第一冷风阀6,使得常温空气由第一冷风管4贯入烟尘管道3,实现一级冷风降温,当第二温度探头17检测的温度数据大于plc控制器12预设值时,plc控制器12开启第二引风机9和第二冷风阀10,使得常温空气由第二冷风管8贯入烟尘管道3,实现二级冷风降温,此过程中,通过plc控制器12闭合烟尘管道3的第一电动阀11,然后开启循环风机15和第二电动阀16,促使循环管7将未被降温的烟气导回烟尘管道3,实现超温烟气的循环,配合烟尘管道3内壁面两侧交错设置的斜板14,延缓烟气通过烟尘管道3的时间,当烟尘管道3内部温度小于plc控制器12预设值时,plc控制器12则开启第一电动阀11,然后关闭循环风机15和第二电动阀16,使得烟气由进风口2贯入袋式除尘器1中进行净化处理,避免超温烟气对袋式除尘器1内滤袋烧损的情况。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