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
3.在河道中常见的水利建设装置很多,通常以蓄水和排水方便为主,定期间断的进行排放水,而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引流使用的水利装置,通常都是以抽水泵抽取式使用的临时装置,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引流储存使用的引水装置,因体积较大,使用不便,且通常需要建设加固台等等,耗费时间长且耗费钱财,而且随着一年四季的水位变化需要定时的调节引水电机的固定高度,使用不便。
4.因而亟需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可随水位变化灵活使用、可改变水流向的转毂式引水装置。
5.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包括:电机、防水板、电机转轴、滚轮固定板、滚轮、滤水窗、引水棒、接水板、固定底板、支架、浮板、固定环;所述电机的左侧中间位置设有防水板,且防水板与电机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防水板的左侧,且电机转轴贯穿防水板的中间;所述滚轮固定板呈圆形,且滚轮固定板的左侧设有滚轮,且滚轮与滚轮固定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滤水窗开设在滚轮的轴侧曲面上;所述引水棒设置在滚轮的外表面,且引水棒与滚轮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接水板设置在引水棒的一侧,且接水板与引水棒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底板呈矩形状,且固定底板设置在电机的底部,并且固定底板与电机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固定底板的底部,且支架与固定底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浮板设置在支架的底部,且浮板与支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浮板的前、后、左、右四个面上,且固定环与浮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接水板呈矩形板状,且接水板设在滚轮的外表面,并且接水板与滚轮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所述防水板左侧面呈弧形状。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所述电机贯
穿滚轮固定板的内部。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所述滤水窗呈矩形状,且滤水窗设有多个,并且多个的滤水窗呈等间距式分布。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所述引水棒设有多个,且多个的引水棒在滚轮的外表面呈横向平行式分布。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所述接水板设有多个,且接水板与所在水平面右侧形成倾斜式夹角。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所述浮板外部为金属外框,内部填充有悬浮泡沫。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通过设置引水棒和滤水窗,引水棒设有多处,并且多处的引水棒与所在水平面左侧形成倾斜式锐角,可使滤水窗内流出的水被引水棒连续式引流至滚轮左侧,改变水流的方向,实用性强。
17.2、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通过设置浮板的四周用铁链固定在岸边,且浮板和电机的组合式结构方便电机在工作时滚轮可随河道水面的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能实时拨动水面,灵活性强,无需调节电机和滚轮高度,可悬浮固定使用方便省力。
18.3、本实用新型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通过设置接水板设有多个,且接水板与所在水平面右侧形成倾斜式夹角,可使滤水窗排出的水流经接水板接水后,水流向被迫式向左侧汇聚,增加左侧的排水流量,提高工作效率。
19.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的改进,具有电机可悬浮固定,灵活性强、引流棒改变水流向、接水板增加排水流量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放大时结构示意图。
24.图中:电机1、防水板2、电机转轴3、滚轮固定板4、滚轮5、滤水窗6、引水棒7、接水板8、固定底板9、支架10、浮板11、固定环1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30.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包括:电机1、防水板2、电机转轴3、滚轮固定板4、滚轮5、滤水窗6、引水棒7、接水板8、固定底板9、支架10、浮板11、固定环12;电机1的左侧中间位置设有防水板2,且防水板2与电机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电机转轴3设置在防水板2的左侧,且电机转轴3贯穿防水板2的中间;滚轮固定板4呈圆形,且滚轮固定板4的左侧设有滚轮5,且滚轮5与滚轮固定板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滤水窗6开设在滚轮5的轴侧曲面上;引水棒7设置在滚轮5的外表面,且引水棒7与滚轮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接水板8设置在引水棒7的一侧,且接水板8与引水棒7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固定底板9呈矩形状,且固定底板9设置在电机1的底部,并且固定底板9与电机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支架10设置在固定底板9的底部,且支架10与固定底板9为一体式结构;浮板11设置在支架10的底部,且浮板11与支架10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固定环12设置在浮板11的前、后、左、右四个面上,且固定环12与浮板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接水板8呈矩形板状,且接水板8设在滚轮5的外表面,并且接水板8与滚轮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31.具体的,防水板2左侧面呈弧形状,有效防止滚轮溅起的浪花撒在电机上,有效保护电机。
32.具体的,滤水窗6呈矩形状,且滤水窗6设有多个,并且多个的滤水窗6呈等间距式分布在滚轮5构成滚轮旋转时的排水结构,排水方便,水量均匀。
33.具体的,引水棒7设有多处,且引水棒7与所在水平面左侧形成倾斜式锐角,可使滤水窗6内流出的水被引水棒7引流至滚轮左侧,改变水流的方向,使用方便。
34.具体的,接水板8设有多个,且接水板8与所在水平面右侧形成倾斜式夹角,可使滤水窗6排出的水流经接水板8接水后,水流向被迫式向左侧汇聚,增加左侧的排水流量,提高工作效率。
35.具体的,浮板11的四周用铁链固定在岸边,且浮板11和电机1的组合式结构方便电机1在工作时滚轮可随河道水面的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能实时拨动水面,灵活性强,使用方便。
36.具体实施步骤:
37.本装置区别于常规的引水装置,在电机的下部设置浮板和固定环,浮板由固定环内套上锁链固定在岸边,使电机和滚轮可随河水的水位变化而上下自行调节,使用方便,灵活性强;在电机的左侧设置呈弧形盘式的防水板,可有效阻挡滚轮旋转时带起的浪花,保护
电机;在滚轮的外表面上设置了引水棒和接水板,引水棒为倾斜式,且引水棒和接水板的组合结构可有效的将滚轮上滤水窗排出的河水导向式引流到一边,改变了局部河水的流向,可达到定向引流的效果。
38.综上所述:该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通过设置引水棒和滤水窗,引水棒设有多处,并且多处的引水棒与所在水平面左侧形成倾斜式锐角,可使滤水窗内流出的水被引水棒连续式引流至滚轮左侧,改变水流的方向,实用性强;通过设置浮板的四周用铁链固定在岸边,且浮板和电机的组合式结构方便电机在工作时滚轮可随河道水面的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能实时拨动水面,灵活性强,无需调节电机和滚轮高度,可悬浮固定使用方便省力;通过设置接水板设有多个,且接水板与所在水平面右侧形成倾斜式夹角,可使滤水窗排出的水流经接水板接水后,水流向被迫式向左侧汇聚,增加左侧的排水流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水利河道转毂式引水装置的改进,具有电机可悬浮固定,灵活性强、引流棒改变水流向、接水板增加排水流量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