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桩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地下室在建造过程中,防水是重中之重,桩头防水施工技术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的防水措施之一,传统的做法是桩打入凝土垫层中,再在混凝土垫层的上方铺设防水卷材以及在防水卷材上方铺设细实混凝土层;但是,现有中桩头的防水效果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腐蚀,并且不能及时的监测进水状况,进而不能提醒用户做出及时处理,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解决了桩头防水与实时监测防水盒内部状况并且提醒用户及时做出处理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包括桩头和实时监测模块,所述桩头的外侧安装有防水盒,所述防水盒与桩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所述防水盒的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的内壁靠近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腔室的内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检测头;
5.所述实时监测模块包括wifi模块、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信号发送模块、控制器接收模块和报警提示模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桩头为圆柱结构,所述防水盒为中空圆环结构,所述密封垫为扁状圆环结构,所述密封垫的数量设置有两组并呈对称分布,所述密封垫为塑胶材质,所述密封垫与防水盒的内部之间相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腔室的数量设置有若干组并呈环形分布,所述腔室的横截面积小于防水盒的横截面积,所述通孔为矩形结构,所述通孔的呈环形分布。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水海绵的体积小于腔室的容积,所述吸水海绵的数量与腔室的数量相等,且吸水海绵呈环形排布。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湿度传感器与防水盒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湿度传感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检测头的直径小于湿度传感器的直径,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检测头之间为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实时监测模块与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通过wifi模块为信号连接,所述实时监测模块与信号发送模块通过wifi模块为信号连接,所述实时监测模块与控制器接收模块通过wifi模块为信号连接,所述实时监测模块与报警提
示模块通过wifi模块为信号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信号发送模块、控制器接收模块和报警提示模块之间均为信号连接。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通过防水盒与桩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防水盒的内部开设有腔室,腔室的内壁靠近下端开设有通孔,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腔室的内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包括检测头,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通过将防水盒与桩头进行安装过程中,上下两端的防水盒与桩头的连接处安装密封垫,使得防水盒与桩头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水流进入到防水盒外表面时,有效的将水流进行格挡,如果防水盒进水时,将通过内部的通孔流入每个腔室内部,使得吸水海绵进行吸水,在湿度传感器作为检测作用下,水流接触到检测头,同时检测头将检测的信息发送至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内部,在通过实时监测模块进行信号的传输,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将信号传输至信号发送模块,通过信号发送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接收模块,控制器接收模块将信号发送至报警提示模块,通过报警提示模块将提示用户进行及时预警,便于后续的处理,提高桩头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的横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的侧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中实时监测模块的框图。
19.图中:1、桩头;2、防水盒;3、密封垫;4、腔室;5、通孔;6、吸水海绵;7、湿度传感器;8、检测头;9、实时监测模块;10、wifi模块;11、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12、信号发送模块;13、控制器接收模块;14、报警提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桩头防水结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桩头1防水结构,包括桩头1和实时监测模块9,桩头1的外侧安装有防水盒2,防水盒2与桩头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3,防水盒2的内部开设有腔室4,腔室4的内壁靠近下端开设有通孔5,腔室4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6,腔室4的内部安装有湿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7包括检测头8,实时监测模块9包括wifi模块10、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11、信号发送模块12、控制器接收模块13和报警提示模块14。
22.桩头1为圆柱结构,防水盒2为中空圆环结构,密封垫3为扁状圆环结构,密封垫3的
数量设置有两组并呈对称分布,密封垫3为塑胶材质,密封垫3与防水盒2的内部之间相连通,腔室4的数量设置有若干组并呈环形分布,腔室4的横截面积小于防水盒2的横截面积,通孔5为矩形结构,通孔5的呈环形分布,吸水海绵6的体积小于腔室4的容积,吸水海绵6的数量与腔室4的数量相等,且吸水海绵6呈环形排布,湿度传感器7与防水盒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湿度传感器7为圆柱体结构,检测头8的直径小于湿度传感器7的直径,湿度传感器7与检测头8之间为电性连接,通过将防水盒2与桩头1上下两端的连接处安装密封垫3,使得防水盒2与桩头1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水流进入到防水盒2外表面时,有效的将水流进行格挡,如果防水盒2进水时,将通过内部的通孔5流入每个腔室4内部,使得吸水海绵6进行吸水,在湿度传感器7作为检测作用下,水流接触到检测头8,检测头8将信号传输至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11。
23.实时监测模块9与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11通过wifi模块10为信号连接,实时监测模块9与信号发送模块12通过wifi模块10为信号连接,实时监测模块9与控制器接收模块13通过wifi模块10为信号连接,实时监测模块9与报警提示模块14通过wifi模块10为信号连接,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11、信号发送模块12、控制器接收模块13和报警提示模块14之间均为信号连接,通过实时监测模块9进行信号的传输,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11将信号传输至信号发送模块12,通过信号发送模块12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接收模块13,控制器接收模块13将信号发送至报警提示模块14,通过报警提示模块14将提示用户进行及时预警。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密封垫3、腔室4、通孔5、吸水海绵6、湿度传感器7与检测头8,将防水盒2与桩头1上下两端的连接处安装密封垫3,使得防水盒2与桩头1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水流进入到防水盒2外表面时,有效的将水流进行格挡,如果防水盒2进水时,将通过内部的通孔5流入每个腔室4内部,使得吸水海绵6进行吸水,在湿度传感器7作为检测作用下,水流接触到检测头8,同时检测头8将检测的信息发送至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11内部,在通过实时监测模块9进行信号的传输,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11将信号传输至信号发送模块12,通过信号发送模块12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接收模块13,控制器接收模块13将信号发送至报警提示模块14,通过报警提示模块14将提示用户进行及时预警,使得湿度传感器7实时监测防水盒2内部状况,便于后续的处理,提高桩头1的防水与监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