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及其导流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窗机空调在制冷时,蒸发器的温度较低,蒸发器上会凝结冷凝水,冷凝水会沿着蒸发器的边板滴落到底盘上,水滴滴落在底盘上时会溅出水花,继而溅落在地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的导流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的冷凝水溅落到空调外的技术问题。
4.该空调的导流组件,其包括:
5.换热器,具有能滴水的滴水部;
6.导流件,包括
7.接水盘,包括位于所述换热器下方的底板;
8.导流部,连接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倾斜于所述底板的导流斜面;
9.其中,所述导流斜面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以及设置在所述滴水部靠近所述接水盘一侧的第二端。
10.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斜面为平面,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大于30
°
且小于60
°
。
11.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构造为一端连接于所述接水盘的平板;
12.所述导流斜面为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换热器的板面。
13.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导流板和所述接水盘的支撑板。
14.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垂直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导流斜面;
15.所述导流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面。
16.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上的筋板;
17.所述筋板位于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且平行于所述导流板,所述筋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导流板围合出导流条槽。
18.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还包括第一肋板;
19.所述第一肋板从所述导流板沿所述第一板面延伸到所述接水盘。
20.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接水盘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换热器。
21.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边板;
22.所述滴水部位于所述边板上。
23.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所述边板设置有两块,每块所述边板上均至少具有滴水部;
24.所述导流部设置有多个,至少两个所述导流部分别设置在两块所述边板靠近所述接水盘的一侧。
2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导流组件。
26.换热器的滴水部向下滴水时,水滴滴落到导流斜面的第二端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导流斜面流到第一端,最后流入到接水盘内。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端相较于接水盘更靠近滴水部,水滴滴落到第二端可以缩短水滴的滞空时间,减小水滴撞击时的速度,使得水滴不易飞溅,同时水滴在滴落到倾斜的导流斜面上时可以沿导流斜面缓冲一段距离,水滴更难向空调外飞溅。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空调的部分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30.附图标号说明:
31.1、底盘;2、换热器;21、本体;22、边板;221、滴水部;3、导流件;31、接水盘;311、底板;32、导流部;320、导流条槽;321、导流板;322、导流斜面;3221、第一端;3222、第二端;323、支撑板;3231、第一板面;324、筋板;325、第一肋板;326、第二肋板。
3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
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8.如图1所示,图1显示了一种空调的部分内部结构。该空调可以是整体式空调。该空调包括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括换热器2、导流件3和底盘1。底盘1构造在盘状结构。导流件3设置在底盘1上,导流件3可以是固定在底盘1上。换热器2设置在导流件3上,导流件3支撑起换热器2。
39.换热器2可以是翅片换热器2。该换热器2包括本体21和边板22。本体21包括翅片和换热管。换热管内容纳有冷媒。翅片设置有多块,多块翅片依次并排设置,相邻两块翅片具有间隙。换热器2穿过多块翅片。边板22设置在本体21的一侧。边板22上具有滴水部221,在空调制冷时换热器2的本体21和边板22上凝结的一部分水汇集到滴水部221并从滴水部221滴落到导流件3上。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为v型换热器2,边板22为v形边板22,滴水部221位于边板22的弯折处。
40.导流件3包括接水盘31和导流部32。接水盘31包括位于换热器2的下方的底板311。接水盘31固定在底盘1内。接水盘31与底盘1之间可以为螺钉连接。接水盘31与底盘1相接通,接水盘31中的水可以流入到底盘1内。底板311平铺在底盘1内。底板311通常呈水平布置。导流部32位于底板311靠近换热器2的一侧,导流部32连接于底板311,导流部32位于换热器2与底板311之间。
41.如图2所示,导流部32包括支撑板323和导流板321。支撑板323构造为平板结构。支撑板323的一端与底板311相连接。支撑板323与底板311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支撑板323垂直于底板311。支撑板323背离底板311的一端与换热器2的边板22相连接。支撑板323与换热器2的边板22之间可以是螺钉连接。支撑板323支撑起换热器2。
42.导流板321构造为平板。导流板321可以是直条形的平板。导流板321垂直于支撑板323。导流板321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板323。导流板321倾斜于接水盘31的底板311,并连接于接水盘31的底板311。导流板321包括导流斜面322,导流斜面322为导流板321朝向换热器2的板面。导流斜面322包括第一端3221以及与第一端3221相背的第二端3222。第一端3221连接于底板311。第二端3222设置在滴水部221靠近接水盘31的一侧。第二端3222位于滴水部221的正下方。
43.这样,换热器2的滴水部221向下滴水时,水滴滴落到导流斜面322的第二端3222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导流斜面322流到第一端3221,最后流入到接水盘31内。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端3222相较于接水盘31更靠近滴水部221,水滴滴落到第二端3222可以缩短水滴的滞空时间,减小水滴撞击时的速度,使得水滴不易飞溅,同时水滴在滴落到倾斜的导流斜面322上时可以沿导流斜面322缓冲一段距离,水滴更难向空调外飞溅。
44.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导流斜面322为平面。导流部32的导流斜面322与接水盘31的底板311之间具有一个夹角,该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大于30
°
且小于60
°
。导流部32的导流斜面322与接水盘31的底板311之间具有一个夹角优选为45
°
。
45.导流斜面322与接水盘31的底板311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在该范围内时,水滴几乎不会发生飞溅。
46.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支撑板323包括第一板面3231。第一板面3231可以是竖直的平面。导流板321连接于该第一板面3231,导流斜面322垂直于该第一板面3231,导流斜面322的一边缘沿该第一板面3231延伸。
47.导流部32还包括筋板324,筋板324设置在支撑板323的第一板面3231上。筋板324的板面平行于导流板321的板面,且位于导流板321靠近换热器2的一侧。筋板324和导流板321可以均为直条板,筋板324的延伸方向与导流板32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筋板324与导流板321之间具有间隙,筋板324、支撑板323和导流板321围合出一个导流条槽320。
48.筋板324可以加强导流部32的结构强度。同时,筋板324、支撑板323和导流板321围合出的导流条槽320可以引导水滴流入到接水盘31内。
49.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导流部32还包括第一肋板325。第一肋板325构造为板状结构,优选为直条板。第一肋板325设置在支撑板323的第一板面3231上。第一肋板325的板面垂直于第一板面3231。第一肋板325从导流板321沿支撑板323的第一板面3231延伸到接水盘31。
50.第一肋板325将接水盘31、导流板321和支撑板323相互连接在一起,且第一肋板325垂直于接水盘31、导流板321和支撑板323,第一肋板325可以加强导流件3的结构强度。
51.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第一肋板325设置有多条,多条第一肋板325并排布置。多条第一肋板325相互平行,第一肋板325可以是垂直于接水盘31的底板311。
52.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肋板325可以进一步加强导流件3的结构强度。
53.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导流件3还包括第二肋板326。第一肋板325构造为板状结构,优选为直条板。第二肋板326设置在支撑板323的第一板面3231上。第二肋板326的板面垂直于第一板面3231。第二肋板326还垂直于第一肋板325,且平行于接水盘31的底板311。第二肋条依次连接多条第一肋板325。
54.第一肋板325和第二肋板326连接成网状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导流件3的结构强度。
55.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换热器2的边板22设置两个,两个边板22分别设置在本体21的相对两侧。每个边板22上均具有一个滴水部221。
56.导流部32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导流部32设置有两个。两个导流部32分别设置在两块边板22靠近接水盘31的一侧。两个导流部32分别支撑起两块边板22。两个导流部32的导流斜面322的第二端3222分别位于两个边板22的滴水部221的正下方。两个导流部32的支撑板323相互平行。两个支撑板323的第一板面3231相向设置,导流板321分布位于两个支撑板323相向的一侧。
57.这样,从两个边板22的滴水部221下滴的水能分别被两个导流斜面322引导到接水盘31中。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