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
背景技术:
2.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卧式车床是车床的一种,卧式车床的床身、床脚、油盘等采用整体铸造结构,刚性高,抗震性好,符合高速切削机床的特点,车床润滑系统设计合理可靠,车头箱、进给箱、溜板箱均采用体内飞溅润滑,并增设线泵、柱塞泵对特殊部位进行自动强制润滑。
3.目前,工厂中使用的卧式车床,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在车床的操作侧的对面会有大量的铁屑飞溅到地面上,有时还会伤到经过的工人,造成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4.公告号为cn2081956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车床,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床腿和连接在床腿上的床身,床身包括床鞍,床鞍在操作侧对面的一侧设有阻挡铁屑飞溅的防护罩。该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罩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卧式车床工作时操作侧对面飞出的铁屑伤人造成生产中的安全事故问题。
5.但是,该实用新型中的防护罩一直处于竖直的状态,在车床加工的间隙,工作人员需要用工具对零件进行测量,竖直的防护罩会阻碍工作人员,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
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竖直的防护罩会阻碍工作人员,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通过双轴伸电机驱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带动滑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挡板移动,达到升降挡板的目的。
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包括床体和床鞍,所述床鞍上远离操作侧的一端连接有接料框,所述接料框的另一端连接有挡料结构,所述挡料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接料框的筒体以及用于插入筒体并在筒体内滑动的挡板,所述筒体的两侧筒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板上固定有用于插入滑槽并在滑槽中滑动的滑块,所述滑槽内设置有丝杆,所述滑块套设在丝杆上,所述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筒体的底部开设有可供转动杆穿出筒体的第一通孔,所述转动杆与第一通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框体的上端还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转动杆通过第二通孔穿入空腔内部,所述转动杆与第二通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空腔内安装有双轴伸电机,所述双轴伸电机的两根输出轴上均固定有锥齿轮,所述转动杆上穿入空腔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啮合锥齿轮的冠齿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于操作侧对面床鞍上的接料框和挡料结构可随刀具移动,阻挡刀具切削工件产生的铁屑伤到操作侧对面的人,铁屑经挡料结构反弹后落在接料框内,可防止这部分铁屑直接落在车床上影响车床的工作。当需要升降挡板时,启动双轴伸电机,双轴伸电机的两根输出轴同步旋转,输出轴的旋转带动锥齿轮旋转,锥齿轮的旋转带动与之啮合的冠齿轮旋转,冠齿轮的旋转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旋转,转动杆的旋转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丝杆旋转,丝杆的旋转带动套设在其上的滑块旋转并移动,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与滑槽间隙配合,滑槽对滑块起到周向限位作用,滑块不发生旋转,滑块只沿着丝杆直线运动,滑块的移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挡板移动,从而实现挡板的升降,提高在车床加工的间隙,工作人员对零件进行测量的工作效率。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框上靠近筒体的一端面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用于插入燕尾槽且与燕尾槽间隙配合的连接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块插入燕尾槽的榫接形式达到接料框与筒体可拆卸连接的目的,从而方便对挡料结构进行拆卸清理更换。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框上靠近床鞍的一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床鞍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中穿设有第一螺栓。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上的第一螺纹孔与床鞍上的第二螺纹孔的位置对应,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中穿入第一螺栓,从而通过安装板将接料框可拆卸连接在床鞍上,当接料框内的铁屑堆满时,接料框与床鞍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方便将接料框拆下清理铁屑。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料框的底部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的边沿铰接有用于盖合卸料口的盖体,所述盖体与接料框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闭合盖体并锁紧锁扣结构时,接料框能储存堆积铁屑,当接料框内的铁屑堆满时,在卸料口的下方放置收料桶等收料装置,打开盖体,接料框内的铁屑即可从卸料口排出并收集。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一端延伸至筒体的开口处,并在筒体的开口处形成一个槽口,所述槽口上扣合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均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槽口的两侧槽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卡入卡块的卡台,所述卡台上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第四螺纹孔中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丝杆的长度与限位块的高度之和等于滑槽的长度。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扣合在槽口,限位块上的卡块卡入槽口的两侧槽壁上的卡台,卡块上的第三螺纹孔与卡台上的第四螺纹孔位置对应,第三螺纹孔与第四螺纹孔中穿入第二螺栓,从而将限位块固定在槽口,且丝杆的长度与限位块的高度之和等于滑槽的长度,当滑块沿着丝杆上升时,滑块不会从丝杆的顶端脱落。同时,当需要拆卸挡板时,将限位块拆下,并转动双轴伸电机,使滑块不断向上移动,直至滑块从丝杆上脱落即可。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有轴杆,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插入轴杆的转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杆插入转孔中,并在转孔中转动,使丝杆在转动过程中的更加稳定。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孔的孔壁上黏覆有橡胶耐磨垫。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耐磨垫的设置,更够减少轴杆在转孔中转动时产生的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包括边框和固定在边框内的钢丝网,所述滑块固定在边框的外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铁屑可以粘附在钢丝网上,可防止铁屑回弹伤及操作者。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设于操作侧对面床鞍上的接料框和挡料结构可随刀具移动,阻挡刀具切削工件产生的铁屑伤到操作侧对面的人,铁屑经挡料结构反弹后落在接料框内,可防止这部分铁屑直接落在车床上影响车床的工作。当需要升降挡板时,启动双轴伸电机,双轴伸电机的两根输出轴同步旋转,输出轴的旋转带动锥齿轮旋转,锥齿轮的旋转带动与之啮合的冠齿轮旋转,冠齿轮的旋转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动杆旋转,转动杆的旋转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丝杆旋转,丝杆的旋转带动套设在其上的滑块旋转并移动,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与滑槽间隙配合,滑槽对滑块起到周向限位作用,滑块不发生旋转,滑块只沿着丝杆直线运动,滑块的移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挡板移动,从而实现挡板的升降,提高在车床加工的间隙,工作人员对零件进行测量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的挡料结构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现挡料结构的内部结构;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的接料框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接料框的整体结构;
29.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现限位块与槽口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筒体的整体结构;
31.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主要用于表现槽口和卡台的位置关系;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的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限位块的整体结构。
33.图中:1、床体;2、床鞍;3、接料框;4、筒体;5、挡板;6、滑槽;7、滑块;8、丝杆;9、转动杆;10、框体;11、空腔;12、双轴伸电机;13、锥齿轮;14、冠齿轮;15、燕尾槽;16、连接块;17、安装板;18、盖体;19、限位块;20、卡块;21、轴杆;22、边框;23、钢丝网;24、槽口;25、卡台。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5.一种防护罩可升降的卧式车床,如图1-图7所示,包括床体1和床鞍2,床鞍2上远离操作侧的一端连接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接料框3,接料框3上靠近床鞍2的一端面上焊接有若干安装板17,安装板17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床鞍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
与第一螺纹孔的位置对应,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中穿设有第一螺栓,从而通过安装板17将接料框3可拆卸连接在床鞍2上,当接料框3内的铁屑堆满时,接料框3与床鞍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方便将接料框3拆下清理铁屑。接料框3的另一端连接有挡料结构,挡料结构包括筒体4和挡板5,挡板5包括边框22和焊接固定在边框22内的钢丝网23,筒体4、边框22和钢丝网23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接料框3上靠近筒体4的一端面开设有燕尾槽15,筒体4的外壁上焊接固定有用于插入燕尾槽15且与燕尾槽15间隙配合的连接块16,通过将连接块16插入燕尾槽15的榫接形式达到接料框3与筒体4可拆卸连接的目的,从而方便对挡料结构进行拆卸清理更换。筒体4的两侧筒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6,边框22上焊接固定有用于插入滑槽6并在滑槽6中滑动的滑块7,滑槽6内设置有丝杆8,滑块7套设在丝杆8上,丝杆8的底端焊接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筒体4的底部开设有可供转动杆9穿出筒体4的第一通孔,转动杆9与第一通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筒体4的底部还焊接固定连接有框体10,框体1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框体10的上端还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转动杆9通过第二通孔穿入空腔11内部,转动杆9与第二通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空腔11内安装有双轴伸电机12,双轴伸电机12的两根输出轴上均套设固定有锥齿轮13,转动杆9上穿入空腔11的一端套设固定有用于啮合锥齿轮13的冠齿轮14。
36.如图3所示,接料框3的底部开设有卸料口,卸料口的边沿铰接有用于盖合卸料口的盖体18,盖体18与接料框3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闭合盖体18并锁紧锁扣结构时,接料框3能储存堆积铁屑,当接料框3内的铁屑堆满时,在卸料口的下方放置收料桶等收料装置,松开锁扣结构并打开盖体18,接料框3内的铁屑即可从卸料口排出并收集,锁扣结构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搭扣、插销锁扣等各种市面上常见的锁扣结构。
37.如图2所示,滑槽6的一端延伸至筒体4的开口处,并在筒体4的开口处形成一个槽口24,槽口24上扣合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卡块20,卡块20上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槽口24的两侧槽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卡入卡块20的卡台25,卡台25上开设有第四螺纹孔,第四螺纹孔与第三螺纹孔的位置对应,第三螺纹孔与第四螺纹孔中穿设有第二螺栓,丝杆8的长度与限位块19的高度之和等于滑槽6的长度,丝杆8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轴杆21,限位块19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插入轴杆21的转孔,转孔的孔壁上黏覆有橡胶耐磨垫。轴杆21插入转孔中,并在转孔中转动,使丝杆8在转动过程中的更加稳定,且橡胶耐磨垫减少了轴杆21在转孔中转动时产生的磨损,限位块19固定在槽口24,当滑块7沿着丝杆8上升时,滑块7不会从丝杆8的顶端脱落。同时,当需要拆卸挡板5时,将限位块19拆下,并转动双轴伸电机12,使滑块7不断向上移动,直至滑块7从丝杆8上脱落即可。
38.工作原理:当该车床工作时,床鞍2上的刀具移动切割工件,此时连接在操作者对面床鞍2上的接料框3带动挡料结构随床鞍2一起运动,保证接接料框3及挡板5始终处于刀具与工件的连线上,刀具切割工件时产生向铁屑,其中一部分铁屑飞向操作者的对面,此时挡板5阻止这部分铁屑飞出车床,挡板5上的钢丝网23吸附飞到钢丝网23上较小的铁屑,较大的铁屑经钢丝网23反弹后落在接料框3中。
39.当需要升降挡板5时,启动双轴伸电机12,双轴伸电机12的两根输出轴同步旋转,输出轴的旋转带动锥齿轮13旋转,锥齿轮13的旋转带动与之啮合的冠齿轮14旋转,冠齿轮14的旋转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动杆9旋转,转动杆9的旋转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丝杆8旋
转,丝杆8的旋转带动套设在其上的滑块7旋转并移动,滑块7位于滑槽6内,滑块7与滑槽6间隙配合,滑槽6对滑块7起到周向限位作用,滑块7不发生旋转,滑块7只沿着丝杆8直线运动,滑块7的移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挡板5移动,从而实现挡板5的升降,提高在车床加工的间隙,工作人员对零件进行测量的工作效率。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