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氧枪喷头,涉及二次燃烧氧枪喷头。
背景技术:
2.对于转炉炼钢用氧枪,采用二次燃烧副孔,以提高转炉内co气体的二次燃烧率。目前的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副孔开孔部位与喷头上部和上部的连接固定倾向于一体的,带来加工繁琐的问题,影响加工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分体式组合结构,含有氧管、中管一、外管、二次燃烧段、密封圈、喷头上部、分水盘、支撑块、喷头底部、中管二,氧管、中管一、外管由里到外且呈梯级样态,氧管、中管一、外管焊接到二次燃烧段上,喷头上部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装密封圈,二次燃烧段延伸出三个环套,最里面环套与密封圈所在区域套接,中间的环套连接中管二,中管二与分水盘螺纹配套连接,外部环套与喷头底部焊接,分水盘通过支撑块固定在喷头底部内侧,喷头上部、喷头底部设有多个呈放射状的贯通的喷孔,二次燃烧段设有斜向副孔,喷头底部侧斜面、二次燃烧段副孔出口所在面、二者焊接体构成的面为锥面。
5.所述喷头底部为高温挤压成型无氧铜材料。
6.所述密封圈是o形,数量3-6件。
7.所述支撑块沿圆周等分设置4-8个。
8.所述喷孔与氧管轴向夹角α为10
°
~18
°
。
9.所述副孔与氧管轴向夹角β为20
°
~40
°
。
10.所述喷孔数量有3~6个,副孔数量有4~8个。
11.所述喷头外锥面与氧管轴向夹角γ为5
°
~15
°
。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组成部件安排合理,单个部件易于加工,安装组合较快速。多副孔二次燃烧,缩短了吹炼时间,获得了更大的冲击面积和穿透深度,使得在冶炼过程中可以高效脱碳、脱磷,快速达到冶炼各种钢种成分要求,有效地缩短了冶炼周期,节约了冶炼成本;同时有效的提高了转炉内co气体的二次燃烧率,使熔池钢水温度提高,使废钢入炉比例提高,达到多吃废钢、降低铁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4.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15.1.氧管、2.中管一、3.外管、4.二次燃烧段、5.密封圈、6.喷头上部、7.分水盘、8.支撑块、9.喷头底部、10.中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分体式组合结构,含有氧管1、中管一2、外管3、二次燃烧段4、密封圈5、喷头上部6、分水盘7、支撑块8、喷头底部9,氧管1、中管一2、外管3由里到外且呈梯级样态,氧管1、中管一2、外管3焊接到二次燃烧段4上,喷头上部6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装密封圈5,二次燃烧段4延伸出三个环套,最里面环套与密封圈5所在区域套接,中间的环套套接中管二10,中管二10与分水盘7螺纹配套连接,外部环套与喷头底部9焊接,分水盘7通过支撑块8固定在喷头底部9内侧,喷头上部6、喷头底部9设有多个呈放射状的贯通的喷孔,二次燃烧段4设有斜向副孔,喷头底部9侧斜面、二次燃烧段4副孔出口所在面、喷头底部9与二次燃烧段4之间焊接体构成的面为锥面。
17.其中,喷头底部9为高温挤压成型无氧铜材料。密封圈5是o形,数量3-6件。支撑块8沿圆周等分设置4-8个。喷孔与氧管1轴向夹角为α为10
°
~18
°
。副孔与氧管1轴向夹角为β为20
°
~40
°
。喷孔数量有3~6个,副孔数量有4~8个。
18.产品外形采用大锥度形式,其喷头外锥面与氧管1轴向夹角γ为5
°
~15
°
,产品在转炉炼钢时减少了粘结和烧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19.具体加工制造过程如下:
20.1)首先将经过下料被车工加工好的氧管1、中管一2、外管3和通过车、线切割、镗、钻绞等机械加工工序合格后的二次燃烧段4分别装配组合焊接成上部组合件;
21.2)把无氧铜毛坯经过车、镗、钻绞、数控精铣等一系列的机械加工方法制作成喷头底部9,通过支撑块8将分水盘7固定好位置,分水盘7与二次燃烧段4中间环套用螺纹连接在一起,喷头上部6装好密封圈5,内环套与喷头上部6通过密封圈5密封,外层环套与喷头底部9焊接;
22.3)最后经过一系列的修整、打压、喷砂等工序处理,制造成合格的成品件,装箱打包送往钢厂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其特征是:分体式组合结构,含有氧管(1)、中管一(2)、外管(3)、二次燃烧段(4)、密封圈(5)、喷头上部(6)、分水盘(7)、支撑块(8)、喷头底部(9)、中管二(10),氧管(1)、中管一(2)、外管(3)由里到外且呈梯级样态,氧管(1)、中管一(2)、外管(3)焊接到二次燃烧段(4)上,喷头上部(6)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装密封圈(5),二次燃烧段(4)延伸出三个环套,最里面环套与密封圈(5)所在区域套接,中间的环套连接中管二(10),中管二(10)与分水盘(7)螺纹配套连接,外部环套与喷头底部(9)焊接,分水盘(7)通过支撑块(8)固定在喷头底部(9)内侧,喷头上部(6)、喷头底部(9)设有多个呈放射状的贯通的喷孔,二次燃烧段(4)设有斜向副孔,喷头底部(9)侧斜面、二次燃烧段(4)副孔出口所在面、二者焊接体构成的面为锥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其特征是:喷头底部(9)为高温挤压成型无氧铜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其特征是:密封圈(5)是o形,数量3-6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其特征是:支撑块(8)沿圆周等分设置4-8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其特征是:喷孔与氧管(1)轴向夹角α为10
°
~18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其特征是:副孔与氧管(1)轴向夹角β为20
°
~40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其特征是:喷孔数量有3~6个,副孔数量有4~8个。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其特征是:喷头外锥面与氧管(1)轴向夹角γ为5
°
~15
°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锥度多副孔二次燃烧氧枪喷头,分体式组合结构,氧管、中管一、外管由里到外且呈梯级样态,氧管、中管一、外管焊接到二次燃烧段上,喷头上部有密封槽,密封槽中装密封圈,二次燃烧段延伸出三个环套,最里面环套与密封圈所在区域套接,中间的环套连接中管二,中管二与分水盘螺纹配套连接,外部环套与喷头底部焊接,分水盘通过支撑块固定在喷头底部内侧,喷头上部、喷头底部设有多个呈放射状的贯通的喷孔,二次燃烧段设有斜向副孔。有益效果:采用分体式组合结构,单个部件易于加工,安装组合较快速。多副孔二次燃烧,缩短了吹炼时间;使废钢入炉比例提高。使废钢入炉比例提高。使废钢入炉比例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雷红华 童永安 李志强 叶飞 方昌萍 闫伟 李玉霞 刘志涛 徐君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水岷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