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低位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6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两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布置结构,尤其是采用轴向排汽汽轮发电机组的两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布置结构,属于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动力岛布置基本采用多轴配置,燃气轮机、燃机发电机与余热锅炉为一组,组与组之间平行或顺列布置,主厂房布置在两台余热锅炉的左侧或右侧,下排汽式汽轮机高位布置在主厂房内。对于两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动力岛布置,大多采用相同的单套“二拖一”动力岛布置进行平行布置,其动力岛包括2个相同尺寸独立的主厂房,各厂房设置一台检修行车和一跨检修跨。每台汽轮发电机组设置单独的发电机升压变压器。上述的布置结构不利于降低主厂房容积和减少主厂房内辅助设备投资。同时,机组之间的空地没有达到有效利用,降低了土地使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运转层标高,减少主厂房容积,缩小动力岛占地,节约主厂房内辅助设备投资的两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布置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低位布置结构,包括至少四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四台余热锅炉及两台汽轮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室外露天布置,余热锅炉分别平行布置于燃气轮机排气烟道后;汽轮机组低位顺列布置在一个主厂房内,且汽轮机中心线与余热锅炉中心线平行;主厂房位于四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中间位置;汽轮机组为轴向排汽,采用低位岛式布置。
5.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采用轴向上部进气,侧向排气,低位布置。
6.主厂房内设置一台检修行车,供汽轮机组共用。
7.所述主厂房采用单跨结构,跨度方向依次设置a、b两列柱,发电机出线从a跨引出,凝汽器循环水管道从b跨引出。
8.所述汽轮机组低位布置于大块式汽轮机组基座上,基座周围设置钢平台。
9.循环水管道从凝汽器侧面采用上下两层的布置方式引出,上下两层均设有一进一出两路管道。
10.发电机升压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双分裂形式,每两台汽轮发电机的封闭母线接入一台发电机升压变压器。
11.主厂房内第一档布置1号机凝结水泵和1号机闭式水集装装置,第二档布置1号机凝汽器,第三档布置1号汽轮机组、1号真空泵、1号油箱模块、1号低压加热器,第四档布置1号汽轮发电机、1号机轴封加热器模块,第五档为1号发电机抽转子空间及检修档;第六档布置2号机凝结水泵,2号机闭式水集装装置,第七档布置2号机凝汽器,第八档布置2号汽轮机
组、2号真空泵、2号油箱模块、2号低压加热器,第九档布置2号汽轮发电机、2号机轴封加热器模块,第十档为2号发电机抽转子空间及检修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述布置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运转层标高,减少主厂房容积,缩小动力岛占地,节约主厂房内辅助设备及电气设备投资,机组之间的空地得以有效利用,而且汽轮机组低位布置还有利于降低蒸汽阻力,提高热经济性。
附图说明
14.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厂房布置图;
15.图2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房平面布置图;
16.图3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房剖面布置图;
17.附图中:1-1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2-2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3-3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4-4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5-1号余热锅炉;6-2号余热锅炉;7-3号余热锅炉;8-4号余热锅炉;9-1号汽轮机组;10-2号汽轮机组;11-1号汽轮发电机;12-2号汽轮发电机;13-1号机凝汽器;14-2号机凝汽器;15-1号厂用变压器;16-2号厂用变压器;17-发电机升压变压器;18-1号机凝结水泵;19-2号机凝结水泵;20-1号闭式水集装装置;21-2号闭式水集装装置;22-1号真空泵;23-2号真空泵;24-1号低压加热器;25-2号低压加热器;26-1号油箱模块;27-2号油箱模块;28-1号轴封加热器模块;29-2号轴封加热器模块;30-汽轮机房行车。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一种两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低位布置结构,至少包括四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四台余热锅炉及两台汽轮机;四台燃气轮机在室外露天布置,四台余热锅炉分别平行布置于燃气轮机排气烟道后;两台汽轮机组低位顺列布置在同一个主厂房内且汽轮机中心线与余热锅炉中心线保持平行;主厂房位于四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中间;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采用轴向上部进气、侧向排气,低位布置;汽轮机发电机组为轴向排汽,采用低位岛式布置。
20.参考图1,具体的,1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1、2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2、3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2以及4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4依次并排布置,1号余热锅炉5、2号余热锅炉6、3号余热锅炉7以及4号余热锅炉8分别对应平行布置于燃气轮机排气烟道后,1号汽轮机组9和2号汽轮机组10低位顺列布置在同一个主厂房内且汽轮机中心线与余热锅炉中心线保持平行,主厂房位于2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2和3号燃气轮机发电机组2的中间。
21.参考图1和图3,主厂房内设置一台检修行车,供两台机公用;用以检修起吊每套机组的所有主、辅设备。
22.参考图1,主厂房采用单跨结构,总跨度24m。跨度方向依次设置a、b两列柱。发电机出线从a跨引出,凝汽器循环水管道从b跨引出。
23.参考图2和图3,主厂房内共有十档,第一档布置1号机凝结水泵18和1号机闭式水集装装置20,第二档布置1号机凝汽器13,第三档布置1号汽轮机组9、1号真空泵22、1号油箱模块26、1号低压加热器24,第四档布置1号汽轮发电机11、1号机轴封加热器模块28,第五档
为1号发电机抽转子空间及检修档。第六档布置2号机凝结水泵19,2号机闭式水集装装置21,第七档布置2号机凝汽器14,第八档布置2号汽轮机组10、2号真空泵23、2号油箱模块27、2号低压加热器25,第九档布置2号汽轮发电机12、2号机轴封加热器模块29,第十档为2号发电机抽转子空间及检修档。
24.每台汽轮发电机组低位布置于大块式汽轮机组基座上,汽轮机中心线标高为5.5米。机岛周围设置3.93米标高钢平台,用于机岛日常运行维护。
25.闭式水换热器、真空泵、油净化装置、轴封加热器布置于主厂房零米;凝结水泵布置于凝泵坑中。
26.循环水管道从凝汽器侧面采用上下两层的布置方式引出,上下两层均有一进一出两路管道,循环水管道直径为1400mm。
27.每台汽轮发电机引出线采用封闭母线,从每台汽轮发电机a跨引出,再布置于主厂房a跨外,最后接入发电机升压变压器17的低压侧。
28.发电机升压变压器17的低压侧采用双分裂形式,每两台汽轮发电机的封闭母线接入一台发电机升压主变压器17。
29.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两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低位布置结构包括四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四台余热锅炉、两台汽轮机、两台汽轮机发电机、两台凝汽器、两台厂用变压器、一台发电机升压变压器17。
3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两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低位布置结构方案,两台汽轮机低位顺列布置在同一个主厂房内且汽轮机中心线与余热锅炉中心线保持平行。汽轮机发电机组为轴向排汽,采用低位岛式布置。主厂房内设置一台检修行车,供两台机公用;用以检修起吊每套机组的所有主、辅设备。主厂房采用单跨结构,总跨度24m。跨度方向依次设置a、b两列柱。发电机出线从a跨引出,凝汽器循环水管道从b跨引出。封闭母线自发电机从先a跨引出,再布置于主厂房a跨外,最后接入发电机升压变压器低压侧。发电机升压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双分裂形式,每2台汽轮发电机的封闭母线接入1台发电机升压变压器。
31.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单套“二拖一”动力岛布置进行平行布置,其动力岛包括2个相同尺寸独立的主厂房,各厂房设置一台检修行车和一跨检修跨。汽轮发电机组高位布置在10米运转层。每台汽轮发电机组设置单独的发电机升压变压器。经过测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低位布置结构的设备、安装及土建费用将减少20%。
32.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运转层标高,减少主厂房容积,缩小动力岛占地,节约主厂房内辅助设备及电气设备投资的两套“二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主厂房布置结构。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