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
背景技术:
2.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
3.电缆在管道内部安装时不进行划分影响电缆的规律排布,容易造成电缆之间的缠绕,管道内部保护效果不理想,容易对电缆造成损伤,影响施工安全,且管道不易安装固定,管道两端缺乏可拆卸的遮挡结构,防护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在管道内部安装时不进行划分影响电缆的规律排布,容易造成电缆之间的缠绕,管道内部保护效果不理想,容易对电缆造成损伤,影响施工安全,且管道不易安装固定,管道两端缺乏可拆卸的遮挡结构,防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包括管道外壁、电缆分布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管道外壁底部套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接在固定块上;所述电缆分布机构包括夹板、导向管和固定环,所述夹板安装在管道外壁内部,所述管道外壁内壁上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所述导向管套接在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支撑杆;所述安装机构安装在管道外壁底部和两侧,所述管道外壁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管道外壁两侧。
6.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外壁内部固接有防护内层,所述防护内层的厚度小于管道外壁,所述防护内层内侧固接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内卡合有支撑杆一端,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固接在固定环上,且所述支撑杆之间呈90
°
间隔分布。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两端均套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与固定环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管两侧均固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末端贯穿导向槽,所述调节杆与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内壁上固接有弹簧一端,所述弹簧另一端固接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为弧形,且所述限位板的厚度小于导向管,所述限位板两端均固接有卡合块。
9.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块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卡合在导向管内壁上,所述卡合块与导向管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共四个。
10.进一步地,所述夹板固接在连接块一侧,所述夹板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套接有螺杆,所述夹板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直径小于导向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共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环与夹板之间间隔分布,所述夹板之间呈十字型分布,所述夹板的宽度与固定环相同。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侧板、限位块和连接板,所述侧板一侧固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与管道外壁内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管和侧板上均开设有通孔。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与底板之间通过定位栓连接,所述底板的尺寸大于固定块,所述底板共两个,两个所述底板之间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部固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搭接在侧板一侧,且所述限位块位于侧板和固定块之间,所述侧板上开设有螺纹孔。
15.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电缆分布机构和安装机构,解决了电缆在管道内部安装时不进行划分影响电缆的规律排布,容易造成电缆之间的缠绕,且管道不易安装固定,管道两端缺乏可拆卸的遮挡结构,防护效果不理想的的问题,取得了电缆在管道内部可进行规律排布,不易缠绕,且管道便于安装固定,两端带哟防护结构,利于电力施工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弹簧结构安装示意图。
21.图中:1、管道外壁,2、侧板,3、夹板,4、导向管,5、限位块,6、底板,7、连接板,8、固定块,9、套管,10、调节杆,11、通孔,12、固定环,13、防护内层,14、连接块,15、横杆,16、支撑杆,17、支撑块,18、定位栓,19、加固块,20、导向槽,21、限位板,2101、卡合块,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4.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
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8.本实施例中的管道可以适用于安装各种电缆,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电缆,本实施例中的管道可以用来进行安装如下电缆。
29.该电缆,包括:中心缆线,所述中心缆线还包括有多条内电缆,所述每条内电缆包括有导体,所述导体包括有复数个绞在一起的直径在0.4mm-0.6mm的金属丝a;所述导体外围覆盖有第一半导体屏蔽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屏蔽层外围覆盖有第一绝缘体层;所述第一绝缘体层外围覆盖有第二半导体屏蔽层;所述第二半导体屏蔽层外围覆盖有第一铜带层;所述第一铜带层外围覆盖有第一护套层;所述中心缆线还包括有一软性套,所述软性套将所有内电缆包裹在一起;所述中心缆线外围覆盖有第三半导体屏蔽层,所述第三半导体屏蔽层覆盖有第二绝缘体层;还包括有无卤低烟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层以及设于无卤低烟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层上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树脂层。通过实际测试,设置的0.4mm-0.6mm的金属丝a,导体在柔软度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而且符合变频的要求;而且通过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屏蔽层等实现了较好的屏蔽效果,而且结构稳定坚固,耐用性好,设有的无卤低烟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层以及设于无卤低烟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层上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树脂层,使得本实用新型有了较好的无烟、阻燃且抗磨的特性。
30.所述金属丝a为铜丝;所述铜丝直径为0.5mm。过实际测试,设置的0.5mm的金属丝a,导体在柔软度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而且符合变频的要求且其压紧效果最好而且内芯线的弯折角度最大
31.所述第一半导体屏蔽层与第二半导体屏蔽层为eva半导体制造的第一半导体屏蔽层与第二半导体屏蔽层。此类材料为目前市场常用材料。eva半导体材料为eva中添加碳粉,其具有较好的半导体特性,适合用于电缆制造。
32.所述第一绝缘体层为xlpe绝缘体制造的第一绝缘体层;此类材料为目前市场常用材料,绝缘效果好,成本低。
33.所述第一铜带层与第二半导体屏蔽层之间还设有第三屏蔽层;所述第三屏蔽层包括铜丝。
34.所述无卤低烟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层与第二绝缘体层之间设有多个截面呈圆形的钢管丝,所述每个钢管丝内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填充物;所述钢管丝外覆盖有第四屏蔽层;所述第四屏蔽层外覆盖有第二铜带层;所述每个钢管丝与无卤低烟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层及第二绝缘体层之间填充有填充物。
35.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安装其他结构的电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申
请实施例的管道进行介绍。
36.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电力工程用管道,包括管道外壁1、电缆分布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管道外壁1底部套接有支撑块17,所述支撑块17固接在固定块8上,便于支撑块17对管道外壁1底部支撑;所述电缆分布机构包括夹板3、导向管4和固定环12,所述夹板3安装在管道外壁1内部,所述管道外壁1内壁上固接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之间通过横杆15连接,所述导向管4套接在固定环12内,所述固定环12上安装有支撑杆16,便于电缆在管道外壁1内部的安装;所述安装机构安装在管道外壁1底部和两侧,所述管道外壁1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0,所述导向槽20位于管道外壁1两侧,便于调节杆10在导向槽20内的移动调节。
37.所述管道外壁1内部固接有防护内层13,所述防护内层13的厚度小于管道外壁1,所述防护内层13内侧固接有加固块19,所述加固块19内卡合有支撑杆16一端,所述支撑杆16另一端固接在固定环12上,且所述支撑杆16之间呈90
°
间隔分布,便于固定环12与管道外壁1的连接;所述固定环12两端均套接有导向管4,所述导向管4与固定环1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管4两侧均固接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末端贯穿导向槽20,所述调节杆10与导向槽20之间滑动连接,便于导向管4的位置调节;所述导向管4内壁上固接有弹簧22一端,所述弹簧22另一端固接在限位板21上,所述限位板21为弧形,且所述限位板21的厚度小于导向管4,所述限位板21两端均固接有卡合块2101,便于限位板21的安装和使用;所述卡合块2101远离限位板21的一端卡合在导向管4内壁上,所述卡合块2101与导向管4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21共四个,便于限位板21对电缆包裹保护;所述夹板3固接在连接块14一侧,所述夹板3远离连接块14的一端套接有螺杆,所述夹板3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直径小于导向管4,便于夹板3对电缆限位;所述固定环12共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环12与夹板3之间间隔分布,所述夹板3之间呈十字型分布,所述夹板3的宽度与固定环12相同,便于夹板3和固定环12的安装和使用;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侧板2、限位块5和连接板7,所述侧板2一侧固接有套管9,所述套管9与管道外壁1内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管9和侧板2上均开设有通孔11,便于侧板2在管道外壁1两侧的安装;所述固定块8与底板6之间通过定位栓18连接,所述底板6的尺寸大于固定块8,所述底板6共两个,两个所述底板6之间固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开设有安装孔,便于管道外壁1底部的安装固定;所述底板6顶部固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搭接在侧板2一侧,且所述限位块5位于侧板2和固定块8之间,所述侧板2上开设有螺纹孔,便于侧板2的安装和使用。
3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首先电缆分股依次穿过夹板3和通孔11,实现电缆在管道内部的安装,夹板3与电缆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硅胶绝缘层,放置在导向管4内部的电缆外部包裹有绝缘的塑料限位板21,增强对导向管4对电缆外部的限位效果,在导向槽20内移动调节杆10可将导向管4从固定环12两侧伸出,增加导向管4和固定环12对电缆的包裹面积,提高对电缆的保护以及导向效果,防护内层13为绝缘的橡胶层可对管道外壁1内部绝缘保护,利用连接板7上的安装孔可将管道底部安装固定,通孔11可对管道外壁1两侧遮挡,减少水分和灰尘进入管道内部。
3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40.1.本技术操作简单,电缆在管道内部进行划分,便于规律排布,导向管4和固定环12可对电缆的安装进行导向,夹板3利于电缆的支撑加固,减少电缆之间的缠扰;
41.2.本技术结构合理,管道外壁1内部绝缘效果好,可减少漏电风险,支撑杆16可对
固定环12和管道外壁1内壁支撑加固,减少电缆在管道内部的损伤,利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
42.3.支撑块17可连接管道外壁1和固定块8,底板6可对固定块8底部支撑加固,便于管道的安装固定,限位块5可限定侧板2的安装位置,便于对管道两端进行防护。
43.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