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点仪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外部变形监测如土石坝、拱坝、高危边坡和公路大桥等建筑物的表面变形测点,一般布设较多、较广,且高差较大和位于野外,每次人工观测人员多,耗时长,劳动强度大,监测信息反馈较为迟缓,现正朝着自动化监测发展。
3.外部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常使用测量机器人即全站仪按前方交会或多重极坐标差分法进行观测,随着全站仪测角、测距精度的不断提高,具有建设投资低和观测精度高等优点的多重极坐标差分法,已逐渐成为外部变形自动化监测的首选方法。
4.由于全站仪在雨、雪、雾和日光强烈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实时监测,并且野外测点时有人为损坏现象,但是现有技术尚且没有较好的防护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圆筒状且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防护罩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的边缘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a与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安装板的中部和防护罩的内壁均开设有与螺栓a相适配的螺孔,所述安装座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有全站仪,所述防护罩内壁的顶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有海绵垫,并且海绵垫的形状与全站仪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侧面开设有监测孔,所述监测孔与全站仪的监测探头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侧面且位于检测孔的上方固定有挡片,所述挡片呈弧形状且倾斜设置。
10.优选的:防护罩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呈l型,并且支撑座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呈尖刺状。
11.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b固定于防护罩内侧壁的底部。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中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穿线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该设备的防护罩1可以对测点仪器进行全方位的防护,同时固定于测点仪器的螺栓均位于防护罩1的内部,能够有效防止人为破坏,而通过挡片的设置可以光线直接照射在测点仪器的探头上,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风扇的设置可以加速防护罩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避免设备长期在狭小空间内运行产生的热量不能排出,使仪器过热发生故障,而通过光伏板的设置为散热风扇供能,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19.附图标记:1、防护罩;2、安装座;3、安装板;4、螺栓a;5、连接件;6、全站仪;7、弹簧;8、海绵垫;9、监测孔;10、挡片;11、支撑座;12、螺杆;13、螺孔;14、螺栓b;15、安装架;16、散热风扇;17、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2.实施例1
23.如图1-3所示,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1,防护罩1呈圆筒状且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防护罩1内部设置有安装座2,安装座2底部的边缘固定有安装板3,安装板3通过螺栓a4与防护罩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安装板3的中部和防护罩1的内壁均开设有与螺栓a4相适配的螺孔13,安装座1的顶部通过连接件5固定有全站仪6,防护罩1内壁的顶部固定有弹簧7,弹簧7的底端固定有海绵垫8,并且海绵垫8的形状与全站仪6相适配,防护罩1的侧面开设有监测孔9,监测孔9与全站仪6的监测探头相适配,防护罩1的侧面且位于检测孔9的上方固定有挡片10,挡片10呈弧形状且倾斜设置,防护罩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座11,支撑座11呈l型,并且支撑座11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的底端呈尖刺状。
24.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测点仪器全站仪6固定于安装座2的顶部,然后将防护罩1套设在全站仪6的外部,再通过螺栓a将安装座2底部的安装板3固定于防护罩1的内壁,同时确保全站仪6位于监测孔9的位置,最后通过支撑座11和螺杆12将该设备固定于地面即可,该设备的防护罩1可以对测点仪器进行全方位的防护,同时固定于测点仪器的螺栓均位于防护罩1的内部,能够有效防止人为破坏,而通过挡片10的设置可以光线直接照射在测点仪器的探头上,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5.实施列2
26.如图1-3所示:在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防护罩1顶部的表面设置有光伏板,防护罩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安装架15,安装架15通过螺栓b14固定于防护罩1内侧壁的底部,安装架15的中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6,安装架15的两侧均设置有穿线孔17,通过散热风扇16的设置可以加速防
护罩1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避免设备长期在狭小空间内运行产生的热量不能排出,使仪器过热发生故障,而通过光伏板的设置为散热风扇供能,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较为环保。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呈圆筒状且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防护罩(1)内部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底部的边缘固定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通过螺栓a(4)与防护罩(1)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安装板(3)的中部和防护罩(1)的内壁均开设有与螺栓a(4)相适配的螺孔(13),所述安装座(2)的顶部通过连接件(5)固定有全站仪(6),所述防护罩(1)内壁的顶部固定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底端固定有海绵垫(8),并且海绵垫(8)的形状与全站仪(6)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的侧面开设有监测孔(9),所述监测孔(9)与全站仪(6)的监测探头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的侧面且位于监测孔(9)的上方固定有挡片(10),所述挡片(10)呈弧形状且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罩(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呈l型,并且支撑座(11)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底端呈尖刺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内壁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通过螺栓b(14)固定于防护罩(1)内侧壁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5)的中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6),所述安装架(15)的两侧均设置有穿线孔(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大地测量的测点仪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呈圆筒状且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防护罩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的边缘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A与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安装板的中部和防护罩的内壁均开设有与螺栓A相适配的螺孔,安装座的顶部通过连接件固定有全站仪,防护罩内壁的顶部固定有弹簧,弹簧的底端固定有海绵垫,并且海绵垫的形状与全站仪相适配,防护罩的侧面开设有监测孔,防护罩的侧面且位于检测孔的上方固定有挡片,挡片呈弧形状且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无法保证全站仪在雨、雪、雾和日光强烈的情况下正常进行实时监测,且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且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且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白玲玲 张振勇 崔雁 于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白玲玲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