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81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2.通风管主要应用在工业及建筑工程中,应用领域主要涉及:电子工业无尘厂房净化系统,医药食品无菌车间净化系统,酒店宾馆、商场医院、工厂及写字楼的中央空调系统,工业污染控制用除尘、排烟、吸油等排风管、工业环境或岗位舒适用送风管、煤矿抽放瓦斯用抽放瓦斯系统、煤矿矿井环境控制用送回风系统...等等。
3.当通风管道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其内部会残留大量的粉尘、灰尘等,并且部分的粉尘从通风管道内部飞出,对于人体呼吸道造成伤害,影响人体健康,并且大量的粉尘吹到空气中,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因而多会在管道内加设隔尘网;
4.现有的隔尘网多为单层式,在进行安装时,为了便于人员拆卸清洗,多是安装于管道口位置,当粉尘、灰尘等异物在隔尘网表面堆积过多时,会导致风量降低,且堆积过多的异物会被风力或后续异物推动,从而导致异物穿过隔尘网。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解决了现有多数通风管的单层隔尘网隔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包括:外框、两个侧管体;
8.滑动框架,所述滑动框架固定连接于两个侧管体相对的两侧之间,所述滑动框架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通过滑条滑动连接有滤网框体;
9.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侧管体的相对一侧,两个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10.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滤网框体内壁的两侧,所述滤网框体的内部安装有滤网,所述连接板的位置与固定板的水平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的内部与螺纹杆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11.优选的,两个所述侧管体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外部管体,两个所述外部管体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外部管体的安装方式为,通过内部的卡槽与侧管体的延伸块卡接后,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12.优选的,两个所述侧管体的正面均开设有侧卡槽,两个所述外部管体的正面均开设有底卡槽。
13.优选的,外框背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顶部卡板,所述外框背面的两侧均
固定连接有侧面卡板,所述侧面卡板与顶部卡板用于,将外框带动卡接进入侧卡槽与底卡槽的内部。
14.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层滤网,所述外层滤网的网眼小于内滤网的网眼直径。
15.优选的,两个所述外部管体与两个侧管体的背面均开设有加设槽。
16.优选的,加设槽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体,所述加设槽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活性炭体为现有装置中的活性炭材料。
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通过拆卸螺纹杆上的螺帽后,推动滤网框体滑动,从滑动框架的内部滑出,便于人员进行杂物的清理,同时安装时,可通过将滤网框体推动至滑动框架内部,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滤网安装进入通风管道的内部,当滤网积攒杂质过多穿过网眼时,落入通风管道内部,并被外层隔网阻拦从而避免落入工厂内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滤网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所示的滤网拆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顶部卡板,2、外框,3、侧面卡板,4、外层滤网,5、外部管体,6、滑条,7、侧卡槽,8、连接板,9、螺纹杆,10、固定板,11、滤网框体,12、底卡槽,13、侧管体,14、滑动框架,15、滑槽,16、活性炭体,17、连通孔,18、加设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第一实施例
2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滤网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滤网拆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包括:外框2、两个侧管体13;
27.滑动框架14,所述滑动框架14固定连接于两个侧管体13相对的两侧之间,所述滑动框架14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两个滑槽15,两个所述滑槽15的内部通过滑条6滑动连接有滤网框体11;
28.两个固定板10,两个所述固定板10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侧管体13的相对一侧,两个所述固定板10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9;
29.两个连接板8,两个所述连接板8分别固定连接于滤网框体11内壁的两侧,所述滤
网框体11的内部安装有滤网,所述连接板8的位置与固定板10的水平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8的内部与螺纹杆9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用于人员通过螺帽进行滤网框体11的位置固定,两个所述侧管体13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延伸块,所述侧管体13与外部管体5均为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
30.两个所述侧管体13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螺钉安装有外部管体5,两个所述外部管体5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外部管体5的安装方式为,通过内部的卡槽与侧管体13的延伸块卡接后,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31.两个所述侧管体13的正面均开设有侧卡槽7,两个所述外部管体5的正面均开设有底卡槽12;
32.所述外框2背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顶部卡板1,所述外框2背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面卡板3,所述侧面卡板3与顶部卡板1用于,将外框2带动卡接进入侧卡槽7与底卡槽12的内部;
33.所述外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层滤网4,所述外层滤网4的网眼小于内滤网的网眼直径。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的工作原理如下:
35.安装时,将外部管体5与侧管体13卡接之后通过螺钉固定;
36.之后滤网框体11推动至滑动框架14内部,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之后将将顶部卡板1对准底卡槽12,侧面卡板3对准侧卡槽7插入,并通过螺钉将侧管体13与侧面卡板3固定连接;
37.当需要进行清理时,通过拆卸螺纹杆9上的螺帽后,推动滤网框体11滑动,从滑动框架14的内部滑出进行清理。
3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9.通过拆卸螺纹杆9上的螺帽后,推动滤网框体11滑动,从滑动框架14的内部滑出,便于人员进行杂物的清理,同时安装时,可通过将滤网框体11推动至滑动框架14内部,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滤网安装进入通风管道的内部,当滤网积攒杂质过多穿过网眼时,落入通风管道内部,并被外层隔网阻拦从而避免落入工厂内部。
40.第二实施例
41.请结合参阅图4,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42.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两个所述外部管体5与两个侧管体13的背面均开设有加设槽18。
43.所述加设槽18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体16,所述加设槽18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17,所述活性炭体16为现有装置中的活性炭材料,用于通过连通孔17对通风管道中的气体进行过滤。
4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面岩棉夹芯板制成的通风管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5.通过在通风管道内壁开设加设槽18,并在加设槽18的内部添加活性炭体16,对注
入的风源进行吸附过滤,从而提高空气整体的质量。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