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游用可折叠的物品收纳袋

专利查询2022-5-22  18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旅游用可折叠的物品收纳袋。


背景技术:

2.随着对生活品质的更加注重,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将旅游当作了一种不可缺少的生活体验,在回归大自然或感受人文气息的同时,释放工作压力,体验愉悦心情,而一定的旅游装备也是保证这一舒适体验必不可缺的物品,如收纳袋,收纳袋的设计和选用时,不仅要要考虑容积和款式,此外还应考虑使用者的身材和体形以及负重能力等因素,理想的收纳袋应该满足包体自重轻,有较佳的储物空间和较方便的贮物位置,收纳袋主要用途是装衣服棉被等日常物品及个人物品,旅游用收纳袋主要用于旅行途中携带衣物、日常物品及个人物品,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旅游用收纳袋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一般的旅游用收纳袋只是单独的装物品,并不能有效的对物品进行分类存放,若是放入尖锐物品时可能会导致扎坏使携带物品掉落。
3.同时收纳袋占用空间大,当旅游时由于帐篷本身内部使用空间不大,再将收纳袋放入其中,只会导致帐篷的使用空间更小,若放在外部则可能丢失,且收纳袋长时间背在身上会导致肩部酸痛。
4.因此,亟需一种旅游用可折叠的物品收纳袋,用于解决收纳袋使用结束后占用空间大,长时间背在身上导致旅行人员肩部劳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游用可折叠的物品收纳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旅游用可折叠的物品收纳袋,包括旅行袋,所述旅行袋下端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顶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旅行袋底部粘接有粘黏板,所述收纳箱内壁设置有收纳机构。
7.旅行袋主要用于存放旅行时更换的衣物或零食,收纳箱主要用于和旅行袋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设置有收纳箱内壁的收纳板,所述收纳箱两端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收纳板侧边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活动连接有滑槽内壁,所述滑槽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滑槽嵌于收纳箱内壁。
9.收纳板主要用于存放尖锐物品,防止尖锐物放在旅行袋处导致旅行袋被刮破。
10.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板与矩形槽插接,所述收纳板顶部开设有空槽,所述滑轮设置有若干组,所述收纳箱底部设置有便携机构。
11.收纳板顶部开设的空槽主要用于存放物品,若干组滑轮分别两组固定一个收纳板两侧
12.进一步的,所述便携机构包括设置有收纳箱内壁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与收纳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有同步杆,所述同步杆贯穿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
固定连接有万向轮顶部。
13.固定杆主要用于同步杆通过升降杆拨动上下时不会导致同步杆单一方面倾斜。
14.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杆活动连接有滑动槽,所述收纳箱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槽贯穿有滑动槽,所述收纳箱底部开设有方形槽。
15.滑动槽使同步杆能够进行上下滑动,收纳箱侧边开设的限位槽贯穿了滑动槽。
16.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箱正面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插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尾端与同步杆固定连接。
17.升降槽主要用于升降杆能够上下滑动,升降杆与同步杆固定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杆内壁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外侧与限位块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
19.同步杆内侧受到伸缩杆与弹簧向外部施加推力,使限位块插接在下侧限位槽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机构,具体的在使用时手动将旅行袋从收纳箱顶部开设的收纳槽处向上提起,再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入到旅行袋内部,将旅行袋支撑起,同时一部分尖锐的物品放入到收纳板内部,在通过推动收纳板将收纳板侧边固定的滑轮顺着滑槽进入到收纳箱内壁中,当旅行袋内部的东西都取出后,通过手动将旅行袋从上向下压缩,使旅行袋压缩在收纳槽内部中,减少整个收纳袋的占用空间面积,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同时也防止旅行袋内部东西取出后因为占用空间大,导致在帐篷中没有办法存放。
21.本实用新型通过便携机构,具体的当遇到平地时,两手同步将两组升降杆向下推动。当升降杆移动到升降槽最底部时,限位块内侧受到伸缩杆与弹簧向外部施加推力,使限位块插接在下侧限位槽处,对同步杆进行卡接固定,同时同步杆带动固定块底部的万向轮向外部伸出,此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推动收纳箱进行移动,节省更多的体力,当遇到不够平坦的路面时,手动按住限位块向收纳箱内部推动,同时将升降杆向上推动,使万向轮回收到收纳箱内壁中,将旅行袋背在身上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机构部分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机构部分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旅行袋;2、收纳箱;3、收纳槽;4、收纳板;5、矩形槽;6、限位槽;7、升降槽;8、升降杆;9、万向轮;10、粘黏板;11、滑槽;12、滑轮;13、固定杆;14、同步杆;15、固定块;16、滑动槽;17、限位块;18、伸缩杆;19、弹簧;2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旅游用可折叠的物品收纳袋,包括旅行袋1,旅行袋1下端设置有收纳箱2,收纳箱2顶部开设有收纳槽3,旅行袋1底部粘接有粘黏板10,收纳箱2内壁设置有收纳机构。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旅行袋1主要用于存放旅行时更换的衣物或零食,收纳箱2主要用于和旅行袋1连接,将旅行袋1内部东西取出后进行下压收缩,减少占用空间。
31.具体的,收纳机构包括设置有收纳箱2内壁的收纳板4,收纳箱2两端开设有矩形槽5,收纳板4侧边活动连接有滑轮12,滑轮12活动连接有滑槽11内壁,滑槽11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滑槽11嵌于收纳箱2内壁。
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纳板4主要用于存放尖锐物品,防止尖锐物放在旅行袋1处导致旅行袋1被刮破,滑轮12分别固定再收纳板4两端且活动连接在滑槽11内壁处,进行一个滑动抽拉。
33.具体的,收纳板4与矩形槽5插接,收纳板4顶部开设有空槽,滑轮12设置有若干组,收纳箱2底部设置有便携机构。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纳板4顶部开设的空槽主要用于存放物品,若干组滑轮12分别两组固定一个收纳板4两侧。
35.具体的,便携机构包括设置有收纳箱2内壁的固定杆13,固定杆13底部与收纳箱2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杆13贯穿有同步杆14,同步杆14贯穿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顶部。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13主要用于同步杆14通过升降杆8拨动上下时不会导致同步杆14单一方面倾斜,固定块15主要用于在平地上带动收纳箱2与旅行袋1进行推动,节省旅行者的体力。
37.具体的,同步杆14活动连接有滑动槽16,收纳箱2两侧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设置有四组,四组限位槽6贯穿有滑动槽16,收纳箱2底部开设有方形槽。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槽16使同步杆14能够进行上下滑动,收纳箱2侧边开设的限位槽6贯穿了滑动槽16,相互对应当同步杆14移动到滑动槽16被贯穿的地方时,通过伸缩杆18与弹簧19使限位块17插接滑动槽16到收纳箱2外部。
39.具体的,收纳箱2正面开设有升降槽7,升降槽7插接有升降杆8,升降杆8尾端与同步杆14固定连接。
4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槽7主要用于升降杆8能够上下滑动,升降杆8与同步杆14固定连接,拨动升降杆8时带动同步杆14同步移动,使万向轮9能够上下移动。
41.具体的,限位块17内壁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9,伸缩杆18外侧与限位块17内侧固定连接,限位块17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0。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同步杆14内侧受到伸缩杆18与弹簧19向外部施加推力,使限位块17插接在下侧限位槽6处,对同步杆14进行卡接固定。
4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手动将旅行袋1从收纳箱2顶部开设的收纳槽3处向上提
起,再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入到旅行袋1内部,将旅行袋1支撑起,同时一部分尖锐的物品放入到收纳板4内部,在通过推动收纳板4将收纳板4侧边固定的滑轮12顺着滑槽11进入到收纳箱2内壁中,当旅行袋1内部的东西都取出后,通过手动将旅行袋1从上向下压缩,使旅行袋1压缩在收纳槽3内部中,减少整个收纳袋的占用空间面积,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同时也防止旅行袋1内部东西取出后因为占用空间大,导致在帐篷中没有办法存放,将两组升降杆8向下推动。当升降杆8移动到升降槽7最底部时,限位块17内侧受到伸缩杆18与弹簧19向外部施加推力,使限位块17插接在下侧限位槽6处,对同步杆14进行卡接固定,同时同步杆14带动固定块15底部的万向轮9向外部伸出,此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推动收纳箱2进行移动,节省更多的体力,当遇到不够平坦的路面时,手动按住限位块17向收纳箱2内部推动,同时将升降杆8向上推动,使万向轮9回收到收纳箱2内壁中,将旅行袋1背在身上进行携带。
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