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50



1.本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比如,工业生产行业,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制造已经成为保障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关键环节,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建立了大量的制造工厂。在制造工厂中,由于机器不间断工作会对外散发大量的热量,使得工厂的室温往往会比正常室温高出许多,尤其是在夏天,工厂内的生产环境更加恶劣,高温环境下可能引发工人中暑,从而影响工厂的生产进度。
3.目前,人们为降低室内温度,会在室内安装空调进行降温,但是有些区域面积较大,难以构成密闭空间,所以利用空调进行降温不能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降温装置用于降低室内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以便于降低室内温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6.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包括:制冷剂循环装置、水帘装置和送风装置;
7.所述制冷剂循环装置中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用于将制冷剂进行汽化处理,利用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汽化吸热过程实现降温;
8.所述水帘装置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放置于水槽内,所述水槽的上方设置有水帘纸芯,通过所述水泵,将所述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所述水帘纸芯上,利用水帘纸芯上的水蒸发吸热过程实现降温;
9.其中,所述送风装置使气流经过所述水帘纸芯和所述蒸发器后,输送到目标区域。
10.可选的,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水帘装置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11.可选的,所述送风装置、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水帘装置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12.可选的,所述送风装置采用负压送风,使得气流经过所述水帘纸芯和所述蒸发器后,经过送风装置,输送到目标区域。
13.可选的,还包括:环境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境湿度;
14.其中,所述水帘装置在环境湿度低于设定湿度值时启动。
15.可选的,所述水槽设置有溢水阀。
16.可选的,所述水槽设置有浮球液位计,用于检测水槽的水位高度;
17.其中,所述溢水阀在水位高于预设平面时开启;在水位低于预设平面时关闭。
18.可选的,所述水帘装置还包括:补水阀,所述水槽通过所述补水阀与蓄水装置连接。
19.可选的,所述制冷剂循环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20.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节流
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输出端与蒸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
21.可选的,所述制冷剂循环装置还包括:过滤器;
22.所述过滤器连接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之间的管道上。
23.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包括:制冷剂循环装置、水帘装置和送风装置,制冷剂循环装置包括蒸发器,蒸发器可以对制冷剂进行汽化处理,利用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汽化吸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水帘装置设置有水槽,水槽内设置有水泵,水槽上方设置有水帘纸芯,通过水泵可以将水槽中的水输送到水帘纸芯上,利用水帘纸芯上的水蒸发吸热过程实现降温,其中,所述送风装置使气流经过所述水帘装置和所述蒸发器后,输送到目标区域。本技术的双效节能冷风机利用送风装置,可以使气流经过水帘纸芯和蒸发器之后,输出到目标区域,结合水帘纸芯上的水蒸发吸热的过程和蒸发器将制冷剂汽化吸热的过程,或者单独利用水帘纸芯上的水蒸发吸热的过程,或者单独利用蒸发器将制冷剂汽化吸热的过程,将流过的气流冷却,使得输送到目标区域的气流为冷却后的气流,实现对目标区域的降温。
24.进一步的,在环境湿度较低的条件下,单独使用水帘装置中水蒸发吸热的过程,对流过的气流进行冷却,相比于使用制冷剂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汽化吸热过程进行降温,更加节能。
25.更进一步的,当采用水帘装置进行降温时,水帘纸芯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和净化环境空气。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结构示意图;
28.图2a-2b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一种蒸发器、水帘装置和送风装置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29.图3a-3b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另一种蒸发器、水帘装置和送风装置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30.图4a-4b为本技术实施例示例的又一种蒸发器、水帘装置和送风装置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双效节能冷风机可以包括:制冷剂循环装置10、水帘装置20和送风装置30。
34.制冷剂循环装置中包括蒸发器101,蒸发器101用于将制冷剂进行汽化处理,利用蒸发器101中的制冷剂汽化吸热实现降温。水帘装置设置有水泵201,水泵201放置在水槽202内,水槽202的上方设置有水帘纸芯203,通过水泵201可以将水槽202中的水输送到水帘纸芯203上,利用水帘纸芯203上的水蒸发吸热实现降温。其中,送风装置30可以使气流经过水帘纸芯203和蒸发器101后,输送到目标区域。
35.具体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0中的蒸发器101,可以将经过蒸发器101的制冷剂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在将制冷剂汽化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蒸发器101变冷,当气流经过蒸发器101之后,气流可以被冷却。
36.水帘装置20可以通过设置的水泵201将水槽202中的水输送到水帘纸芯203上,再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水帘纸芯203可以通过水的蒸发吸收热量,使得经过水帘纸芯203的气流冷却。其中,水帘纸芯的材料可以采用渗透作用较强的复合纤维材料,还可以采用木浆纤维材料。水帘装置开启时,水帘装置还可以具备增加环境湿度和净化环境空气的功能。
37.送风装置30可以使气流经过水帘纸芯203和蒸发器101之后,输送到目标区域。气流在经过水帘纸芯203和蒸发器101之后,由于水帘纸芯203和蒸发器101均会吸收热量,从而可以使得气流冷却,进而输送到目标区域的气流是冷却后的气流,实现了对目标区域的降温。
38.其中,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制冷剂循环装置10和水帘装置20的工作状态,实现多模式降温。比如,可以同时开启制冷剂循环装置10和水帘装置20,利用蒸发器101和水帘纸芯203对气流进行降温;也可以单独开启制冷剂循环装置10,利用蒸发器101对气流进行降温;还可以单独开启水帘装置20,利用水帘纸芯203对气流进行降温。不论是同时开启制冷剂循环装置10和水帘装置20,还是单独开启其中的一个,均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当单独开启水帘装置20进行降温时,相比于开启制冷剂循环装置10进行降温会更加节能。
39.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包括:制冷剂循环装置10、水帘装置20和送风装置30,制冷剂循环装置10包括蒸发器101,蒸发器101可以对制冷剂进行汽化处理,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水帘装置20设置有水槽202,水槽202内设置有水泵201,上方设置有水帘纸芯203,通过水泵201可以将水槽202中的水输送到水帘纸芯203上,其中,所述送风装置使30气流经过所述水帘纸芯203和所述蒸发器101后,输送到目标区域。本技术的双效节能冷风机利用送风装置30,可以使气流经过水帘纸芯203和蒸发器101之后,输出到目标区域,结合水帘纸芯203上的水蒸发吸热的过程和蒸发器101将制冷剂汽化吸热的过程,或者单独利用水帘纸芯203上的水蒸发吸热的过程,或者单独利用蒸发器101将制冷剂汽化吸热的过程,将流过的气流冷却,使得输送到目标区域的气流为冷却后的气流,实现对目标区域的降温。
40.进一步的,在环境湿度较低的条件下,单独使用水帘装置20中水蒸发吸热的过程,对流过的气流进行冷却,相比于使用制冷剂循环装置10中的制冷剂汽化吸热过程进行降温,更加节能。
41.更进一步的,当采用水帘装置20进行降温时,水帘纸芯203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和净
化环境空气。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101、水帘装置20和送风装置30的放置位置可以有很多种,下面结合附图对几种放置位置进行介绍。
43.第一种、蒸发器101放置在水帘装置20和送风装置30的中间。
44.具体的,当目标区域位于送风装置30的一侧时,如图2a所示,此时,送风装置30采用负压送风,使得气流先经过水帘装置20,再经过蒸发器101,最后通过送风装置30,输送到目标区域。当目标区域位于水帘装置20的一侧时,如图2b所示,此时,送风装置30采用正压送风,使得气流先经过送风装置30,再经过蒸发器101,最后经过水帘装置20,输送到目标区域。
45.第二种、水帘装置20放置在蒸发器101和送风装置30的中间。
46.具体的,当目标区域位于送风装置30的一侧时,如图3a所示,此时,送风装置30采用负压送风,使得气流先经过蒸发器101,再经过水帘装置20,最后通过送风装置30,输送到目标区域。当目标区域位于蒸发器101的一侧时,如图3b所示,此时,送风装置30采用正压送风,使得气流先经过送风装置30,再经过水帘装置20,最后经过蒸发器101,输送到目标区域。
47.第三种、送风装置30放置在水帘装置20和蒸发器101的中间。
48.具体的,当目标区域位于蒸发器101的一侧时,如图4a所示,此时,送风装置30对蒸发器101一侧采用正压送风,对水帘装置20一侧采用负压送风,使得气流先经过水帘装置20,再经过送风装置30,最后经过蒸发器101,输送到目标区域。当目标区域位于水帘装置20的一侧时,如图4b所示,此时,送风装置30对水帘装置20一侧采用正压送风,对蒸发器101一侧采用负压送风,使得气流先经过蒸发器101,再经过送风装置30,最后经过水帘装置20,输送到目标区域。
49.上述蒸发器101、水帘装置20和送风装置30的放置位置中,可以将蒸发器101、水帘装置20和送风装置30均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也可以将蒸发器101、水帘装置20和送风装置30选取任意两个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剩下的一个与其他两个交错放置,还可以将蒸发器101、水帘装置20和送风装置30均不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当然,不论是哪一种放置方式,以及是否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均要满足送风装置30可以使气流经过水帘纸芯203和蒸发器101,输送到目标区域。
5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结合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效节能冷风机结构示意图,双效节能冷风机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0可以包括:蒸发器101、压缩机102、冷凝器103和节流装置104。
51.其中,蒸发器101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02的输入端连接,压缩机102的输出端与冷凝器103的输入端连接,冷凝器103的输出端与节流装置104的输入端连接,节流装置104的输出端与蒸发器101的输入端连接。
52.具体的,压缩机102可以将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通过与冷凝器103的连接关系,可以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输送给冷凝器103。
53.冷凝器103在得到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之后,可以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液化,得到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通过冷凝器103的输出端向节流装置104的输入端输送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其中,冷凝器103中的液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
54.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104之后,可以通过节流装置104的节流降压,将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变为中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并将中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蒸发器100的输入端输送给蒸发器100。
55.在蒸发器100中,可以对输入端流入的中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行汽化处理,从而得到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并通过与压缩机101的连接关系,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输送给压缩机101,其中,蒸发器100中的汽化过程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完成汽化。
56.上述制冷剂循环装置中,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101、压缩机102、冷凝器103和节流装置104中循环流动,可以利用蒸发器101对得到的中温低压液态制冷剂的汽化过程,实现对周围气流的吸热,从而降低气流温度,进而得到冷却后的气流。
57.进一步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0还可以包括:过滤器。
58.具体的,过滤器连接在所述冷凝器103和所述节流装置104之间的管道上。过滤器可以除去流体中的较大固体杂质,使机器设备能正常工作和运转。
59.进一步的,结合图5所示,双效节能冷风机的水帘装置20还可以包括:溢水阀204。
60.具体的,溢水阀204设置在水槽202上,用于在水槽202的水位达到预设高度时,水槽202中的水可以通过溢水阀204,从水槽202中排出,避免水槽202中的水位过高溢出到地面,对设备安全造成影响。
61.进一步的,结合图5所示,双效节能冷风机的水帘装置20还可以包括:补水阀205。
62.具体的,通过补水阀205,可以将水槽202与蓄水装置连接。当水槽202中的水位低于预设高度时,可以打开补水阀205,使得蓄水装置中的水通过补水阀205流入水槽202;当水槽202中的水位高于预设高度时,可以关闭补水阀205。
63.进一步的,结合图5所示,双效节能冷风机的水帘装置20还可以包括:排污阀206。
64.具体的,排污阀206设置在水槽202上,通过排污阀206可以方便用户清理杂质和污水,以及下雨过后水槽202中可能会存在的积水。
65.更进一步的,双效节能冷风机的水帘装置20可以包括:浮球液位计。浮球液位计设置在水槽202中,可以检测水槽202的水位高度。其中,当浮球液位计检测到水槽202的水位高度高于预设平面时,可以开启溢水阀204,将水槽中的水通过溢水阀204排出水槽202;当浮球液位计检测到水槽202的水位高度低于预设平面时,可以关闭溢水阀204。
6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在高温度或低湿度的环境中,水分蒸发会加快,蒸发吸热的效果更好,此时,开启水帘装置20,配合制冷剂循环装置10进行降温,可以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基于此,还可以在双效节能冷风机上设置环境湿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境湿度。
67.具体的,通过在双效节能冷风机上设置环境湿度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对双效节能冷风机所处的环境湿度进行检测。当环境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环境湿度低于某一预设阈值时,则开启水帘装置20,采用水帘装置20与制冷剂循环装置10同时工作的模式,对目标区域进行降温;当环境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环境湿度高于某一预设阈值时,则关闭水帘装置20,仅使用制冷剂循环装置10对目标区域进行降温。
68.其中,开启水帘装置20可以是开启水帘装置20中的水泵201,使得水槽202中的水在水泵201的作用下,可以输送到水帘纸芯203顶部的水平管道上,依靠重力将水均分到水帘纸芯203上。
69.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增加环境湿度检测装置检测环境湿度,使得水帘装置20可以在环境湿度低于某一预设阈值时开启,从而更加高效的使用水帘装置20对流过水帘纸芯203的气流进行冷却。
70.进一步的,在环境湿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环境湿度低于特定阈值时,由于该特定阈值以下的环境较为干燥,可以选择关闭制冷剂循环装置10,仅使用水帘装置20的水蒸发吸热的过程进行降温,从而达到更加节能的目的。
71.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且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