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楞纸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胶隔断式瓦楞纸板。
背景技术:
2.瓦楞纸板是一种常用的包装用纸板结构,常见的瓦楞纸板具备各向异性,当瓦楞纸板沿平行于瓦楞纸母线方向切断的时候,切断面是具备密封性的;当瓦楞纸板沿垂直于瓦楞纸母线方向切断的时候,切断面是不具备密封性的,所以如果瓦楞纸板遭受水汽,水汽会从切断面向内进入瓦楞纸板,影响瓦楞纸板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填胶隔断式瓦楞纸板,使裁断后的纸板两端的内层不是完全贯通的,让纸板内层具备一定隔绝湿气的能力,和一定的保温功能。埋线让胶液的顶部不会因自身重力或表面引力而塌陷,保证胶液条与箱板纸之间不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空隙,保证胶液粘接后的隔绝性。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填胶隔断式瓦楞纸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填胶隔断式瓦楞纸板,包括:复合纸板,包括一层瓦楞纸,瓦楞纸的两面均设有平整的箱板纸;胶液条,瓦楞纸与箱板纸之间填充有胶液条;埋线,位于胶液条内部,埋线呈绷直状态,埋线长度方向与瓦楞纸外壁曲面的波峰处相切;胶液条与埋线表面构成浸润,埋线的长度方向与瓦楞纸外壁曲面的母线呈夹角。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沿瓦楞纸外壁曲面的母线方向,胶液条相当于封住了两层箱板纸之间的空间。使得纸板裁断后,纸板的两端的内层不是完全贯通的,让纸板内层具备一定隔绝湿气的能力。
7.实际制造时,是一层瓦楞纸水平放置,上方按轨迹拉设好埋线,然后胶嘴会顺着埋线的走势而行走,并挤出半流淌状的胶液。半流淌状的胶液先微微流淌沾满瓦楞纸的波谷,胶液条凝固后会将瓦楞纸与箱板纸粘接在一起,并且也将埋线固定在自身内部。
8.埋线与胶液浸润,所以胶液的顶部不会因为自身重力或表面引力而塌陷,所以胶液的顶部能与埋线一样保持平直,保证胶液条与箱板纸之间不会产生断断续续的空隙,保证胶液粘接后的隔绝性。埋线同时不影响胶液条与瓦楞纸、箱板纸的粘贴,同时埋线还能提升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纸板的抗拉性能。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埋线的延伸轨迹与胶液条的延伸轨迹吻合;沿瓦楞纸外壁曲面的母线方向,埋线延伸轨迹为单排等间距排列的v字形。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完全与瓦楞纸外壁曲面的母线垂直的方式,v字形的胶液条走势更为合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埋线的延伸轨迹与胶液条的延伸轨迹吻合,埋线延伸轨迹呈正余弦曲线。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走势形态更适合高效率生产,胶嘴左右摆动,纸板则单向匀速运动,最终很方便得画出正余弦曲线。同时埋线由于有一条视觉轨迹线,方便机器视觉捕捉并控制喷嘴来运动。整个技术方案也考虑的制造的简便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胶液条为玻璃胶,埋线为尼龙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尼龙线的粗细规格很多,可以直接取用,无需特制。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沿垂直于瓦楞纸外壁曲面的母线方向,胶液条、埋线均与箱板纸的两侧边接触,埋线的延伸轨迹长度不小于胶液条的延伸轨迹长度。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胶液条填充的全面性,埋线也可以略长,并不影响成品纸板的使用,同时还方便生产时外部治具绷直埋线。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埋线的直径小于箱板纸的厚度。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埋线自身较细,几乎不会导致箱板纸与瓦楞纸的分隔。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箱板纸在背离瓦楞纸的一面设有向内凹的压痕;沿垂直于箱板纸表面的方向,压痕与埋线相互重合。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痕进一步保证胶液条与箱板纸的贴合,能适当增加粘接的面积。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箱板纸在背离瓦楞纸的一面覆有塑料膜。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塑料膜让成品纸板的主平面上也具备一定的隔湿功能。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箱板纸、胶液条、瓦楞纸的剖视图。
28.1-箱板纸;2-埋线;3-胶液条;4-瓦楞纸;4a-波峰处;4b-存胶谷;5-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0.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填胶隔断式瓦楞纸板,包括:复合纸板,包括一层瓦楞纸4,瓦楞纸4的两面均设有平整的箱板纸1;胶液条3,瓦楞纸4与箱板纸1之间填充有胶液条3;埋线2,位于胶液条3内部,埋线2呈绷直状态,埋线2长度方向与瓦楞纸4外壁曲面的波峰处4a相切;胶液条3与埋线2表面构成浸润,埋线2的长度方向与瓦楞纸4外壁曲面的母线呈夹角。
31.瓦楞纸4与箱板纸1之间空间相当于构成了一个个供胶液条3堵住的存胶谷4b。
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沿瓦楞纸外壁曲面的母线方向,胶液条相当于封住了两层箱板纸之间的空间。使得纸板裁断后,纸板的两端的内层不是完全贯通的,让纸板内层具备一定隔绝湿气的能力。实际制造时,是一层瓦楞纸水平放置,上方按轨迹拉设好埋线,然后胶嘴会顺着埋线的走势而行走,并挤出半流淌状的胶液。半流淌状的胶液先微微流淌沾满瓦楞纸的波谷,胶液条凝固后会将瓦楞纸与箱板纸粘接在一起,并且也将埋线固定在自身内部。埋线与胶液浸润,所以胶液的顶部不会因为自身重力或表面引力而塌陷,所以胶液的顶部能与埋线一样保持平直,保证胶液条与箱板纸之间不会产生断断续续的空隙,保证胶液粘接后的隔绝性。埋线同时不影响胶液条与瓦楞纸、箱板纸的粘贴,同时埋线还能提升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纸板的抗拉性能。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埋线2的延伸轨迹与胶液条3的延伸轨迹吻合;沿瓦楞纸4外壁曲面的母线方向,埋线2延伸轨迹为单排等间距排列的v字形。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完全与瓦楞纸外壁曲面的母线垂直的方式,v字形的胶液条走势更为合理。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埋线2的延伸轨迹与胶液条3的延伸轨迹吻合,埋线2延伸轨迹呈正余弦曲线。
3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走势形态更适合高效率生产,胶嘴左右摆动,纸板则单向匀速运动,最终很方便得画出正余弦曲线。同时埋线由于有一条视觉轨迹线,方便机器视觉捕捉并控制喷嘴来运动。整个技术方案也考虑的制造的简便性。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胶液条3为玻璃胶,埋线2为尼龙线。
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尼龙线的粗细规格很多,可以直接取用,无需特制。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瓦楞纸4外壁曲面的母线方向,胶液条3、埋线2均与箱板纸1的两侧边接触,埋线2的延伸轨迹长度不小于胶液条3的延伸轨迹长度。
4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胶液条填充的全面性,埋线也可以略长,并不影响成品纸板的使用,同时还方便生产时外部治具绷直埋线。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埋线2的直径小于箱板纸1的厚度。
4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埋线自身较细,几乎不会导致箱板纸与瓦楞纸的分隔。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箱板纸1在背离瓦楞纸4的一面设有向内凹的压痕;沿垂直于箱板纸1表面的方向,压痕与埋线2相互重合。
4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压痕进一步保证胶液条与箱板纸的贴合,能适当增加粘接的面积。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箱板纸1在背离瓦楞纸4的一面覆有塑料膜。
4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塑料膜让成品纸板的主平面上也具备一定的隔湿功能。
47.图2中利用虚线表现位于胶液条3中的埋线2。
48.图4相比图3,图4显示的是缺少了埋线2后本技术方案的效果,缺少了埋线2后,胶
液条3因重力、表面张力而自由收缩,导致胶液条3与箱板纸1之间出现了未贴牢的部位,使得胶液条3与箱板纸1之间构成了空隙5,空隙5破坏了整个瓦楞纸板的密封隔断效果。
4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