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向移动式中心旋切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7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旋切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双向移动式中心旋切机。


背景技术:

2.旋切机用于将一定长度和直径的木段加工成连续的单板带,以供生产胶合板、细木上板和其它人造板贴面之用。
3.目前,旋切机工作时需要利用夹紧机构对木料进行夹持并带动木料转动,配合切刀朝向木料方向匀速进给,以将木料旋切呈薄板结构,现有的旋切机在对木料进行夹紧时,无法对不同粗细的木料进行灵活夹紧,当木料过粗时,夹紧机构的夹紧位置偏离木料的中心位置,使得木料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影响木料的顺利旋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双向移动式中心旋切机。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双向移动式中心旋切机,包括底箱、两组旋切夹紧部、底撑部、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第三驱动部以及切刀,
7.所述底撑部设置在所述底箱一侧,用于对木料提供支撑,
8.两组所述旋切夹紧部活动设置在所述底撑部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带动两组所述旋切夹紧部相向或反向移动,以改变两组所述旋切夹紧部之间的距离,以对不同长度的木料进行夹持,
9.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在所述底箱内部,用于带动所述底撑部垂直于所述底箱方向移动,
10.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底箱一侧,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于带动所述切刀向所述木料方向移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旋切夹紧部包括控制箱、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外侧的转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部的第一电机,
12.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盘相连,所述控制箱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控制箱滑动安装在所述底箱一侧,
13.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一侧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侧壁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控制箱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螺纹套筒内部并与螺纹套筒螺纹配合。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箱一侧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底箱的一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箱一侧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控制箱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卡槽。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转盘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起。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凸起为锥形结构。
1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底撑部为弧形板或直板结构。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切时,可将木料置于底撑部一侧,通过第一驱动部带动底撑部沿垂直于箱体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木料同步移动,以对木料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木料的中轴线与两组旋切夹紧部之间的连接中心线重合,通过第二驱动部带动两组旋切夹紧部相向移动,使得两组旋切夹紧部分别顶撑至木料的两端,进而实现木料的夹持,利用旋切夹紧部带动木料转动,通过第三驱动部带动切刀向木料方向移动,配合木料自身的转动,进而对木料进行旋切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旋切夹紧部的同时移动,可对不同长度的木料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可对木料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旋切夹紧部能够夹持于木料的中心位置,保证木料转动平稳,具有结构简单以及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种可双向移动式中心旋切机的主视图;
22.图2为一种可双向移动式中心旋切机的左视图;
23.图3为一种可双向移动式中心旋切中第二驱动部的局部示意图;
24.图中:1-底箱、11-导轨、2-第一驱动部、3-旋切夹紧部、31-控制箱、32-转盘、33
‑ꢀ
凸起、4-底撑部、5-第二驱动部、51-底座、52-驱动齿轮、53-传动齿轮、54-螺纹套筒、 55-连杆、6-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7.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双向移动式中心旋切机,包括底箱1、两组旋切夹紧部3、底撑部4、第一驱动部2、第二驱动部5、第三驱动部以及切刀6,所述底撑部4设置在所述底箱1一侧,用于对木料提供支撑,两组所述旋切夹紧部3活动设置在所述底撑部4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驱动部5用于带动两组所述旋切夹紧部3相向或反向移动,以改变两组所述旋切夹紧部3之间的距离,以对不同长度的木料进行夹持,所述第一驱动部2设置在所述底箱1内部,用于带动所述底撑部4垂直于所述底箱1方向移动,所述切刀6设置在所述底箱1一侧,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于带动所述切刀6向所述木料方向移动。
28.旋切时,可将木料置于底撑部4一侧,通过第一驱动部2带动底撑部4沿垂直于箱体 1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木料同步移动,以对木料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木料的中轴线与两组旋切夹紧部3之间的连接中心线重合,通过第二驱动部5带动两组旋切夹紧部3相向移动,使得两组旋切夹紧部3分别顶撑至木料的两端,进而实现木料的夹持,利用旋切夹紧部3带动木料转动,通过第三驱动部带动切刀6向木料方向移动,配合木料自身的转动,进而对木料
进行旋切处理。
29.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切夹紧部3包括控制箱31、设置在所述控制箱31外侧的转盘32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箱31内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盘32相连,所述控制箱31侧壁固定设置有连杆55,所述控制箱31滑动安装在所述底箱1一侧,所述第二驱动部5包括第二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齿轮52,所述驱动齿轮52一侧啮合有传动齿轮53,所述传动齿轮53侧壁固定设置有螺纹套筒54,所述连杆55远离所述控制箱3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螺纹套筒54内部并与螺纹套筒54螺纹配合。
30.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驱动齿轮52转动,利用驱动齿轮52与传动齿轮53的啮合作用带动传动齿轮53以及螺纹套筒54转动,通过螺纹套筒54与连杆55的螺纹配合,进而带动控制箱31沿底箱1一侧滑动,如此,可驱使两组旋切夹紧部3对应的控制箱31相向移动,进而带动转盘32相向移动,利用转盘32顶撑至木料的两端,以对木料进行夹持,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盘32转动,进而带动木料转动,配合切刀6的移动,以实现木料的旋切操作。
31.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箱1一侧固定设置有底座51,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51远离所述底箱1的一侧。
32.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箱1一侧固定安装有导轨11,所述控制箱31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导轨11相适配的卡槽,通过卡槽与导轨11之间的配合,以便于在螺纹套筒54转动时,能够顺利的带动连杆55以及控制箱31移动,以对木料进行对向夹持。
33.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32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起 33,通过凸起33的设置,可增大与木料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在转盘32转动时保证能够顺利的带动木料转动,防止转盘32与木料之间发生打滑现象。
3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凸起33为锥形结构。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撑部4为弧形板或直板结构,当底撑部4为直板结构时,直板一侧设置有弧形槽,以便于适应木料的形状,使得第一驱动部2带动底撑部4移动时,以保证木料的稳定性。
3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部2与第三驱动部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电动缸,此处不做限制。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切时,可将木料置于底撑部4一侧,通过第一驱动部2带动底撑部4沿垂直于箱体1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木料同步移动,以对木料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木料的中轴线与两组旋切夹紧部3之间的连接中心线重合,通过第二驱动部5带动两组旋切夹紧部3相向移动,使得两组旋切夹紧部3分别顶撑至木料的两端,进而实现木料的夹持,利用旋切夹紧部3带动木料转动,通过第三驱动部带动切刀6向木料方向移动,配合木料自身的转动,进而对木料进行旋切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旋切夹紧部 3的同时移动,可对不同长度的木料进行夹持固定,具有结构简单以及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38.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