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缝纫设备用的切线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视觉定位切线装置。
背景技术:
2.毛巾布、百洁布(也称为洗碗巾)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日用品,以下统称为毛巾,通常毛巾由毛巾布坯料和包边组成,包边通过缝纫设备包缝在毛巾布坯料的四边,以防止毛巾布坯料脱边。
3.现有技术的包缝设备,在通过包缝机对毛巾布坯料进行四边包边缝纫后,通常会有一段尾线,该尾线通常由人工剪掉或由机械式切线机构剪掉,然后再由人工对尾线进行脱线处理,影响了生产效率,且缝纫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是方形毛巾,毛巾布坯料的每边包边缝纫后都需要进行剪尾线操作,生产效率更是低下。由机械式切线机构剪尾线,时间长了,切刀容易变得不锋利,也会存在切线困难的问题。且由于尾线是软的,容易跑偏,现有机械式切线机构无法精确获得尾线的位置,导致缝纫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视觉定位切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的零部件较少,只需一组切线机构与移动机构配合即可完成尾线的切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的稳定可靠,可适用于大批量的工业化、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视觉定位切线装置,包括机架、移送机构、切线机构、 ccd视觉检测系统和控制器,所述机架具有工作台,所述移送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工作台上的缝纫产品移送至所述切线机构处,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尾线导正部件、上切线部件和下切线部件,所述尾线导正部件用于导正移送至所述切线机构处的缝纫产品的尾线;所述上切线部件与所述下切线部件配合,对所述尾线的指定位置进行裁切;所述ccd视觉检测系统用于获取所述切线机构处的所述尾线的位置信息,并发送检测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移送机构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所述缝纫产品的尾线相对所述上切线部件与所述下切线部件的裁切点的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尾线导正部件包括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吸风口靠近所述上切线部件与所述下切线部件的裁切点设置,且所述吸风管位于所述裁切点背向所述缝纫产品的一侧。
8.进一步的,所述吸风口处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夹持所述尾线的夹指气缸。
9.进一步的,所述切线机构还包括切线支架、设置于所述切线支架上的滑台座和驱动所述滑台座上下移动的切线气缸,所述上切线部件包括用于将所述尾线切断的上切刀和
用于粘合所述尾线的上粘合刀,所述上切刀与所述滑台座固定连接,所述上粘合刀安装于所述上切刀的一侧,所述下切线部件为超声波切割部件或电热切线部件,所述下切线部件与所述上切线部件相对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ccd视觉检测系统包括ccd摄像头及对其进行控制的ccd控制器和ccd光源及对其进行控制的光源控制器,所述ccd摄像头和所述ccd光源均安装于所述切线支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切线机构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角撑和连接于两个所述角撑的至少两个光轴,所述切线支架通过滑块滑动设于至少两个所述光轴上;所述角撑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一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尾线导正部件包括多个吹气管,每个所述吹气管对应所述缝纫产品的尾线的一个预设位置,多个所述吹气管设置于所述移送机构上。
13.进一步的,所述移送机构包括压料组件和驱动所述压料组件沿z向移动的z向驱动机构,所述z向驱动机构包括z向驱动气缸和压料座,所述压料座与所述z向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压料组件固接于所述压料座的底部,所述z向驱动机构还包括对所述压料座沿z向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14.进一步的,所述移送机构还包括电机座、旋转电机、气电滑环、x向电动滑台和y向电动滑台,所述y向电动滑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x向电动滑台安装于所述y向电动滑台上,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x向电动滑台上,所述气电滑环的固定部分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所述z向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电滑环的转动部分上,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所述z向驱动气缸沿z向驱动所述压料组件,使所述压料组件将所述缝纫产品按压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旋转电机经所述气电滑环传动于所述z向驱动气缸及所述压料组件,使所述缝纫产品能够按照设定角度进行旋转,所述x向电动滑台能够经所述电机座、所述气电滑环、所述z向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压料组件及所述缝纫产品在x向移动,所述y向电动滑台能够经所述x向电动滑台、所述电机座、所述气电滑环、所述z向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压料组件及所述缝纫产品在y向移动。
15.进一步的,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板和伸出片结构,所述伸出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周边的若干伸出片,所述压板通过所述伸出片按压住所述缝纫产品。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觉定位切线装置,通过移送机构实现了按压住缝纫产品并将其移送至切线机构处的功能,这里,可以通过控制器实现对移送机构的控制,使其能够按照需要将缝纫产品的尾线移送至切线机构的指定位置。通过切线机构的尾线导正部件,实现了对移送至切线机构处的缝纫产品的尾线进行导正的功能,使尾线沿指定方向伸直。通过ccd视觉检测系统对尾线的位置信息进行检测,可以精确获取尾线相对于上切线部件和下切线部件的裁切点的位置关系,再通过发送检测信号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移送机构移动缝纫产品,可以实现精确调整尾线与裁切点的相对位置,从而实施精确的切线,达到保证了生产质量的稳定可靠的目的。通过切线机构的上切线部件与下切线部件配合,可以对尾线的指定位置进行裁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视觉定位切线装置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视觉定位切线装置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切线机构的立体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切线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移送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视觉定位切线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视觉定位切线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切线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切线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5 为本实用新型中移送机构的立体图。参见图1、图2、图3、图4 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视觉定位切线设置,包括机架1、移送机构2、切线机构3、ccd视觉检测系统4和控制器,所述机架具有工作台11,所述移送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工作台上的缝纫产品5移送至所述切线机构处,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尾线导正部件31、上切线部件32和下切线部件33,所述尾线导正部件用于导正移送至所述切线机构处的缝纫产品的尾线;所述上切线部件与所述下切线部件配合,对所述尾线的指定位置进行裁切;所述ccd视觉检测系统用于获取所述切线机构处的所述尾线的位置信息,并发送检测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移送机构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调整所述缝纫产品的尾线相对所述上切线部件与所述下切线部件的裁切点的位置。
24.上述结构中,通过移送机构实现了按压住缝纫产品并将其移送至切线机构处的功能,这里,可以通过控制器实现对移送机构的控制,使其能够按照需要将缝纫产品的尾线移送至切线机构的指定位置。通过切线机构的尾线导正部件,实现了对移送至切线机构处的缝纫产品的尾线进行导正的功能,使尾线沿指定方向伸直。通过ccd视觉检测系统对尾线的位置信息进行检测,可以精确获取尾线相对于上切线部件和下切线部件的裁切点的位置关系,再通过发送检测信号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移送机构移动缝纫产品,可以实现精确调整尾线与裁切点的相对位置,从而实施精确的切线,达到保证了生产质量的稳定可靠的目的。通过切线机构的上切线部件与下切线部件配合,可以对尾线的指定位置进行裁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视觉定位切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的零部件较少,只需一组切线机构与移动机构配合即可完成尾线的切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的稳定可靠,可适用于大批量的工业化、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25.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尾线导正部件包括吸风管311,所述吸风管的吸风口靠近所述上切线部件与所述下切线部件的裁切点设置,且所述吸风管位于所述裁切点背向所述缝纫产品的一侧。这样,且通过将吸风管设置在裁切点背向缝纫产品的一侧,吸风管连接至外部吸风气源,可以吸取移送至裁切点处的尾线,将尾线导正。且吸风管还可以将切掉的尾线输送至指定位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施的优点。具体实施时,吸风管的中心与工作台的台面平齐,移送机构将缝纫产品移送至裁切点处时,恰可与吸风管的中心相对,从而能够有效吸取并导正尾线,以便于切线机构对尾线进行裁切。
26.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吸风口处设有夹持机构34,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板341、第二夹板342和驱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夹持所述尾线的夹指气缸343。这
样,通过夹指气缸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开合,可以实现夹持尾线的功能,通过夹持机构对吸风管导正后尾线进行夹持定位,有利于切线机构对尾线进行裁切。具体实施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可以上下设置,但不限于此。
27.优选的,参见图3,所述切线机构还包括切线支架35、设置于所述切线支架上的滑台座36和驱动所述滑台座上下移动的切线气缸37,所述上切线部件包括用于将所述尾线切断的上切刀321 和用于粘合所述尾线的上粘合刀322,所述上切刀与所述滑台座固定连接,所述上粘合刀安装于所述上切刀的一侧,且所述上粘合刀的刀刃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上切刀的刀刃的水平高度;所述下切线部件为超声波切割部件或电热切线部件,所述下切线部件与所述上切线部件相对设置。这样,通过在切线支架上设置滑台座以及驱动滑台座上下移动的切线气缸,再将上切刀及上粘合刀与滑台座连接,可以实现驱动上切刀及上粘合刀上下移动的功能。上切刀及上粘合刀与下切线部件相对设置,可以实现对导正后的尾线进行裁切及粘合的功能。下切线部件可以为超声波切割部件或电热切线部件,优选为超声波切割部件。超声波切割部件为现有技术,通常包括依次连接的切割底模331、能量放大器332和能量转换器333,能量转换器电连接至外部电源,切割底模与上切刀和上粘合刀上下相对。这样,上粘合刀的刀刃的水平高度高于上切刀的刀刃的水平高度,可使上切刀与上粘合刀上下错位,便于上切刀与超声波切线机构的切割底模配合,将尾线切断,同时,便于上粘合刀与切割底模配合,对切断后的线头进行粘合,达到同时完成尾线的切线和粘合处理,防止尾线脱线的目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这里在裁切的同时,增加了粘合的功能,即上切线部件包括上切刀和上粘合刀,这里粘合的方式,可以是电热切的方式,也可以是超声波的方式。优选的,可采用超声波切线的方式,相对于电热切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切线部件也可以只包括上切刀,这样,上切线部件与下切线部件配合只具有切线功能。下切线部件这里优选为超声波切割部件或电热切线部件,但不限于此,比如在不需要粘合功能时,下切线部件可以是一个承载台、承载板等。
28.电热切线机构也为现有技术,通常包括底座和电热片,底座上形成有刀口槽,电热片安装于刀口槽内,电热片通过引线电连接至外部供电控制装置,上粘合刀的刀刃的水平高度高于上切刀的刀刃的水平高度,可使上切刀与上粘合刀上下错位,便于上切刀与刀口槽内的电热片配合,电热片由外部供电控制装置进行通电控制,可产生适合切线的高温,从而可以将尾线熔断,同时,对熔断后的线头进行粘合,达到同时完成尾线的切线和粘合处理,防止尾线脱线的目的。
29.优选的,参见图3,所述ccd视觉检测系统包括ccd摄像头 41及对其进行控制的ccd控制器和ccd光源42及对其进行控制的光源控制器,所述ccd摄像头和所述ccd光源均安装于所述切线支架上。这样,在移送机构将缝纫产品移送至切线机构的裁切点时,ccd摄像头可以获取裁切点处尾线与上切线部件与下切线部件的相对位置,并给出检测信号到控制器(比如plc控制系统),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移动机构移动调整尾线的位置,可以实施精确的切线并粘合,达到保证生产质量的稳定可靠的目的。ccd视觉检测系统通过获取图片来判断目标的位置信息,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它的详细结构及工作原理。具体实施时,参见图3,ccd 摄像头41及ccd光源42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切线支架上。
30.优选的,参见图3,所述切线机构还包括安装支架38,所述安装支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角撑381和连接于两个所述角撑的至少两个光轴382,所述切线支架通过滑块383滑
动设于至少两个所述光轴上;所述角撑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一侧。这样,切线支架可以沿光轴移动并定位,从而可以调整切线支架相对工作台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缝纫产品。具体实施时,切线支架的底板与滑块固定连接。通过两个角撑可以很方便实现与机架的连接,具体实施时,两个角撑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机架的一侧,这样,可以确保安装在切线支架上的上切线部件和下切线部件位于适当的高度。
31.优选的,参见图5,作为尾线导正部件的另一实施例,尾线导正部件包括多个吹气管312,每个所述吹气管对应所述缝纫产品的尾线的一个预设位置,多个所述吹气管设置于所述移送机构上。由于不同的缝纫产品的尾线的具体位置不同(比如在缝纫产品的四角位置或四边的中间位置),这里,将尾线通常出现的位置设定为预设位置,并对应每个预设位置设置了吹气管,吹气管设置在移送机构上,吹气管通过管路连接至外部吹气气源。具体实施时,可以设置在移送机构的压料组件上,可以通过支架连接吹气管与压料组件。吹气管的吹气方向与尾线的导正方向一致,这样,可以借助吹气管的吹气将尾线导正。在其他实施例中,吹气管可以与吸风管共用,可以起到更好的导正作用。
32.优选的,参见图5,所述移送机构包括压料组件21和驱动所述压料组件沿z向移动的z向驱动机构22,所述z向驱动机构包括z向驱动气缸221和压料座222,所述压料座与所述z向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压料组件固接于所述压料座的底部,所述z向驱动机构还包括对所述压料座沿z向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223。这样,将压料组件安装到压料座的底部,而压料座安装在z向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z向驱动气缸可以通过压料座带动压料组件上下移动(升降)。在需要下压时,z向驱动气缸驱动压料座及压料组件向下移动,可以实现下压功能,给工作台上的缝纫产品施加一个按压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采用的气缸驱动的形式,结构简单,便于控制,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具有线性驱动功能的机构,比如油缸、丝杠模组或线性模组等。为了使压料座及压料组件的升降更加平稳,z向驱动机构还包括对压料座沿z向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33.优选的,参见图5,所述移送机构还包括电机座23、旋转电机24、气电滑环25、x向电动滑台26和y向电动滑台27,所述y 向电动滑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x向电动滑台安装于所述y 向电动滑台上,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x向电动滑台上,所述气电滑环的固定部分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所述z向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电滑环的转动部分上,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座上,所述z向驱动气缸沿z向驱动所述压料组件,使所述压料组件将所述缝纫产品按压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旋转电机经所述气电滑环传动于所述z向驱动气缸及所述压料组件,使所述缝纫产品能够按照设定角度进行旋转,所述x向电动滑台能够经所述电机座、所述气电滑环、所述z向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压料组件及所述缝纫产品在x向移动,所述y向电动滑台能够经所述x向电动滑台、所述电机座、所述气电滑环、所述z向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压料组件及所述缝纫产品在y向移动。这样,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气电滑环传动于z向驱动气缸及压料组件,实现了驱动缝纫产品按照设定角度进行旋转的功能,通过x向电动滑台及y向电动滑台实现了压料组件及毛巾布坯料在y向移动及x向移动的功能,这样,缝纫产品就可以在二维空间内移动及旋转,从而可以将带有尾线的一侧朝向切线机构,并将缝纫产品移动至切线机构处。其中,旋转电机与气电滑环之间的传动可采用带轮式传动方式也可以采用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电滑环进行传动,较好的实现了过气源管线或传感器线的功能。
34.优选的,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板211和伸出片结构212,所述伸出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周边的若干伸出片,所述压板通过所述伸出片按压住所述缝纫产品。这样,通过将压料组件设计为由压板和伸出片结构的形式,压板通过伸出片按压缝纫产品,可以实现按压住的功能。伸出片结构的伸出片为片状体,可以更接近到裁切点的位置,使缝纫产品的侧边足够靠近裁切点,这样,在裁切后,尾线的断点比较合理。但不限于此,压料组件还可以是其他方式,比如,还可以采用专利文献cn210561117u中的吸盘压料组件。
35.本实用新型视觉定位切线装置的动作原理如下:
36.首先,在控制器控制下,z向驱动气缸沿z向驱动压料组件,使压料组件将缝纫产品按压在工作台上,旋转电机经气电滑环传动于z向驱动气缸及压料组件,可使缝纫产品旋转,使缝纫产品带有尾线的一侧朝向切线机构;然后,移动机构的x向电动滑台及y向电动滑台驱动压料组件及缝纫产品在x、y向移动,以使缝纫产品的尾线与切线机构的裁切点位置相对;接着,切线机构的尾线导正部件对尾线进行吸风或/和吹气,使尾线导正,并正好落在上切线部件和下切线部件之间;再接着,ccd视觉检测系统的 ccd摄像头拍照获取缝纫产品的尾线的位置信息,并给出检测信号到控制器(比如plc控制系统),ccd视觉检测系统识别尾线的位置,并判断尾线的位置与裁切点的位置是否满足切线要求,如果不满足切线要求,控制器将控制移送机构再次调整尾线的位置。此时,ccd视觉检测系统再次识别确认尾线与裁切点的位置是否满足切线要求,如果满足切线要求,控制器将控制切线气缸驱动上切线部件与下切线部件合拢以进行裁切及粘合,比如,采用超声波进行切割,尾线在超声波能量的作用下使切割部位瞬间软化、熔化,对切断后的线头进行粘合。切掉的尾线经吸风管输送至外部指定位置。
37.以上实施例是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修改或变更,但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的情况下,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