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耐高温电源线综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24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线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防水耐高温电源线综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源线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和生产场所,在电源线的实际使用中,使用环境多种多样,架空方式,辅设方式,水下方式等等;所涉及的物理环境对电源线的影响,也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由于使用环境而造成的电力灾害也越来越多。
3.目前,防水耐高温电源线作为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源线之一,为了确保其出厂质量,往往在出厂之前要通过各种装置进行测试,因此避免不了要在各个装置之间进行流转。在电源线尽心流转测试的过程中,由于测试现场比较混乱,其表面往往会粘附上灰尘等颗粒物,而该类电源线直接进行绕卷打包出场的话,会极大地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耐高温电源线综合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该电源线表面的灰尘等颗粒物进行清理,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升企业效益。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耐高温电源线综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与水箱之间设有四个与水箱顶部四角位置固定连接的立柱,所述水箱一侧设置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基台,所述基台顶部设置有吹干机构;
7.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有动环,所述动环两侧均设置有定环,且两个定环外周面相背的一侧底端均与对应位置的两个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动环两侧端面中部均固定设有环形滑块,两个定环相对的一侧对应环形滑块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滑槽,且环形滑块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环形滑槽内部,其中一个定环外置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动环外周面对应齿轮的位置处固定套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环,两个所述定环相背的一端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水腔,且两个定环内周面均固定套设有环块,两个所述环块内周面底端均开设有漏水孔,且两个漏水孔底端分别贯穿对应位置的定环并与水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水箱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道与两个水腔相连通,两个定环内周面对应水腔的位置处均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动环内周面中部固定套设有环形凸起,且动环内周面位于环形凸起两侧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漏水槽,两个漏水槽内部均固定设有多个连接块,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周面固定设有刷毛;
8.所述吹干机构包括有与基台固定连接的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周面划分为擦拭区和
吹风区,且擦拭区靠近清洗机构,所述圆环上对应吹风区的位置处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气腔,所述圆环外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气端连接有与气腔相连通的输气管,所述圆环内周面的吹风区开设有多个与气腔相连通且呈环形设置的气孔,圆环内周面的擦拭区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吸水棉块。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块的内周面设置为内凹式弧面,且漏水孔位于该内凹式弧面的最低点处。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水槽的轴截面为y字形。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凸起内周面呈对位设置的刷毛之间的距离小于环块内周面的最小直径。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棉块面向清洗机构的一侧端面向圆环的内周面方向呈倾斜设置。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定环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封板,且封板通过锁紧螺栓与对应位置的定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封板的内直径与环块的最小内直径相等。
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远离所述吹干机构的封板外侧端面向定环的内周面方向呈倾斜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清刷+双重冲洗的方式对附着在电源线表面的灰尘等颗粒物进行清洁,并利用擦拭区的吸水棉块对清洗后残留在电源线表面的水进行擦除,然后由风孔喷出的气流对电源线的表面进行吹干,整个清理过程全自动进行,且清理全面,提高了产品表面的清洁度,进而提高消费者购买欲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环内周面开设漏水孔,在动环内周面开设有漏水槽,可以使清洗过程中的水自动环上的漏水槽以及定环上的漏水孔回流至水箱内部进行再利用,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两个定环相背端的封板会对清理过程中的水进行阻挡,防止水外溅而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与立柱装配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封板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为:1底板、2水箱、3清洗机构、31动环、32定环、33环形滑块、34环形滑槽、35电机、36齿轮、37齿环、38水腔、39环块、310漏水孔、311水泵、312环形凸起、313漏水槽、314刷毛、315连接块、316喷头、4立柱、5基台、6吹干机构、61圆环、62气泵、63输气管、64气腔、65气孔、66吸水棉块、7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5.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防水耐高温电源线综合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设有水箱2,所述水箱2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3,所述清洗机构3与水箱2之间设有四个与水箱2顶部四角位置固定连接的立柱4,所述水箱2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基台5,所述基台5顶部设置有吹干机构6;
27.所述清洗机构3包括有动环31,所述动环31两侧均设置有定环32,且两个定环32外周面相背的一侧底端均与对应位置的两个立柱4固定连接,所述动环31两侧端面中部均固定设有环形滑块33,两个定环32相对的一侧对应环形滑块33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滑槽34,且环形滑块33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的环形滑槽34内部,可确保动环31沿着环形滑槽34的方向进行稳定的自转,其中一个定环32外置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5,所述电机3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36,所述动环31外周面对应齿轮36的位置处固定套设有与齿轮36相啮合的齿环37,两个所述定环32相背的一端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水腔38,且两个定环32内周面均固定套设有环块39,两个所述环块39内周面底端均开设有漏水孔310,且两个漏水孔310底端分别贯穿对应位置的定环32并与水箱2的内腔相连通,方便清洗过程中的水回流至水箱2内进行循环利用,所述水箱2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311,所述水泵311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道与两个水腔38相连通,两个定环32内周面对应水腔38的位置处均安装有多个喷头316,所述动环31内周面中部固定套设有环形凸起312,且动环31内周面位于环形凸起312两侧均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漏水槽313,两个漏水槽313内部均固定设有多个连接块315,所述环形凸起312的内周面固定设有刷毛314,用于清理附着力较强的灰尘等颗粒物;
28.所述吹干机构6包括有与基台5固定连接的圆环61,所述圆环61的内周面划分为擦拭区和吹风区,且擦拭区靠近清洗机构3,所述圆环61上对应吹风区的位置处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气腔64,所述圆环61外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62,所述气泵62的输气端连接有与气腔64相连通的输气管63,所述圆环61内周面的吹风区开设有多个与气腔64相连通且呈环形设置的气孔65,用于喷出气体对清洗后的电源线表面进行吹干,圆环61内周面的擦拭区固定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吸水棉块66,用于对清洗后残留在电源线表面的水进行擦拭,以加速后续吹干。
29.进一步的,所述环块39的内周面设置为内凹式弧面,且漏水孔310位于该内凹式弧面的最低点处,用于引导清洗过程中落下的水集聚在漏水孔310处回流至水箱2内部,并避免水在环块39的内周面残留。
30.进一步的,所述漏水槽313的轴截面为y字形,用于引导动环31内周面区域的水回流至水箱2内部进行再利用。
3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起312内周面呈对位设置的刷毛314之间的距离小于环块39内周面的最小直径,使刷毛314与被清洗电源线的表面呈紧密贴合状态,提升清洁效果。
32.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棉块66面向清洗机构3的一侧端面向圆环61的内周面方向呈倾斜设置,方便用到清洗后的电源线进入吹干机构6进行二次处理。
3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定环32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封板7,且封板7通过锁紧螺栓与对应位置的定环32可拆卸连接,所述封板7的内直径与环块39的最小内直径相等(可将该直径设置为被清洗电源线的直径),可在清洗电源线的过程中对两个定环32相背的一端进行封堵,防止清洗过程中水溅出而造成浪费。
34.进一步的,远离所述吹干机构6的封板7外侧端面向定环32的内周面方向呈倾斜设置,方便引导待清洗电源线进入清洗机构3进行处理。
3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将该设备与外部供电电源接通,然后将待清洗电源线的一端自端面呈倾斜设置封板7处进入清洗机构3,同时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电机35、水泵311和气泵62,使水泵311将水箱2内的水泵送至两个水腔38内部并由喷头316喷出,气泵62将空气鼓入气腔64内部并由气孔65喷出,而电机35则通过带动齿轮36转动来驱动动环31自转,在待清洗电源线进入清洗机构3后,左侧定环32(以说明书附图1为基准)内周面的喷头316将对应水腔38内的水喷向待清洗电源线的表面,以实现将电源线表面附着的灰尘等颗粒物(以下简称杂物)冲下,部分附着力较强的杂物随电源线前移至动环31区域后,利用随动环1转动的刷毛314对电源线表面附着力较强的杂物进行清刷,随后进入右侧的定环32,其内周面的喷头316喷出的水对清刷后附着在电源线表面的杂物进行二次冲洗,使被刷毛314清刷后附着力降低的杂物被完全冲下,此过程中,喷头316喷出的水会被两侧的封板7挡住不会外溅,而是由动环31上的漏水槽313以及定环32上的漏水孔310回流至水箱2内部进行再利用,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浪费,被清洗后的电源线在出清洗机构3后,继续进入圆环61内部的擦拭区,并利用擦拭区的吸水棉块66对清洗后残留在电源线表面的水进行擦除,此时的电源线表面仍就处于潮湿状态,因而擦拭完成后的电源线会继续进入吹风区,并由风孔65喷出的气流对电源线的表面进行吹干,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7.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38.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9.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40.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