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接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石墨烯接地引下线防腐装置。
背景技术:
2.接地装置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接地装置中的接地引下线的工作环境由两部分组成,即部分接地引下线埋于土壤中,部分接地引下线暴露于空气中,因此相对于整个接地系统而言,接地引下线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所以,人们设计了防腐装置。
3.但是现有的防腐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连接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腐机构更换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固定的问题。
4.因此,发明复合石墨烯接地引下线防腐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复合石墨烯接地引下线防腐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防腐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连接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防腐机构更换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固定的问题。复合石墨烯接地引下线防腐装置,包括接地线体,套接管,插接腔,连接板,六角螺栓,可旋转顶紧固定座结构,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可套接固定架结构和方头螺栓,所述的插接腔开设在套接管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接地线体的上端插接在插接腔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卡接设置;所述的六角螺栓分别贯穿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设置在套接管的上端;所述的六角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套接管的上端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顶紧固定座结构安装在连接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安装在接地线体的外壁;所述的可套接固定架结构安装在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方头螺栓分别贯穿可套接固定架结构的左右两侧。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7.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接固定座,顶紧螺栓,弧形顶紧板,t型连接座和连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套接固定座套接在连接机构的下端外壁,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连接工作。
8.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接地线体,伸缩管,环氧树脂层,石墨烯涂层和推动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伸缩管和推动管螺纹连接设置,同时通过推动管和接地线体套接设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伸缩管更换工作。
9.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架,套接孔,固定孔,插接管,倒t型固定座,伸缩管和方头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套接孔使固定架套接在伸缩管的外壁,然后使方头螺栓贯穿固定孔并与倒t型固定座进行螺纹连接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伸缩管固定工作。
10.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接固定座,顶紧螺栓,弧形顶紧板,t型连接座和顶紧弹
簧以及连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顶紧弹簧推动连接板的上端,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t型连接座和套接固定座之间的压力,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导电工作。
1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伸缩管,环氧树脂层,石墨烯涂层和推动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拉动伸缩管,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接地线体的长度进行调节工作。
1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架,套接孔,固定孔,插接管和倒t型固定座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插接管和倒t型固定座插接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固定架拆卸以及安装工作。
13.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伸缩管,环氧树脂层,石墨烯涂层,推动管和硅胶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硅胶圈设置在推动管和接地线体之间,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潮气接触接地线体的外壁,影响防腐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顶紧固定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套接固定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接地线体;2、套接管;3、插接腔;4、连接板;5、六角螺栓;6、可旋转顶紧固定座结构;61、套接固定座;62、顶紧螺栓;63、弧形顶紧板;64、t型连接座;65、顶紧弹簧;7、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71、伸缩管;72、环氧树脂层;73、石墨烯涂层;74、推动管;75、硅胶圈;8、可套接固定架结构;81、固定架;82、套接孔;83、固定孔;84、插接管;85、倒t型固定座;9、方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复合石墨烯接地引下线防腐装置,包括接地线体1,套接管2,插接腔3,连接板4,六角螺栓5,可旋转顶紧固定座结构6,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7,可套接固定架结构8和方头螺栓9,所述的插接腔3开设在套接管2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接地线体1的上端插接在插接腔3的内部中间位置且卡接设置;所述的六角螺栓5分别贯穿连接板4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4设置在套接管2的上端;所述的六角螺栓5分别螺纹连接在套接管2的上端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顶紧固定座结构6安装在连接板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7安装在接地线体1的外壁;所述的可套接固定架结构8安装在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7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方头螺栓9分别贯穿可套接固定架结构8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旋转顶紧固定座结构6包括套接固定座61,顶紧螺栓62,弧形顶紧板63,t型连接座64和顶紧弹簧65,所述的顶紧螺栓62贯穿套接固定座61的右侧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弧形顶紧板63插接在套接固定座6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t型连接座64贯穿套接固定座6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弹簧65套接在t型连接座64的下端外壁;进行使用时,将
接地线体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套接固定座61套接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旋转顶紧螺栓62,通过顶紧螺栓62和套接固定座61螺纹连接设置,推动弧形顶紧板63进行移动,通过弧形顶紧板63和套接固定座61配合,进行连接固定工作。
21.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防护伸缩防腐管结构7包括伸缩管71,环氧树脂层72,石墨烯涂层73,推动管74和硅胶圈75,所述的环氧树脂层72设置在伸缩管71的内壁;所述的石墨烯涂层73设置在环氧树脂层72的内壁;所述的推动管74分别螺纹连接在伸缩管71的上端和下端外壁;所述的硅胶圈75胶接在推动管74的内圈上部;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使接地线体1贯穿石墨烯涂层73的内部,然后根据需要,推动推动管74和石墨烯涂层73进行移动,并将推动管74和石墨烯涂层7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接地线体1防腐工作。
22.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套接固定架结构8包括固定架81,套接孔82,固定孔83,插接管84和倒t型固定座85,所述的套接孔82开设在固定架8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孔83分别开设在固定架8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管84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架81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倒t型固定座85分别套接在插接管84的下端外壁;在进行防腐的过程中,将倒t型固定座85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并使固定架81推动至伸缩管71外壁合适的位置,然后使方头螺栓9分别贯穿固定孔83和插接管84,并与倒t型固定座85螺纹连接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伸缩管71固定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伸缩管71晃动影响防腐工作。
2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套接管2采用上端封顶的铜管;所述的接地线体1和插接腔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2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顶紧螺栓62轴接在弧形顶紧板63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弹簧65设置在套接固定座6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套接固定座61采用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接孔的铜座。
2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t型连接座64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板4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弹簧65的下端和连接板4的上端接触设置。
2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环氧树脂层72设置在石墨烯涂层73和伸缩管71之间;所述的伸缩管71采用pvc波纹管。
2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伸缩管71和推动管74以及硅胶圈75分别套接在接地线体1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硅胶圈75设置在推动管74和接地线体1之间。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接管84分别设置在固定孔83的下端;所述的套接孔82设置在固定孔83之间。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方头螺栓9分别贯穿固定孔83和插接管84的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在倒t型固定座85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架81通过套接孔82连接在伸缩管71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方头螺栓9分别设置在伸缩管71的左右两侧。
30.工作原理
31.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将接地线体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使套接固定座61套接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旋转顶紧螺栓62,通过顶紧螺栓62和套接固定座61螺纹连接设置,推动弧形顶紧板63进行移动,通过弧形顶紧板63和套接固定座61配合,进行连接固定工作,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使接地线体1贯穿石墨烯涂层73的内部,然后根据
需要,推动推动管74和石墨烯涂层73进行移动,并将推动管74和石墨烯涂层7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接地线体1防腐工作,在进行防腐的过程中,将倒t型固定座85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并使固定架81推动至伸缩管71外壁合适的位置,然后使方头螺栓9分别贯穿固定孔83和插接管84,并与倒t型固定座85螺纹连接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伸缩管71固定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伸缩管71晃动影响防腐工作。
32.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