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
背景技术:
2.加热料理机通过加热搅打的方式,可加工多种食物。现有的加热料理机在通过电机高速旋转带动刀片进行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电机轴与刀片之间的连接存在不可避免的同轴度误差和同心度误差,会导致电机和刀片高速旋转会产生共震,并且这个共震会传动给与刀片固定连接的发热盘,使发热盘也同时发生共震。而发热盘的共震又会传递给外面的固定杯体的塑件和杯体,产生噪音。
3.目前原市场上常规硅胶密封圈是只放在发热盘上面,纯碎起了一个密封作用,不具备避震消音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密封圈不具备避震消音功能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避震消音功能的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包括杯底座,所述杯底座上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开口处安装有杯体,所述杯体和凹槽一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凹槽一的内部设有发热盘,所述密封圈套接在发热盘的外侧,所述凹槽一的底面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通发热盘的底面且其端部固定有刀片,所述转轴和发热盘固定连接。
7.凹槽一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发热盘进行发热的发热盘组件,发热盘安装在发热盘组件上;杯底座的底部连接有主机,主机的内部设有控制转轴进行旋转的电机组件,转轴和电机组件相连接,转轴在电机组件的控制下带动刀片和发热盘进行旋转。通过密封圈把发热盘周边都包起来,使发热盘与杯底座、杯体隔离软接触,将发热盘与杯底座、杯体隔离开,即可避免将发热盘的共震传递给杯底座、杯体,很好的达到了避震消音的效果,降低了噪音的产生。
8.作为优选,所述杯底座的表面设有与杯体相匹配的凹槽二,所述凹槽一置于凹槽二的底面上,所述杯体安装在凹槽二内,所述凹槽一的开口处设有与密封圈相匹配的环形卡槽,所述密封圈安装在环形卡槽内且与杯体的底部相接触。通过凹槽二的设计,方便了杯体的安装固定;通过环形卡槽的设计,方便了密封圈的安装固定,以保证密封圈良好的密封效果。其中杯体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凹槽二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杯体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安装在凹槽二中。
9.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卡槽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渡倒角。提高了密封圈在装入环形卡槽过程中的平滑性,使得操作起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10.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盘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环形翻边,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壁上设有
与环形翻边相匹配的翻边安装槽,所述密封圈通过翻边安装槽和环形翻边的配合套接在发热盘的外侧。很好的将发热盘完全与杯底座、杯体隔离开,三面缓冲,提高了降噪效果。
11.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盘的外侧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置于发热盘和环形翻边之间,所述连接环的内边和发热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外边和环形翻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其中连接环为弹性材料,发热盘、连接环和环形翻边三者一体化设计。在将套有密封圈的发热盘安装到环形卡槽处的过程中,连接环的外边可以向内侧进行收缩,以便密封圈顺利安装固定到环形卡槽内;而被收缩后的连接环自身具有一定的恢复力,还可以将密封圈牢牢的压在环形卡槽的侧壁上,提高了的密封效果。通过圆弧形的设计,保证了连接环不会因为受到应力过大而导致断裂。
12.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的硬度为35度~45度。如过软,则起不到密封效果;如过硬,对发热盘共震起不到消音作用。35度~45度的硬度是密封最佳硬度,同时又使发生共震的发热盘与杯底座、杯体的消震消音效果达到最佳。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了避震消音的效果,降低了噪音的产生;方便了零件的安装固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降噪效果和密封效果;在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的同时又使消震消音效果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4是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8.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19.图中:1. 杯体,2. 杯底座,3. 发热盘组件,4. 电机组件,5. 主机,6. 转轴,7. 凹槽一,8. 发热盘,9. 密封圈,10. 刀片,11. 环形卡槽,12. 凹槽二,13. 过渡倒角,14. 连接环,15. 环形翻边,16. 翻边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1.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包括杯底座2,杯底座2上设有凹槽一7,凹槽一7的开口处安装有杯体1,杯体1和凹槽一7之间通过密封圈9密封连接,凹槽一7的内部设有发热盘8,密封圈9套接在发热盘8的外侧,凹槽一7的底面上安装有转轴6,转轴6贯通发热盘8的底面且其端部固定有刀片10,转轴6和发热盘8固定连接。
22.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杯底座2的表面设有与杯体1相匹配的凹槽二12,凹槽一7置于凹槽二12的底面上,杯体1安装在凹槽二12内,凹槽一7的开口处设有与密封圈9相匹配的环形卡槽11,密封圈9安装在环形卡槽11内且与杯体1的底部相接触。
23.如图3所示,环形卡槽11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渡倒角13。
24.如图3所示,发热盘8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环形翻边15,密封圈9的内侧壁上设有与环形翻边15相匹配的翻边安装槽16,密封圈9通过翻边安装槽16和环形翻边15的配合套接在
发热盘8的外侧。
25.如图3所示,发热盘8的外侧套设有连接环14,连接环14置于发热盘8和环形翻边15之间,连接环14的内边和发热盘8固定连接,连接环14的外边和环形翻边15固定连接,连接环1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26.密封圈9的硬度为35度~45度。
27.如图1所示,凹槽一7的底部安装有控制发热盘8进行发热的发热盘组件3,发热盘8安装在发热盘组件3上。杯底座2的底部连接有主机5,主机5的内部设有控制转轴6进行旋转的电机组件4,转轴6和电机组件4相连接,转轴6在电机组件4的控制下带动刀片10和发热盘8进行旋转。
28.发热盘8的材料为不锈钢,密封圈9的材料为硅胶,杯体1的材料为玻璃,杯底座2的材料为塑料。
29.工作原理:密封圈9包在发热盘8的外侧,三面缓冲,使发热盘8与杯底座2、杯体1隔离软接触,将发热盘8完全与杯底座2、杯体1隔离开,即可避免将发热盘8的共震传递给杯底座2、杯体1,达到避震消音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杯底座(2),所述杯底座(2)上设有凹槽一(7),所述凹槽一(7)的开口处安装有杯体(1),所述杯体(1)和凹槽一(7)之间通过密封圈(9)密封连接,所述凹槽一(7)的内部设有发热盘(8),所述密封圈(9)套接在发热盘(8)的外侧,所述凹槽一(7)的底面上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贯通发热盘(8)的底面且其端部固定有刀片(10),所述转轴(6)和发热盘(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杯底座(2)的表面设有与杯体(1)相匹配的凹槽二(12),所述凹槽一(7)置于凹槽二(12)的底面上,所述杯体(1)安装在凹槽二(12)内,所述凹槽一(7)的开口处设有与密封圈(9)相匹配的环形卡槽(11),所述密封圈(9)安装在环形卡槽(11)内且与杯体(1)的底部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卡槽(11)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渡倒角(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发热盘(8)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环形翻边(15),所述密封圈(9)的内侧壁上设有与环形翻边(15)相匹配的翻边安装槽(16),所述密封圈(9)通过翻边安装槽(16)和环形翻边(15)的配合套接在发热盘(8)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发热盘(8)的外侧套设有连接环(14),所述连接环(14)置于发热盘(8)和环形翻边(15)之间,所述连接环(14)的内边和发热盘(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4)的外边和环形翻边(1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1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圈(9)的硬度为35度~45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避震消音功能的能避震消音的加热料理机发热盘密封圈结构。它包括杯底座,所述杯底座上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开口处安装有杯体,所述杯体和凹槽一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凹槽一的内部设有发热盘,所述密封圈套接在发热盘的外侧,所述凹槽一的底面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通发热盘的底面且其端部固定有刀片,所述转轴和发热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了避震消音的效果,降低了噪音的产生;方便了零件的安装固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提高了降噪效果和密封效果;在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性的同时又使消震消音效果达到最佳。的密封性的同时又使消震消音效果达到最佳。的密封性的同时又使消震消音效果达到最佳。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江 卢荣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杰士达工程塑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