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飞灰应急处理机电控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66



1.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式飞灰应急处理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式飞灰应急处理机电控箱。


背景技术:

2.移动式飞灰应急处理机用于对飞灰进行处理,其顶部设置有电控箱。
3.目前,电控箱与机体之间依靠螺钉组进行固定连接,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从而不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清理与维护,同时,机体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频繁震动,容易引起螺钉组松动,若螺钉组松动未被及时发现,电控箱震动较大时,可能会造成电气元件损坏,甚至电控箱将螺钉组剪断,脱离机体,引起生产事故;并且,机体通过设置在其侧壁上的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是,外部的水渍和灰尘等杂质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机体的内部,从而对机体内部的电气元件造成影响,影响其使用寿命。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6.一种移动式飞灰应急处理机电控箱,包括机体和电控箱本体,所述机体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电控箱本体和安装板之间通过安装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电控箱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散热孔,且各个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组件。
7.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侧壁的多个套管,所述套管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壁插设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通过第一弹簧与套管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套管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槽,所述套管的侧壁套设有转动环,且转动环与套管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槽,且第二连接槽贯穿转动环的下侧壁设置,所述转动环的下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槽,所述电控箱本体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
8.所述套管的底部和固定盘之间填充有液压油,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圆孔。
9.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插设在散热孔内的安装杆,且安装杆的外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滑动槽的另一端开设有圆槽,所述滑动槽内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滑动套,且滑动套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圆槽连通,所述滑动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圆槽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开设有工作槽,且工作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与第一倒角相抵,所述工作槽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与机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工作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套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
10.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插设在滑动套内的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套以及固定板的侧壁相抵。
1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槽底部的固定管,且固定管的内部填充有乙醇气体,所述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管的端部并与滑动套的端部固定。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组件等,当电控箱本体内部的温度较高时,使得固定管中的乙醇气体受热快速膨胀,推动滑动板和滑动杆向右滑动,从而使得滑动杆推动滑动套沿着滑动槽的侧壁向右滑动,此时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不再相抵,同时,第二弹簧收缩,使得电控箱本体内的热气能够通过第三通孔、工作槽后进入圆槽中,并通过第二通孔进入滑动套中,从而经过固定板上的第一通孔排出进行散热,保证了其散热效果,避免其内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当电控箱本体内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时,滑动板不会向右进行移动,此时,在第二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相抵密封,从而保证散热孔的密封性,避免外部水渍或者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其内部,从而避免其损坏,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机构等,首先,当需要对电控箱本体进行安装时,转动转动环使得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对正,接着,将连接杆插入套管中,并且使得卡块沿着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滑动,使得连接杆挤压第二移动板,同时使得第一弹簧收缩,然后转动转动环将卡槽与卡块对正,第一弹簧的弹力将卡块抵紧在卡槽中,避免脱落,使得对电控箱本体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将连接杆向套管内部挤压使得第一弹簧收缩,使得卡块从卡槽内脱出,然后转动转动环,使得第二连接槽与卡块对正,即可将连接杆取下,使得对电控箱本体的拆卸更加方便,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清理与维护,并且,当电控箱本体在使用时发生震动时,使得第二移动板和第一移动板在套管内滑动,使得液压油顺着圆孔流动,形成阻尼作用,起到第一次缓冲作用,同时,第一弹簧还能起到第二次缓冲作用,从而避免其因震动而损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16.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机体;201-套管;202-固定盘;203-第二移动板;204-第一移动板;205-第一移动杆;206-第一连接槽;207-转动环;208-卡槽;209-第二连接槽;210-连接杆;211-卡块;301-安装杆;302-滑动槽;303-滑动套;304-第二通孔;305-固定板;306-第一通孔;307-第三通孔;308-圆槽;309-第一倒角;310-第二倒角;311-工作槽;4-第二弹簧;501-固定管;502-滑动板;503-滑动杆;6-圆孔;7-安装板;8-电控箱本体;9-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移动式飞灰应急处理机电控箱,包括机体1和电控箱本体8,机体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且电控箱本体8和安装板7之间通过安装机构进行连接,电控箱本体8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散热孔9,且各个散热孔9内设置有散热组件,能够在电控箱本体8内部的温度较高时,将其内部的热量正常散出,保证了其散热效果,避免其内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当电控箱本体8内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时,保证散热孔9的密封性,避免外部水渍或者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其内部,从而避免其损坏,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同时,便于对其进行安装与拆卸,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清理与维护,并且,使其具有很好的缓震效果,避免其连接处因震动而松动脱落以及内部电气元件因震动而损坏。
25.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7上侧壁的多个套管201,套管201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202,固定盘202的侧壁插设有第一移动杆205,第一移动杆2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204,且第一移动板204通过第一弹簧212与套管201的底部固定,第一移动杆20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203,套管201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槽206,套管201的侧壁套设有转动环207,且转动环207与套管201的侧壁转动连接,转动环207的上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连接槽209,且第二连接槽209贯穿转动环207的下侧壁设置,转动环207的下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槽208,电控箱本体8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210,且连接杆2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211,首先,当需要对电控箱本体8进行安装时,转动转动环207使得第二连接槽209和第一连接槽206对正,接着,将连接杆210插入套管201中,并且使得卡块211沿着第二连接槽209和第一连接槽206滑动,使得连接杆210挤压第二移动板203,同时使得第一弹簧212收缩,然后转动转动环207将卡槽208与卡块211对正,第一弹簧212的弹力将卡块211抵紧在卡槽208中,避免脱落,使得对电控箱本体8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将连接杆210向套管201内部挤压使得第一弹簧212收缩,使得卡块211从卡槽208内脱出,然后转动转动环207,使得第二连接槽209与卡块211对正,即可将连接杆210取下,使得对电控箱本体8的拆卸更加方便,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清理与维护。
26.套管201的底部和固定盘202之间填充有液压油,第一移动板204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圆孔6,当电控箱本体8在使用时发生震动时,使得第二移动板203和第一移动板204在套管201内滑动,使得液压油顺着圆孔6流动,形成阻尼作用,起到第一次缓冲作用。
27.散热组件包括固定插设在散热孔9内的安装杆301,且安装杆301的外端开设有滑动槽302,滑动槽30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5,且固定板30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06,滑动槽302的另一端开设有圆槽308,滑动槽302内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滑动套303,且滑动套30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04,第二通孔304与圆槽308连通,滑动套303远离固定板30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309,圆槽308远离固定板305的一端开设有工作槽311,且工作槽3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倒角310,第二倒角310与第一倒角309相抵,工作槽31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307,且第三通孔307与机体1的内部连通,工作槽311内设置有用于驱
动滑动套303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当电控箱本体8内部的温度较高时,使得固定管501中的乙醇气体受热快速膨胀,推动滑动板502和滑动杆503向右滑动,从而使得滑动杆503推动滑动套303沿着滑动槽302的侧壁向右滑动,此时第一倒角309和第二倒角310不再相抵,同时,第二弹簧4收缩,使得电控箱本体8内的热气能够通过第三通孔307、工作槽311后进入圆槽308中,并通过第二通孔304进入滑动套303中,从而经过固定板305上的第一通孔306排出进行散热,保证了其散热效果,避免其内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当电控箱本体8内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时,滑动板502不会向右进行移动,此时,在第二弹簧4的弹簧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倒角309和第二倒角310相抵密封,从而保证散热孔9的密封性,避免外部水渍或者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其内部,从而避免其损坏,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28.复位机构包括插设在滑动套303内的第二弹簧4,且第二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套303以及固定板305的侧壁相抵,对滑动套303的滑动起到导向与复位作用。
29.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槽311底部的固定管501,且固定管501的内部填充有乙醇气体,固定管501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502,滑动板5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杆503,且滑动杆503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管501的端部并与滑动套303的端部固定,当电控箱本体8内部的温度较高时,使得固定管501中的乙醇气体受热快速膨胀,推动滑动板502和滑动杆503向右滑动,从而使得滑动杆503推动滑动套303沿着滑动槽302的侧壁向右滑动。
30.在使用时,首先,当需要对电控箱本体8进行安装时,转动转动环207使得第二连接槽209和第一连接槽206对正,接着,将连接杆210插入套管201中,并且使得卡块211沿着第二连接槽209和第一连接槽206滑动,使得连接杆210挤压第二移动板203,同时使得第一弹簧212收缩,然后转动转动环207将卡槽208与卡块211对正,第一弹簧212的弹力将卡块211抵紧在卡槽208中,避免脱落,使得对电控箱本体8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31.当需要拆卸时,只需将连接杆210向套管201内部挤压使得第一弹簧212收缩,使得卡块211从卡槽208内脱出,然后转动转动环207,使得第二连接槽209与卡块211对正,即可将连接杆210取下,使得对电控箱本体8的拆卸更加方便,从而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清理与维护;
32.并且,当电控箱本体8在使用时发生震动时,使得第二移动板203和第一移动板204在套管201内滑动,使得液压油顺着圆孔6流动,形成阻尼作用,起到第一次缓冲作用,同时,第一弹簧212还能起到第二次缓冲作用,从而避免其因震动而损坏;
33.当电控箱本体8内部的温度较高时,使得固定管501中的乙醇气体受热快速膨胀,推动滑动板502和滑动杆503向右滑动,从而使得滑动杆503推动滑动套303沿着滑动槽302的侧壁向右滑动,此时第一倒角309和第二倒角310不再相抵,同时,第二弹簧4收缩,使得电控箱本体8内的热气能够通过第三通孔307、工作槽311后进入圆槽308中,并通过第二通孔304进入滑动套303中,从而经过固定板305上的第一通孔306排出进行散热,保证了其散热效果,避免其内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当电控箱本体8内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时,滑动板502不会向右进行移动,此时,在第二弹簧4的弹簧力作用下,使得第一倒角309和第二倒角310相抵密封,从而保证散热孔9的密封性,避免外部水渍或者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其内部,从而避免其损坏,保证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