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不锈钢汤杯。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涌现了各种可电加热的杯子,用于煮茶、煮汤等,方便快捷。但以往的杯子在加热的时候由于温度传导较快,使得杯身瞬间产生较高的温度,易使人灼伤,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汤料容易粘在杯底的发热盘上,不易清洗,故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给发热盘喷陶瓷油的方法来避免上述状况的发生。
3.但是,现有技术中杯身与发热盘往往都是采用一体成型的连接方式,故给杯底喷陶瓷油时,往往需要利用工装来避免将陶瓷油喷涂到杯身上,喷涂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发热盘不便喷涂陶瓷油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发热盘喷涂陶瓷油的不锈钢汤杯。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不锈钢汤杯,它包括杯身,所述杯身的底部设有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的一侧与杯身连接,所述发热盘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发热盘连接。
7.所述杯身的底部设有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的一侧与杯身连接,所述发热盘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发热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盘先经过陶瓷油的喷涂,然后与杯身连接,无需利用工装即可避免陶瓷油喷涂在杯身上,达到了方便发热盘喷涂陶瓷油的目的。
8.作为优选,所述杯身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杯身的底部边缘设有卷边,所述卷边与杯身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发热盘的开口端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发热盘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发热盘通过翻边与卷边相匹配固定安装于杯身上,所述发热盘与杯身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杯身和发热盘都是采用304不锈钢制成;发热盘采用通过翻边与卷边相匹配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杯身上,无需进行抛光处理,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9.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铝板,所述铝板的一侧与发热盘的底部连接,所述铝板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发热管、温控器和熔断器,所述发热管、温控器和熔断器均与铝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管分别与温控器和熔断器电连接。杯子通过电源线与插座连接通电,当温度达到高温设定值时,温控器通过电路控制发热管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低温设定值时,温控器通过电路控制发热管加热,使其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控制方便简单;当电路中的电路过载时,熔断器能够及时断开电路,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使用安全;发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铝板导热传递到发热盘上,从而对杯子内的液体起到加热效果。
10.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管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温控器和熔断器均位于发热管内。有利于节约空间,使得结构更为紧凑,且利于提高铝板和发热盘的受热均匀度,加快杯子内溶液
的升温速度。
11.作为优选,所述铝板的边缘设有若干根柱体,所述柱体位于铝板相对应的另一侧,所述柱体与铝板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管位于若干根柱体所构成的环形结构内。这样设计有利于发热管的限位,同时铝板通过柱体可实现与保护壳(图中未显示)的可拆卸连接,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便于电路的检修。
12.作为优选,所述杯身的侧壁上设有壶嘴,所述壶嘴位于开口处,所述壶嘴与杯身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防止壶嘴与杯身的连接处漏水,所述壶嘴与杯身的内部相连通。杯子倒液体时,壶嘴具有引流、导向作用,防止水洒到盛溶液的容器外。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利用工装即可避免陶瓷油喷涂在杯身上,达到了方便发热盘喷涂陶瓷油的目的;发热盘采用通过翻边与卷边相匹配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杯身上,无需进行抛光处理,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温度控制方便简单;熔断器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使用安全;结构更为紧凑,且利于提高铝板和发热盘的受热均匀度,加快杯子内溶液的升温速度;铝板通过柱体可实现与保护壳(图中未显示)的可拆卸连接,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便于电路的检修;壶嘴具有引流、导向作用,防止水洒到盛溶液的容器外。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 杯身,2. 发热盘,3. 加热组件,4. 开口,5. 卷边,6. 翻边,7. 铝板,8. 发热管,9. 温控器,10. 熔断器,11. 柱体,12. 壶嘴。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7.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不锈钢汤杯,它包括杯身1,杯身1的底部设有发热盘2,发热盘2的一侧与杯身1连接,发热盘2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加热组件3,加热组件3与发热盘2连接。
18.杯身1的顶部设有开口4,杯身1的底部边缘设有卷边5,卷边5与杯身1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发热盘2的开口4端边缘设有翻边6,翻边6与发热盘2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发热盘2通过翻边6与卷边5相匹配固定安装于杯身1上,发热盘2与杯身1密封连接。
19.加热组件3包括铝板7,铝板7的一侧与发热盘2的底部连接,铝板7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发热管8、温控器9和熔断器10,发热管8、温控器9和熔断器10均与铝板7可拆卸连接,发热管8分别与温控器9和熔断器10电连接。发热管8的形状为弧形,温控器9和熔断器10均位于发热管8内。
20.铝板7的边缘设有若干根柱体11,柱体11位于铝板7相对应的另一侧,柱体11与铝板7固定连接,发热管8位于若干根柱体11所构成的环形结构内。
21.杯身1的侧壁上设有壶嘴12,壶嘴12位于开口4处,壶嘴12与杯身1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壶嘴12与杯身1的内部相连通。
22.本实用新型中杯身1和发热盘2都是采用304不锈钢制成;发热盘2先经过陶瓷油的喷涂,然后与杯身1连接,无需利用工装即可避免陶瓷油喷涂在杯身1上,喷涂方便;经喷涂
后的发热盘2采用通过翻边6与卷边5相匹配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杯身1上,无需进行抛光处理,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23.杯子通过电源线与插座连接通电,发热管8产生的热量通过铝板7导热传递到发热盘2上,从而对杯子内的液体起到加热效果。当温度达到高温设定值时,温控器9通过电路控制发热管8停止加热,当温度低于低温设定值时,温控器9通过电路控制发热管8加热,使其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温度控制方便简单;当电路中的电路过载时,熔断器10能够及时断开电路,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使用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不锈钢汤杯,其特征是,包括杯身(1),所述杯身(1)的底部设有发热盘(2),所述发热盘(2)的一侧与杯身(1)连接,所述发热盘(2)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加热组件(3),所述加热组件(3)与发热盘(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汤杯,其特征是,所述杯身(1)的顶部设有开口(4),所述杯身(1)的底部边缘设有卷边(5),所述卷边(5)与杯身(1)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发热盘(2)的开口(4)端边缘设有翻边(6),所述翻边(6)与发热盘(2)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发热盘(2)通过翻边(6)与卷边(5)相匹配固定安装于杯身(1)上,所述发热盘(2)与杯身(1)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汤杯,其特征是,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铝板(7),所述铝板(7)的一侧与发热盘(2)的底部连接,所述铝板(7)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发热管(8)、温控器(9)和熔断器(10),所述发热管(8)、温控器(9)和熔断器(10)均与铝板(7)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管(8)分别与温控器(9)和熔断器(10)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汤杯,其特征是,所述发热管(8)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温控器(9)和熔断器(10)均位于发热管(8)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汤杯,其特征是,所述铝板(7)的边缘设有若干根柱体(11),所述柱体(11)位于铝板(7)相对应的另一侧,所述柱体(11)与铝板(7)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管(8)位于若干根柱体(11)所构成的环形结构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锈钢汤杯,其特征是,所述杯身(1)的侧壁上设有壶嘴(12),所述壶嘴(12)位于开口(4)处,所述壶嘴(12)与杯身(1)固定连接且形成一体,所述壶嘴(12)与杯身(1)的内部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汤杯,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发热盘喷涂陶瓷油的不锈钢汤杯。它包括杯身,杯身的底部设有发热盘,发热盘的一侧与杯身连接,发热盘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与发热盘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利用工装即可避免陶瓷油喷涂在杯身上,达到了方便发热盘喷涂陶瓷油的目的;发热盘采用通过翻边与卷边相匹配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杯身上,无需进行抛光处理,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温度控制方便简单;熔断器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使用安全;结构更为紧凑,且利于提高铝板和发热盘的受热均匀度,加快杯子内溶液的升温速度。加快杯子内溶液的升温速度。加快杯子内溶液的升温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江 卢荣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杰士达工程塑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