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
背景技术:
2.含油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包括天然石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其分馏物,以及食用动植物油和脂肪类。从对水体的污染来说,主要是石油和焦油,这些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会造成浪费;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含油废水的处理应首先考虑回收油类物质,并充分利用经过处理的水资源。因此,含油废水的处理可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隔油池适用于分离废水中颗粒较大的油品,处理效率为60~80%,出水中含油量约为100~200毫克/升。废水中的细小油珠和乳化油则很难去除。
3.但是,现有的油污水分离过程中会用到纤维膜,传统的过滤纤维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需要进行更换,不然便无法进行进行油污的过滤,整个加工成本消耗较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油污水分离过程中会用到纤维膜,传统的过滤纤维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需要进行更换,不然便无法进行进行油污的过滤,整个加工成本消耗较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包括纺丝纤维分离膜,所述纺丝纤维分离膜包括竹纤沥水层和木棉纤维织层,所述木棉纤维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笼编网层,且笼编网层与木棉纤维织层贴合连接,所述竹纤沥水层与木棉纤维织层之间设置有隔断膜层,且隔断膜层与竹纤沥水层和木棉纤维织层贴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木棉纤维织层包括绕组编条和横织编条,且绕组编条与横织编条之间相互垂直。
7.优选的,所述绕组编条和横织编条均包括复合木棉管线,且绕组编条设置为s形结构。
8.优选的,所述复合木棉管线包括低密填充管芯和塑形套层,且低密填充管芯与塑形套层贴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低密填充管芯的内部设置有管芯腔,且管芯腔的两端设置为密封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竹纤沥水层的厚度设置为60-70μm,所述木棉纤维织层的厚度设置为130-140μm,所述笼编网层的的厚度设置为10μ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纺丝纤维分离膜主要由竹纤沥水层和木棉纤维织层构成,竹纤沥水层可以对滤出的水进行二次过滤,使滤出的水可以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木棉纤维是一种高度木质化的有机种子纤维,由于它的中空内腔和表面蜡质,木棉纤维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
13.2、本实用新型木棉纤维织层是由绕组编条和横织编条编织而成,而绕组编条和横织编条都是复合木棉管线组合而成,复合木棉管线分内外两层,油污被复合木棉管线吸收后,会穿过低密填充管芯进入到管芯腔中,管芯腔的空间可以储存大量的油污,从而延长整个分离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木棉纤维织层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木棉管线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纺丝纤维分离膜;2、竹纤沥水层;3、隔断膜层;4、笼编网层;5、木棉纤维织层;6、绕组编条;7、横织编条;8、复合木棉管线;9、低密填充管芯;10、塑形套层;11、管芯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包括纺丝纤维分离膜1,纺丝纤维分离膜1包括竹纤沥水层2和木棉纤维织层5,木棉纤维是一种高度木质化的有机种子纤维,由于它的中空内腔和表面蜡质,木棉纤维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且木棉纤维具有良好的浮力,能实现油水分离,并悬浮在油水混合物中,通过改性提高木棉纤维的亲油性,可开发出性能良好的吸油材料。如以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聚苯乙烯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制备具有高吸附能力的吸附剂,对汽油、柴油、大豆油和石蜡油的吸油倍率高达80g/g,木棉纤维织层5的外表面设置有笼编网层4,且笼编网层4与木棉纤维织层5贴合连接,笼编网层4的作用是防止水流压力过大从而对内部的木棉纤维织层5造成损坏,影响到分布结构,竹纤沥水层2与木棉纤维织层5之间设置有隔断膜层3,且隔断膜层3与竹纤沥水层2和木棉纤维织层5贴合连接,竹纤沥水层2的厚度设置为60-70μm,木棉纤维织层5的厚度设置为130-140μm,笼编网层4的的厚度设置为10μm,竹纤沥水层2可以对滤出的水进行二次过滤,使滤出的水可以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20.请参阅图2,木棉纤维织层5包括绕组编条6和横织编条7,且绕组编条6与横织编条7之间相互垂直,绕组编条6和横织编条7均包括复合木棉管线8,且绕组编条6设置为s形结构,绕组编条6和横织编条7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隙,便于水分子的穿透。
21.请参阅图3,复合木棉管线8包括低密填充管芯9和塑形套层10,且低密填充管芯9与塑形套层10贴合连接,低密填充管芯9的内部设置有管芯腔11,且管芯腔11的两端设置为密封结构,绕组编条6和横织编条7都是复合木棉管线8组合而成,而复合木棉管线8分内外两层,油污被复合木棉管线8吸收后,会穿过低密填充管芯9进入到管芯腔11中,管芯腔11的
空间可以储存大量的油污,从而延长整个分离膜的使用寿命。
22.工作原理:纺丝纤维分离膜1主要由竹纤沥水层2和木棉纤维织层5构成,竹纤沥水层2可以对滤出的水进行二次过滤,使滤出的水可以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木棉纤维是一种高度木质化的有机种子纤维,由于它的中空内腔和表面蜡质,木棉纤维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且木棉纤维具有良好的浮力,能实现油水分离,并悬浮在油水混合物中,在木棉纤维织层5的外表面设置有笼编网层4,笼编网层4的作用是防止水流压力过大从而对内部的木棉纤维织层5造成损坏,影响到分布结构,木棉纤维织层5则是由绕组编条6和横织编条7编织而成,而绕组编条6和横织编条7都是复合木棉管线8组合而成,复合木棉管线8分内外两层,油污被复合木棉管线8吸收后,会穿过低密填充管芯9进入到管芯腔11中,管芯腔11的空间可以储存大量的油污,从而延长整个分离膜的使用寿命。
2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包括纺丝纤维分离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纤维分离膜(1)包括竹纤沥水层(2)和木棉纤维织层(5),所述木棉纤维织层(5)的外表面设置有笼编网层(4),且笼编网层(4)与木棉纤维织层(5)贴合连接,所述竹纤沥水层(2)与木棉纤维织层(5)之间设置有隔断膜层(3),且隔断膜层(3)与竹纤沥水层(2)和木棉纤维织层(5)贴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棉纤维织层(5)包括绕组编条(6)和横织编条(7),且绕组编条(6)与横织编条(7)之间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编条(6)和横织编条(7)均包括复合木棉管线(8),且绕组编条(6)设置为s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木棉管线(8)包括低密填充管芯(9)和塑形套层(10),且低密填充管芯(9)与塑形套层(10)贴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填充管芯(9)的内部设置有管芯腔(11),且管芯腔(11)的两端设置为密封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沥水层(2)的厚度设置为60-70μm,所述木棉纤维织层(5)的厚度设置为130-140μm,所述笼编网层(4)的厚度设置为10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加工用油水分离纤维膜,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油污水分离过程中会用到纤维膜,传统的过滤纤维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需要进行更换,不然便无法进行进行油污的过滤,整个加工成本消耗较大的问题。所述纺丝纤维分离膜包括竹纤沥水层和木棉纤维织层,所述木棉纤维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笼编网层,且笼编网层与木棉纤维织层贴合连接,所述竹纤沥水层与木棉纤维织层之间设置有隔断膜层,且隔断膜层与竹纤沥水层和木棉纤维织层贴合连接,所述木棉纤维织层包括绕组编条和横织编条,且绕组编条与横织编条之间相互垂直。编条与横织编条之间相互垂直。编条与横织编条之间相互垂直。
技术研发人员:吴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博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