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丙烯酸反应釜的连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连接管道。
背景技术:
2.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在丙烯酸反应釜的添加物料(引发剂)的过程中,物料通过连接的管道进入反应釜中,还需要通过流量计用于精准控制加入物料的量。
3.现有反应釜的连接管道道存在技术问题:物料在通过流量计时必须是下进上出,因此在计流的过程中流量计中会容易存有残留的物料,物料长时间残留在流量计中会引起固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连接管道,通过在输入管与输出管之间设有连接管和阀门,使流量计内残留的物料可自动流向反应釜,提高原料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输入管、输出管、位于所述输入管一端的入料口、连接于所述输入管与所述输出管之间的流量计,所述输入管上设有阀门一用于控制入料,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的输出口与反应釜连接,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输入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靠近所述输出口,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位于所述流量计的下方,所述流量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阀门二和阀门三。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朝与所述输出管连接的方向倾斜。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内设有用于启闭的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阀板,所述阀板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内壁铰接,所述阀板的另一端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所述弹簧为耐腐蚀弹簧。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板铰接的一端处设有挡块一,所述挡块一固定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所述挡块一靠近所述输入管,所述挡块一靠近所述阀板为斜披面,所述弹簧弹力最大时,所述阀板与所述挡块一相触。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板铰接的一端处设有挡块二,所述挡块二位于远离所述挡块一的一侧。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内壁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设有可容纳所述弹簧的凹槽,所诉凹槽内壁与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内壁设有一圈的挡块三,所述挡块三中部为空心,所述挡块三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挡块三的侧部与所述阀板侧部相适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输入管与输出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可以在物料通过管道全部输入反应釜后,专门用来输送残留在流量计中的残
余物料,将流量计内放空,可防止物料在内部固化,也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13.2、阀门一用来控制输入管内的入料,阀门二和阀门三用来控制位于流量计的物料。将连接管设置为倾斜,可以使残余的物料更容易的从连接管处流向输出管,减少管内残余。
14.3、设置阀门机构,当阀板受到入料时的物料的压力时,阀板关闭,物料流通完毕后,阀板失去物料的压力,弹簧回弹开启阀板,此时关闭阀门三,流量计中残余的物料向连接管内流动至输出管。
15.4、挡块一用于限制住弹簧最大弹力时阀板的位置,挡块二用于限制住阀板受到物料入料的压力时的位置,同时能够支撑阀板,使阀板更稳固。
16.5、凹槽用于存放压缩时的弹簧,凹槽和挡块三使的阀板关闭时缝隙更小,让流量计更加准确的测量出物料的流量。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连接管道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连接管道的结构剖视图;
20.图3是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输入管;11、入料口;12、阀门一;2、输出管;21、输出口;3、流量计;4、连接管;41、阀门机构;411、阀板;412、弹簧;413、挡块一;414、挡块二;415、固定块; 4151、凹槽;416、挡块三;5、阀门二;6、阀门三。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一种用于反应釜的连接管道,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l形的输入管1和l形的输出管2、位于输入管1一端的入料口11,入料口11与入料装置连接,在输入管1上设有阀门一12用于控制入料,输出管2另一端的输出口21与反应釜连接,在输入管1与输出管2的之间连接有流量计3。输出管2与输入管1之间连接有连接管4,与输出管2相连接的一端靠近输出口21,与输入管1 相连的连接管4另一端位于流量计3的下方。在流量计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阀门二5和阀门三6,阀门二5位于流量计3的下方,阀门二5用于控制物料进出流量计3内;阀门三6位于流量计3的上方,阀门三6用于控制物料从流量计3流出至输出管2内。
24.连接管4朝连接输出管2的方向倾斜,使残余的物料更容易的从连接管4处流向输出管2。在连接管4内还设有用于阀门机构41,阀门机构41包括阀板411、固定于连接管4内壁的固定块 415,阀板411一端与连接管4内壁铰接,阀板411的另一端与弹簧412的一端连接,
弹簧412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块415的凹槽4151内,凹槽4151可容纳压缩后的弹簧412。在阀板411铰接的一端处设有挡块一413和挡块二414,挡块一413和挡块二414均固定于连接管4的内壁,挡块一 413靠近输入管1,挡块二414靠近输出管2,挡块一413靠近阀板411为斜披面,弹簧412弹力最大时,阀板411与挡块一413相触。在连接管4内壁还设有一圈的挡块三416,挡块三416中部为空心,挡块三416的一端与固定块415连接,挡块三416的侧部与阀板411侧部相适配。
25.管道使用过程:首先开启阀门一12、阀门二5和阀门三6,使入料装置的物料从入料口11 进入,流通至连接管4时阀板411受到物料的压力关闭,物料只能流通至流量计3下方进入,然后从流量计3上方流出至输出管2,最后从输出管2进入反应釜内,待物料进入完毕后,阀板411 失去物料的压力,弹簧412释放弹力,将阀板411开启,然后关闭阀门一12和阀门三6,此时流量计3内残余的物料向下流动至连接管4内,再从连接管4内流动至输出口21进入反应釜内。
2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27.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