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166



1.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降尘的喷雾降尘装置,属于降尘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需操作人员手持进行喷雾降尘,同时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喷雾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火电厂中,煤车和灰车常会经过物资供应通道处,其所装载的煤灰在风的作用下易飘散形成扬尘,易在物资供应通道附近会造成粉尘污染,进而会影响该处工作人员的健康,因此需要降尘工作,而现有的降尘工作是通过工作人员手持喷雾水管站在物资供应通道处进行喷雾降尘工作,由于这种方式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降尘效果,而工作人员花费较长时间进行降尘工作,会占用其本职工作的工作时间,还有的一些喷雾降尘装置为固定结构,不便于拆卸和安装。
3.公告号cn211753638u公开了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降尘装置,包括顶棚,所述顶棚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护架,所述顶棚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嵌设有集尘滤网,所述顶棚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传感器,两个所述支护架相向的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水泵,该降尘装置为固定结构,不便于拆卸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提供了一种无需操作人员手持进行喷雾降尘,同时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喷雾降尘装置。能够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量,且在不使用时,能够方便的将其拆除,避免受到车辆的碰撞而损坏。
5.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由支撑装置和喷雾装置组成,支撑装置由螺纹套、第二连接管、支撑杆、输水弯管、固定板、固定支撑座、截止阀、水泵、进水管、连接板、半圆形支撑套和铰接耳组成,进水管端部和水泵进水口相连通,水泵出水口和输水弯管一端相连通,截止阀置于输水弯管上,输水弯管通过固定套置于固定支撑座上,所述固定支撑座上开有预留安装孔,输水弯管另一端插置于第二连接管一端内,所述输水弯管靠近另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螺纹套一端和输水弯管相螺接,另一端和第二连接管相螺接,半圆形支撑套两侧分别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有连接孔,两个所述半圆形支撑套通过连接孔和紧固螺栓配合组成整圆形支撑套套置于第二连接管上,支撑杆一端通过铰接耳和半圆形支撑套外壁相铰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耳和固定板相铰接,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开有预留安装孔,喷雾装置由喷雾管、分流螺纹管、连接螺纹管、第一连接管和喷雾头组成,第二连接管另一端插置于第一连接管一端内,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另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螺纹套一端和第二连接管相螺接,另一端和第一连接管相螺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端外壁开有螺
纹,连接螺纹管一端和第一连接管另一端相螺接,连接螺纹管另一端对称置有两个分流螺纹管的一端,所述分流螺纹管和连接螺纹管相连通,分流螺纹管的另一端和喷雾管一端相螺接,分流螺纹管下方置有两组喷雾头,所述两组喷雾头交错排列,所述一组内的喷雾头沿轴向等距分布在分流螺纹管上,所述喷雾头和分流螺纹管相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替换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通过铰接耳和半圆形支撑套外壁相铰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耳和固定板相铰接;
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套和输水弯管之间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所述螺纹套和第二连接管之间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
8.有益效果。
9.一、无需操作人员手持进行喷雾降尘,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
10.二、 便于拆卸和安装。
11.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12.四、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展示了支撑结构的连接情况;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的螺纹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展示了喷雾管的连接情况;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实施例3的螺纹套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
20.其中为:喷雾管1,分流螺纹管2,连接螺纹管3,第一连接管4,螺纹套5,第二连接管6,支撑杆7,输水弯管8,固定板9,固定支撑座10,截止阀11,水泵12,进水管13,连接板14,半圆形支撑套15,铰接耳16,喷雾头17,伸缩杆18,紧固螺钉19。
21.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
23.本实用新型一种火力发电厂物资供应通道用喷雾降尘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支撑装置和喷雾装置组成,支撑装置由螺纹套5、第二连接管6、支撑杆7、输水弯管8、固定板9、固定支撑座10、截止阀11、水泵12、进水管13、连接板14、半圆形支撑套15和铰接耳16组成,进水管13端部和水泵12进水口相连通,水泵12出水口和输水弯管8一端相连通,截止阀11置于输水弯管8上,输水弯管8通过固定套置于固定支撑座10上,所述固定支撑座10上开有预留安装孔,输水弯管8另一端插置于第二连接管6一端内,所述输水弯管8靠近另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6靠近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螺纹套5一端和输水弯管8相螺接,另
一端和第二连接管6相螺接,半圆形支撑套15两侧分别置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上开有连接孔,两个所述半圆形支撑套15通过连接孔和紧固螺栓配合组成整圆形支撑套套置于第二连接管6上,支撑杆7一端通过铰接耳16和半圆形支撑套15外壁相铰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耳16和固定板9相铰接,所述固定板9两端分别开有预留安装孔,喷雾装置由喷雾管1、分流螺纹管2、连接螺纹管3、第一连接管4和喷雾头17组成,第二连接管6另一端插置于第一连接管4一端内,所述第二连接管6靠近另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4靠近一端外壁上开有螺纹,螺纹套5一端和第二连接管6相螺接,另一端和第一连接管4相螺接,所述第一连接管4另一端外壁开有螺纹,连接螺纹管3一端和第一连接管4另一端相螺接,连接螺纹管3另一端对称置有两个分流螺纹管2的一端,所述分流螺纹管2和连接螺纹管3相连通,分流螺纹管2的另一端和喷雾管1一端相螺接,分流螺纹管2下方置有两组喷雾头17,所述两组喷雾头17交错排列,所述一组内的喷雾头17沿轴向等距分布在分流螺纹管2上,所述喷雾头17和分流螺纹管2相连通;
24.使用时,首先在物资供应通道一侧钻出安装孔,然后通过紧固螺栓配合固定板9将两个支撑杆7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第二连接管6通过螺纹套5与输水弯管8连接在一起,再转动支撑杆7使对应的两个半圆形支撑套15相贴合形成整圆形支撑套套在第二连接管6上,然后利用紧固螺栓通过连接板14将两个半圆形支撑套15固定在一起, 再将喷雾管1螺接在分流螺纹管2上,然后将连接螺纹管3和第一连接管4螺接,然后再通过螺纹套5将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6连接在一起,安装完成后,将进水管13和外部水管相连接,将水泵12接通电源并启动,同时打开截止阀11,水流通过水泵12进入输水弯管8中,再从输水弯管8依次进入第二连接管6和第一连接管4内,然后通过连接螺纹管3和分流螺纹管2进入喷雾管1内,最后经喷雾头17喷出,对通道进行喷雾降尘工作;当不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半圆形支撑套15从第二连接管6上拆下来,同时将喷雾管1、连接螺纹管3、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6拆卸下来,然后将拆卸后的降尘装置的各个零部件放在特定位置进行保存即可;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杆7替换为伸缩杆18,所述伸缩杆18一端通过铰接耳16和半圆形支撑套15外壁相铰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耳16和固定板9相铰接;使用时,能够通过调节伸缩杆18的长度改变支撑的高度和角度;
27.实施例3
28.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螺纹套5和输水弯管8之间通过紧固螺钉19相连接,所述螺纹套5和第二连接管6之间通过紧固螺钉19相连接;使用时,能够使螺纹套5和输水弯管8、螺纹套5和第二连接管6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29.所述固定支撑座10的设计,能够将输水弯管8固定在地面上,防止水泵12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使输水弯管8发生偏移;
30.所述输水弯管8另一端插置于第二连接管6一端内,且插合处置有密封垫圈的设计,能够对输水弯管8的第二连接管6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水从插合处溢出;
31.所述第二连接管6另一端插置于第一连接管4一端内,且插合处置有密封垫圈的设计,能够对第二连接管6和第一连接管4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水从插合处溢出;
32.所述螺纹套5的设计,能够增加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6之间、第二连接管6和输水弯管8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3.达到无需操作人员手持进行喷雾降尘的目的。
34.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