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供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一些重症患者需要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
3.传统的供氧装置仍具有一些缺点,常见的供氧面罩在佩戴者在佩戴及摘下过程中,首先因弹力带的弹性,摘下时较为麻烦,同时连接件和面罩固定件也很容易发生变形、损坏,其次供氧面罩多为硬性材料制成,与面部长时间接触后,会使得患者产生不舒适或疼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供氧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供氧装置,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面罩主体的前侧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管,所述面罩主体的后端外侧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面罩主体的一端靠近上下两侧位置均安装有调节机构,两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侧与面罩主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两组弹力带;
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面罩主体一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之间形成有卡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靠近滑轨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内部靠近前侧位置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方形槽的上下两侧内壁靠近两组连接块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后端位置与方形槽的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弹簧,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前端设置有l形活动块。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滑轨相适配,所述连接杆与弹力带呈现为一体,所述卡块为阵型排列,所述卡块的一侧设置为曲面,所述方形槽与滑轨相通。
9.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为曲面,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在卡槽的内侧,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卡槽相适配,所述活动板以两组连接块为轴转动。
10.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块位于活动板的上下两端靠近中间位置,两组所述第二弹簧与l形活动块对齐,所述l形活动块的前端贯穿方形槽的前侧内壁。
11.优选的,所述橡胶环套在面罩主体的后端位置,所述面罩主体的后侧位置与连接槽相适配。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与面罩主体的后端为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先将弹力带套在头部,再将连接杆插入滑轨的内部,而活动板的一侧曲面的设计,会使活动板滑入卡槽中,卡块接触活动板的一侧时,推动活动板沿着两组连接块转动,活动板的另一侧压缩两组第二弹簧,活动板的一侧离开卡槽的内部,向前推动或拉动连接杆,可调节弹力带的长度与头部适中后,活动板因两组第二弹簧的弹性,使得活动板卡入卡槽中,将连接杆锁定,当需要拆卸时,按住l形活动块,l形活动块推动活动板沿着两组连接块转动,压缩两组第二弹簧,使得活动板的一侧离开卡槽中,便可将连接杆拿出来,通过卡扣式的固定,可将调节弹力带的松紧度,同时摘面罩时可以快速拆卸,避免损坏连接件。
15.2、橡胶环的材质的可塑性与第一弹簧的弹性,使得患者在长时间佩戴面罩时,减轻传统面罩带来的不适与疼痛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供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供氧装置的整体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供氧装置的调节机构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供氧装置的调节机构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面罩主体;2、进气管;3、透气管;4、橡胶环;5、连接槽;6、第一弹簧;7、调节机构;71、固定块;72、滑轨;73、连接杆;74、卡槽;75、卡块;76、方形槽;77、活动板;78、连接块;79、第二弹簧;710、l形活动块;8、弹力带。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供氧装置,包括面罩主体1,面罩主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面罩主体1的前侧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气管3,面罩主体1的后端外侧设置有橡胶环4,橡胶环4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5,连接槽5的内侧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6,面罩主体1的一端靠近上下两侧位置均安装有调节机构7,两组调节机构7的内侧与面罩主体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两组弹力带8;
23.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面罩主体1一端的固定块71,固定块71的内部开设有滑轨72,滑轨7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73,连接杆73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卡槽74,卡槽74之间形成有卡块75,固定块71的内部靠近滑轨72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方形槽76,方形槽76的内部靠近前侧位置设置有活动板77,活动板77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8,方形槽76的上下两侧内壁靠近两组连接块78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活动板77的一侧后端位置与方形槽76的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弹簧79,活动板77的一侧前端设置有l形活动块710。
24.本实施例中,连接杆73与滑轨72相适配,连接杆73与弹力带8呈现为一体,卡块75为阵型排列,卡块75的一侧设置为曲面,方形槽76与滑轨72相通,活动板77的一侧设置为曲面,活动板77的一端在卡槽74的内侧,活动板77的一端与卡槽74相适配,活动板77以两组连
接块78为轴转动,两组连接块78位于活动板77的上下两端靠近中间位置,两组第二弹簧79与l形活动块710对齐,l形活动块710的前端贯穿方形槽76的前侧内壁。
25.具体的,将弹力带8套在头部,再将连接杆73插入滑轨72的内部,而活动板77的一侧曲面的设计,会使活动板77滑入卡槽74中,卡块75接触活动板77的一侧时,推动活动板77沿着两组连接块78转动,活动板77的另一侧压缩两组第二弹簧79,活动板77的一侧离开卡槽74的内部,向前推动或拉动连接杆73,可调节弹力带8的长度与头部适中后,活动板77因两组第二弹簧79的弹性,使得活动板77卡入卡槽74中,将连接杆73锁定,当需要拆卸时,按住l形活动块710,l形活动块710推动活动板77沿着两组连接块78转动,压缩两组第二弹簧79,使得活动板77的一侧离开卡槽74中,便可将连接杆73拿出来,通过卡扣式的固定,可将调节弹力带8的松紧度,同时摘面罩时可以快速拆卸,避免损坏连接件。
26.本实施例中,橡胶环4套在面罩主体1的后端位置,面罩主体1的后侧位置与连接槽5相适配,第一弹簧6与面罩主体1的后端为固定连接。
27.具体的,橡胶环4的材质的可塑性与第一弹簧6的弹性,使得患者在长时间佩戴面罩时,减轻传统面罩带来的不适与疼痛感。
28.工作原理:
29.1、首先将弹力带8套在头部,再将连接杆73插入滑轨72的内部,而活动板77的一侧曲面的设计,会使活动板77滑入卡槽74中,卡块75接触活动板77的一侧时,推动活动板77沿着两组连接块78转动,活动板77的另一侧压缩两组第二弹簧79,活动板77的一侧离开卡槽74的内部,向前推动或拉动连接杆73,可调节弹力带8的长度与头部适中后,活动板77因两组第二弹簧79的弹性,使得活动板77卡入卡槽74中,将连接杆73锁定,当需要拆卸时,按住l形活动块710,l形活动块710推动活动板77沿着两组连接块78转动,压缩两组第二弹簧79,使得活动板77的一侧离开卡槽74中,便可将连接杆73拿出来,通过卡扣式的固定,可将调节弹力带8的松紧度,同时摘面罩时可以快速拆卸,避免损坏连接件。
30.2、其次橡胶环4的材质的可塑性与第一弹簧6的弹性,使得患者在长时间佩戴面罩时,减轻传统面罩带来的不适与疼痛感。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