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发展,电瓶车被广大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以便于电瓶车。
3.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4.现有的户外公共区域所使用的立柱式充电桩充电结构较少,在大量占用空间的前提下,无法对更多的设备进行充电。同时,充电桩的充电接头无法收纳,充电接口暴露在设备的表面,安全性不高,尤其是在儿童较多的小区内,使用更加危险。以上问题,均需要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实用新型目的
6.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柱式充电桩,增加了充电接口的数量,以能够解决小区内部大量电瓶车充电的问题;设备不使用时,将移动充电板推入充电箱体,其充电接口内隐藏在充电箱体的内部,保证设备使用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7.(二)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立柱式充电桩,包括充电箱体和移动充电板;
9.所述充电箱体内部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多层隔板、电源、电线、导向辊、绕线筒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充电箱体的背面设置检修门;
10.所述电线的一端连接电源,电线中部依次缠绕在绕线筒组件和导向辊上,电线的另一端与移动充电板电性连接;
11.所述充电箱体的正面为主面板,主面板上设有多个供移动充电板配合穿过的通孔,通孔与充电箱体的空腔连通;
12.每个所述隔板上对应设置两个滑槽和两个移动充电板;两个移动充电板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内,移动充电板和滑槽均为弧线形,在移动充电板外突出的弧形面上设置有多个充电接口;
13.在非充电状态下,移动充电板位于充电箱体的内部,电线绕紧在绕线筒组件上;在充电状态下,两个所述移动充电板的部分伸出充电箱体的外侧,并组成半圆形;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外部充电线插头。
14.优选的,所述移动充电板的圆心角为100-120度。
15.优选的,所述主面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移动充电板
内部设置有电路控制板和接电板,电路控制板连接控制系统,接电板连接电线。
16.优选的,所述充电箱体的一侧设置多个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设置空气过滤滤芯;所述充电箱体的另一侧设置风机,风机的出风管伸出充电箱体的外侧。
17.优选的,所述绕线筒组件设置卷簧组件或者手摇杆;所述手摇杆位于充电箱体的外侧,其一端伸入充电箱体内以与绕线筒组件的转轴连接。
18.优选的,所述滑槽靠近主面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移动充电板位于充电箱体内部的一端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限位板与限位块抵靠,形成定位结构;所述移动充电板位于充电箱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挡板与主面板形成限位结构。
19.优选的,所述主面板的通孔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移动充电板上设置有第二磁块;在所述移动充电板向外及向内拉动状态下,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吸附,形成定位机构。
20.优选的,所述充电箱体底部设置防水底座,其顶部设置遮雨遮阳棚。
21.本实用新型中,充电箱体的背面设置检修门,以便于对其内部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所述移动充电板滑动设置在滑槽上,充电时,能够根据需要而选择将移动充电板向外拉出,移动充电板上设置多个充电接口,以满足大量充电的需求;此时,电线拉长,绕线筒组件实现放线动作,导向辊用于对电线进行导向定位;两个移动充电板在充电箱体的外侧形成半圆状,以使得多个充电线呈放射状分开,避免多个充电线之间相互缠绕及干扰。当不充电时,将移动充电板推入空腔内,充电箱体对移动充电板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避免发生意外。
22.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充电板向外拉动时,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吸附,形成定位机构,以便于调节移动充电板向外拉动的长度,实现灵活使用。当移动充电板向外拉动时最大行程时,限位板限位板与限位块抵靠,以避免移动充电板由充电箱体内脱落,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在非充电状态下,挡板堵住通孔,以避免雨水、灰尘等杂物进入充电箱体内,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同时,也对移动充电板的移动形成限位。
23.综上,本实用新型,大大增加了充电接口的数量,以能够解决小区内部大量电瓶车充电的问题;设备不使用时,将移动充电板推入充电箱体,其充电接口内隐藏在充电箱体的内部,保证设备使用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柱式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柱式充电桩的正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柱式充电桩的剖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柱式充电桩中内部结构俯视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柱式充电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
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30.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柱式充电桩,包括充电箱体2和移动充电板4;
31.所述充电箱体2内部设置空腔,空腔内设置多层隔板20、电源、电线52、导向辊51、绕线筒组件53和控制系统;所述充电箱体2的背面设置检修门26;
32.所述电线52的一端连接电源,电线52中部依次缠绕在绕线筒组件53和导向辊51上,电线52的另一端与移动充电板4电性连接;
33.所述充电箱体2的正面为主面板23,主面板23上设有多个供移动充电板4配合穿过的通孔21,通孔21与充电箱体2的空腔连通;
34.每个所述隔板20上对应设置两个滑槽22和两个移动充电板4;两个移动充电板4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滑槽22内,移动充电板4和滑槽22均为弧线形,在移动充电板4外突出的弧形面上设置有多个充电接口41;
35.在非充电状态下,移动充电板4位于充电箱体2的内部,电线52绕紧在绕线筒组件53上;
36.在充电状态下,两个所述移动充电板4的部分伸出充电箱体2的外侧,并组成半圆形;所述充电接口41连接外部充电线插头。。
37.本实用新型中,充电箱体2的背面设置检修门26,以便于对其内部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所述移动充电板4滑动设置在滑槽22上,充电状态下,操作者能够根据需要而选择将移动充电板4向外拉出,移动充电板4上设置多个充电接口41,以满足大量充电的需求;此时,电线52拉长,绕线筒组件53实现放线动作,导向辊51用于对电线52进行导向定位;两个移动充电板4在充电箱体2的外侧形成半圆状,以使得多个充电线呈放射状分开,避免多个充电线之间相互缠绕及干扰。不充电状态下,将移动充电板4推入空腔内,充电箱体2对移动充电板4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38.本实用新型中,大幅度增加了充电接口41的数量,以解决小区内部大量电瓶车同时充电的问题;非充电状态下,将移动充电板4推入充电箱体2,其充电接口41内隐藏在充电箱体2的内部,保证设备使用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充电板4的圆心角为100-120度,在最大化减小充电箱体2占用体积的同时,保证两个移动充电板4伸出充电箱体2外侧的部分能够形成半圆形,并且移动充电板4部分位于充电箱体2内部,形成支撑结构,保证设备的使用效果达到最好。
4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面板23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移动充电板4内部设置有电路控制板和接电板,电路控制板连接控制系统,接电板连接电线52。
4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智能化使用,提高使用舒适度,便于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管理。
4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箱体2的一侧设置多个进风管24;所述进风管24内设置空气过滤滤芯;所述充电箱体2的另一侧设置风机25,风机25的出风管伸出充电箱体2的外侧。
43.需要说明的是,打开风机25以在充电箱体2内部形成空气流动,实现对充电箱体2内部的高效散热,避免电源过热而导致事故发生。同时,进风管24内设置空气过滤滤芯,有效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入充电箱体2的内部。
4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筒组件53设置卷簧组件或者手摇杆54;所述手摇杆54位于充电箱体2的外侧,其一端伸入充电箱体2内以与绕线筒组件53的转轴连接。
45.需要说明的是,绕线筒组件53设置卷簧组件,以便于实现对电线52的自动收卷;绕线筒组件53设置手摇杆54,以便于使用者通过手摇杆对电线52进行收卷,避免电线52在充电箱体2内的打结,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4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22靠近主面板2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限位块72;所述移动充电板4位于充电箱体2内部的一端设置限位板71;所述限位板71限位板71与限位块72抵靠,形成定位结构;所述移动充电板4位于充电箱体2外侧的一端设置挡板73;所述挡板73的面积大于通孔21的面积,挡板73与主面板23形成限位结构。
4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面板23的通孔21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磁块27;所述移动充电板4上设置有第二磁块42;在所述移动充电板4向外及向内拉动状态下,第一磁块27与第二磁块42相互吸附,形成定位机构。
48.需要说明的是,移动充电板4向外拉动时,第一磁块27与第二磁块42相互吸附,形成定位机构,以便于调节移动充电板4向外拉动的长度,实现灵活使用。当移动充电板4向外拉动时最大行程时,限位板71限位板71与限位块72抵靠,以避免移动充电板4由充电箱体2内脱落,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在非充电状态下,挡板73堵住通孔21,以避免雨水、灰尘等杂物进入充电箱体2内,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同时,也对移动充电板4的移动形成限位。
4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箱体2底部设置防水底座1,其顶部设置遮雨遮阳棚3,避免下雨天充电箱体2进水,以及避免夏天太阳对充电箱体2的爆嗮,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
5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