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智能化护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2  97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筒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化护筒。


背景技术:

2.护筒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为钢材制作,圆柱状,一般为钢护筒,壁厚10mm,一般作为施工预防固定作用,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
3.现如今大部分的护筒实用性比较单一,仅能起到护壁作用,不具备可视化管理功能,为施工增加了不少工序,护筒出现长度不足时只能通过焊接进行加长,费事费力,且护筒安装完毕后可能会发生脱焊,导致护筒拔不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化护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大部分的护筒实用性比较单一,仅能起到护壁作用,不具备可视化管理功能,为施工增加了不少工序,护筒出现长度不足时只能通过焊接进行加长,费事费力,且护筒安装完毕后可能会发生脱焊,导致护筒拔不出来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化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筒体的下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筒体的内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gps测量仪、振动仪。
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径与连接套筒的内径相等,所述括筒体的圆心与连接套筒的圆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筒体与连接套筒为一体结构。
9.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的外侧与连接槽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套筒与另一个筒体下端的连接槽螺纹连接,连接套筒与另一个筒体的连接槽通过螺纹相连,对两个筒体起到固定作用。
10.优选的,所述红外线发射端与红外线接收端关于筒体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位于gps测量仪的上方,红外线发射端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接收端接收红外线,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可测出筒体的垂直度。
11.优选的,所述gps测量仪关于筒体的竖直中心线环形设置有四个,所述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gps测量仪镶嵌在筒体的内部,gps测量仪可校正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测出的垂直度偏差。
12.优选的,所述振动仪通过支架安装在筒体的内侧,所述振动仪的上端延伸至连接套筒的内侧,所述振动仪关于筒体的竖直中心线环形设置有四个,振动仪对混凝土进行震荡,避免了在浇筑过程中水下混凝土因无法使用震动棒导致混凝土自密实度不足而出现气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化护筒,筒体之间采用螺纹的
方式进行连接,避免了吊焊时的垂直度对护筒的垂直度的影响,而且大大减少了焊工焊接的时间,减少了焊工费,且避免了因脱焊导致护筒拔不出来的风险,筒体内部两侧的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可测出筒体的垂直度,并通过gps测量仪校正测出的垂直度偏差,实现筒体安装的可视化管理,振动仪对筒体中的混凝土进行震荡,避免了在浇筑过程中水下混凝土因无法使用震动棒导致混凝土自密实度不足而出现气泡。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筒体;2、连接套筒;3、连接槽;4、红外线发射端;5、红外线接收端;6、gps测量仪;7、振动仪。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智能化护筒,包括筒体1、连接套筒2、连接槽3、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gps测量仪6和振动仪7,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筒2,筒体1的内径与连接套筒2的内径相等,括筒体1的圆心与连接套筒2的圆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筒体1的下端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套筒2的外侧与连接槽3的内侧设置有螺纹,连接套筒2与另一个筒体1下端的连接槽3螺纹连接,筒体1与连接套筒2为一体结构,连接套筒2与另一个筒体1的连接槽3通过螺纹相连,对两个筒体1起到固定作用;
21.筒体1的内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gps测量仪6、振动仪7,红外线发射端4与红外线接收端5关于筒体1呈左右对称分布,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位于gps测量仪6的上方,gps测量仪6关于筒体1的竖直中心线环形设置有四个,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gps测量仪6镶嵌在筒体1的内部,红外线发射端4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接收端5接收红外线,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可测出筒体1的垂直度,gps测量仪6可校正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测出的垂直度偏差;
22.振动仪7通过支架安装在筒体1的内侧,振动仪7的上端延伸至连接套筒2的内侧,振动仪7关于筒体1的竖直中心线环形设置有四个,振动仪7对混凝土进行震荡,避免了在浇筑过程中水下混凝土因无法使用震动棒导致混凝土自密实度不足而出现气泡。
23.工作原理:首先,将一个筒体1的连接套筒2与另一个筒体1的连接槽3通过螺纹安装在一起,重复安装多个筒体1使护筒整体长度达到要求,螺纹连接的方式避免了吊焊时的垂直度对护筒的垂直度的影响,而且大大减少了焊工焊接的时间,减少了焊工费,且避免了因脱焊导致护筒拔不出来的风险,通过红外线发射端4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接收端5接收红外线,测出筒体1的垂直度,并通过gps测量仪6校正测出的垂直度偏差,实现筒体1安装的可
视化管理,振动仪7对筒体1中的混凝土进行震荡,避免了在浇筑过程中水下混凝土因无法使用震动棒导致混凝土自密实度不足而出现气泡。
2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智能化护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筒(2),所述筒体(1)的下端开设有连接槽(3),所述筒体(1)的内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gps测量仪(6)、振动仪(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径与连接套筒(2)的内径相等,所述括筒体(1)的圆心与连接套筒(2)的圆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的外侧与连接槽(3)的内侧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套筒(2)与另一个筒体(1)下端的连接槽(3)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端(4)与红外线接收端(5)关于筒体(1)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位于gps测量仪(6)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gps测量仪(6)关于筒体(1)的竖直中心线环形设置有四个,所述红外线发射端(4)、红外线接收端(5)、gps测量仪(6)镶嵌在筒体(1)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仪(7)通过支架安装在筒体(1)的内侧,所述振动仪(7)的上端延伸至连接套筒(2)的内侧,所述振动仪(7)关于筒体(1)的竖直中心线环形设置有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智能化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筒体的下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筒体的内侧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GPS测量仪、振动仪。该智能化护筒,筒体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避免了吊焊时的垂直度对护筒的垂直度的影响,而且大大减少了焊工焊接的时间,减少了焊工费,且避免了因脱焊导致护筒拔不出来的风险,筒体内部两侧的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可测出筒体的垂直度,并通过GPS测量仪校正测出的垂直度偏差,实现筒体安装的可视化管理,振动仪对筒体中的混凝土进行震荡,避免了在浇筑过程中水下混凝土因无法使用震动棒导致混凝土自密实度不足而出现气泡。泡。泡。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广 吴松燃 黄爱玲 马健 黎家欣 何国锋 刘剑 周志威 潘显富 李锦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5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