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现有技术的集成电路在封装好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操作,但是因为集成电路的引脚较多,这就导致测试操作十分的不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操作,极大的降低了测试的效率,不利于测试操作,这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基于以上的原因,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的顶面均不封闭设置,所述内壳的左右侧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夹紧机构,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竖槽,所述内壳的内腔左右侧壁上均均匀分布开设有若干个竖槽,所述竖槽贯穿内壳顶面,所述竖槽靠近底面处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靠近内壳中心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齿轮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电板,所述外壳内腔左右侧壁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条,所述齿条分别与齿轮啮合。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双头电机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分别贯穿外壳的前后侧壁并螺纹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螺纹杆与外壳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外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前后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板两侧分别插入两侧的弧形槽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板靠近外壳一侧的侧壁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第二弧形板一端贯穿外壳并固定连接有卡齿,所述内壳的左右侧壁靠近底面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齿与卡槽相互匹配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底面上均匀分布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内腔顶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远离弹簧一端延伸出圆孔并与外壳内腔底面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底面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贯穿内壳前后侧壁和底
面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远离双头电机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板。
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内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弧形板远离外壳一侧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活动连接。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夹紧机构,在测试时可以将集成电路的引脚插入到竖槽内,通过内壳的下移可以使得齿条与齿轮啮合转动,使得固定板将引脚快速的固定,极大的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14.2、通过设置有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可以便捷的实现对集成电路进行定位测试操作,使得测试方便,并通过定位机构可以实现对集成电路解除锁定,便于高效的更换集成电路测试,操作方便。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施例的图2的a-a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2的b-b面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2的c处放大图。
21.图中:1、外壳;2、内壳;3、夹紧机构;4、定位机构;5、竖槽;6、通槽;7、固定轴;8、齿轮;9、固定板;10、导电板;11、齿条;12、双头电机;13、控制装置;14、螺纹杆;15、限位板;16、第一弧形板;17、第二弧形板;18、弧形槽;19、横杆;20、卡齿;21、卡槽;22、圆孔;23、弹簧;24、竖杆;25、矩形槽;26、滑槽;2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壳2,外壳1和内壳2的顶面均不封闭设置,内壳2的底面上均匀分布开设有若干个圆孔22,圆孔22的内腔顶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3,弹簧23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24,竖杆24远离弹簧23一端延伸出圆孔22并与外壳1内腔底面固定连接,便于对集成电路的取出操作;
26.内壳2的左右侧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夹紧机构3,夹紧机构3包括竖槽5,内壳2的内腔左右侧壁上均均匀分布开设有若干个竖槽5,竖槽5贯穿内壳2顶面,竖槽5靠近底面处均开设有通槽6,通槽6内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7,固定轴7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齿轮8,齿轮8的靠近内壳2中心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远离齿轮8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电板10,外壳1内腔左右侧壁上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齿条11,齿条11分别与齿轮8啮合,可以实现对集成电路引脚的夹紧操作,使得测试操作方便;
27.外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包括双头电机12,双头电机12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13,内壳2的底面上开设有矩形槽25,矩形槽25贯穿内壳2前后侧壁和底面设置,双头电机1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远离双头电机12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板15,螺纹杆14另一端分别贯穿外壳1的前后侧壁并螺纹连接有第一弧形板16,螺纹杆14与外壳1之间活动连接,外壳1的外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板17,第二弧形板17的前后侧均开设有弧形槽18,第一弧形板16两侧分别插入两侧的弧形槽18并与其活动连接,弧形槽18内均开设有滑槽26,第一弧形板16远离外壳1一侧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块27,滑块27与滑槽26之间活动连接,第二弧形板17靠近外壳1一侧的侧壁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9,横杆19远离第二弧形板17一端贯穿外壳1并固定连接有卡齿20,内壳2的左右侧壁靠近底面处开设有卡槽21,卡齿20与卡槽21相互匹配设置,可以实现对集成电路的定位锁定,便于对其进行各项测试操作,使用便捷。
28.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集成电路引脚的位置将指定位置固定板9上的导电板10与外部装置连接,并对双头电机12通电,通过人工或者外部设备将集成电路按照合适的方向插入到内壳2内腔之中,使得集成电路的引脚插入到指定位置的竖槽5内,并通过对集成电路的按压使得内壳2下移运动,此时外壳1上的齿条11与内壳2上的齿轮8啮合转动,通过齿轮8的转动带动固定板9转动,使得固定板9转动将集成电路的引脚夹住,此时竖杆24在圆孔22内运动,弹簧23被压缩,且内壳2按压到控制装置13,使得控制装置13启动双头电机12,通过双头电机12的转动带动两侧的螺纹杆14转动,螺纹杆14带动两侧的第一弧形板16向外壳1一侧运动,通过第一弧形板16带动两侧的第二弧形板17向外壳1一侧运动,此时第一弧形板16上的滑块27在弧形槽18内的滑槽26内运动,通过第二弧形板17带动横杆19上的卡齿20向外壳1内腔中心一侧运动,并使得卡齿20插入到内壳2侧壁上的卡槽21内,实现对内壳2位置的定位锁定,可以方便的对集成电路进行各项测试操作,当测试完成之后,通过控制装置13控制双头电机12反向转动,此时螺纹杆14带动两侧的第一弧形板16远离外壳1运动,第一弧形板16带动第二弧形板17远离外壳1一侧运动,第二弧形板17通过横杆19将卡齿20从内壳2上的卡槽21内抽出,解除对内壳2的锁定,此时内壳2在弹簧23的作用下上升运动,通过齿条11与齿轮8的啮合转动,固定板9转动到竖直状态,解除对集成电路引脚的夹紧操作,此时可以通过人工或者外部装置便捷的将集成电路从本装置上取出,操作方便快捷,如此重复上述操作,可以实现高效的对集成电路的测试操作。
2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
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