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呼吸机管路用防压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如果呼吸机管道长时间的压在患者皮肤上,极易出现皮肤压伤的情况。
3.现有公告号为cn21366734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机用防倒流支架,该专利虽然通过在原有的支架上增加方便取放、伸缩的支架,能够有效的托起近端气管插管及其延长管,防止冷凝水倒流,但是该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只通过固定夹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同时直接将管道放在勾形托架上非常不稳定,这样管道很容易产生位移发生危险,非常不便于使用。
4.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呼吸机管路用防压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管路用防压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呼吸机管路用防压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球形云台与第一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二球形云台与第二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第三球形云台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呈阶梯状均匀分布有若干托架,所述托架的下端均设有第一弧形板;
8.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便于第一固定板固定的定位组件;
9.所述托架上均设有夹持组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在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伸缩杆一侧的夹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两个与夹板滑动连接的导向杆,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与夹板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与螺纹杆末端连接的把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在托架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均设有与第一弧形板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板,所述滑槽内均设有与滑块连接的弹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夹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防滑橡胶垫。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内壁均设有海绵垫。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表面均设有用于减少滑块与滑槽之间摩擦力的滚珠。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管道抬起来,可避免管道压伤患者颈部及肩部的皮肤,同时避免冷凝水倒流和气管插管压伤下嘴唇,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球形云台和伸缩杆的设置,可随意调整托架的位置,大大增加了该装置的可动范围,增强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18.3.本实用新型可转动螺纹杆通过第一固定板和夹板对该装置进行安装固定,可避免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19.4.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将管道夹持固定住,这样就可以避免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位移发生危险,保证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第一固定板;2、夹板;3、导向杆;4、螺纹杆;5、把手;6、第一球形云台;7、第一伸缩杆;8、第二球形云台;9、第二伸缩杆;10、第三球形云台;11、第二固定板;12、托架;13、第一弧形板;14、滑槽;15、滑块;16、第二弧形板;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呼吸机管路用防压伤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伸缩杆7,所述第一固定板1通过第一球形云台6 与第一伸缩杆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7远离第一固定板1的一端设有第二伸缩杆9,所述第一伸缩杆7通过第二球形云台8与第二伸缩杆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9的下端设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二伸缩杆9通过第三球形云台10与第二固定板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1的下端呈阶梯状均匀分布有若干托架12,所述托架12的下端均设有第一弧形板13,这样在使用该装置时,就可以通过第一固定板1对该装置进行固定,然后将管道放在若干第一弧形板13上,同时可通过第一球形云台6随意转动第一伸缩杆7,并通过第二球形云台8随意转动第二伸缩杆9,同时可通过第三球形云台10随意转动第二固定板11,从而将管道抬起来,避免管道压伤患者颈部及肩部的皮肤,同时避免冷凝水倒流和气管插管压伤下嘴唇,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7.同时该装置可随意调整托架12的位置,从而大大增加该装置的可动范围,增强了该装置的灵活性;
28.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设有便于第一固定板1固定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在第一固定板1远离第一伸缩杆7一侧的夹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设有两个与夹板2滑动连接的导向杆3,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转动连接有与夹板2螺纹连接的螺纹杆4,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设有与螺纹杆4末端连接的把手5,这样当需要安装第一固定板1时,就可以将病床上的固定架放在第一固定板1和夹板2之间,然后使用者通过把手5转动螺纹杆4,使螺纹杆4通过与夹板2的螺纹连接带动夹板2向第一固定板1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通过第一固定板1和夹板2将固定架夹持固定住,避免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29.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夹板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防滑橡胶垫,这样可以增大第一固定板 1和夹板2的表面摩擦力,使该装置固定的更加稳定;
30.所述托架12上均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在托架12上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上均设有与第一弧形板13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板16,所述滑槽14内均设有与滑块15连接的弹簧17,这样当需要对管道进行固定时,使用者可向上拨动第二弧形板16,使第二弧形板16带动滑块15向上移动并挤压弹簧17,然后再将管道放在第一弧形板13和第二弧形板16之间,在松开第二弧形板16,这样第二弧形板16就会通过弹簧17的弹力作用向下移动,从而通过第一弧形板13和第二弧形板 16将管道夹持固定住,这样就可以避免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位移发生危险,保证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31.所述第一弧形板13和第二弧形板16的内壁均设有海绵垫,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弧形板 13和第二弧形板16直接挤压管道对管道造成损坏,保证了管道的安全性。
32.实施例2
33.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滑块15的表面均设有用于减少滑块15与滑槽14之间摩擦力的滚珠,这样可以使滑块15在滑槽14内滑动的更加平稳顺滑,便于使用。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装置时,先将第一固定板1和夹板2放在病床固定架的两侧,然后通过把手5转动螺纹杆4,通过螺纹杆4带动夹板2移动,通过第一固定板1和夹板2将固定架夹持固定住,然后使用者可通过第一球形云台6、第一伸缩杆7、第二球形云台8、第二伸缩杆9和第三球形云台10的配合使用随意调节托架12的位置和角度,然后使用者向上拨动第二弧形板16,将管道放在第一弧形板13和第二弧形板16之间,在松开第二弧形板16,通过第一弧形板13和第二弧形板16将管道夹持固定住,这样就可以将管道抬起来并对管道进行固定。
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