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

专利查询2022-5-23  182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


背景技术:

2.鼻饲即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是将鼻肠营养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输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治疗的技术,适用于:(1)不能由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某些手术后或肿瘤病人;(2)不能张口的病人,如昏迷、破伤风、早产儿及病情危重的病人;(3)拒绝进食的病人;
3.鼻肠营养管是鼻饲法中常用的医疗器械,用于向患者的肠胃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但鼻肠营养管在病人体内易于滑动,鼻肠营养管会有滑出的可能导致营养液无法被送达到具体部位,所以为了固定鼻肠营养管的位置,同时防止在移动身体时导致鼻肠营养管滑动摩擦组织器官,减少鼻肠营养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目前常使用布胶带固定该营养管,但由于该方式的可持续使用性较差,且固定性也较差,同时在移除操作时给病人带来痛苦,也会在皮肤上残留大片的胶痕,不易清洗,导致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同时鼻部胃肠营养管鼻部外暴露出来的部分的长度,根据导管不同、置入深度不同,约为40-70cm,为方便固定这段导管,使导管牢牢固定于患者身体,防止翻身、活动、更换衣服时将导管拔出;
4.因此设计一种鼻肠管体外固定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鼻部导管固定软盘,该软盘可以将导管盘旋装入软盘内,且用具有装饰性的软布盖覆盖,不但可将导管更加牢固的固定在软盘内,且美观维护患者自尊;同时背面通过用薄发夹和魔术粘贴结合,将软盘以发夹和魔术发帖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患者额部侧上方的头发上,具有适应方便、固定效果好的特点。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包括固定软盘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软盘为圆盘结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上盖体和下盒体,且所述上盖体错位盖合在下盒体上,在固定软盘内部形成用于放置鼻肠营养管的空腔,所述鼻肠营养管从上盖体与下盒体之间的通过穿接孔内穿过,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下盒体下侧的圆形卡槽内,与固定装置配合使用,所述圆形卡槽的外周还设置有魔术发帖,通过固定机构和魔术发帖可以将固定软盘固定在患者额部上方的头发上。
8.优选的,所述的上盖体内设置有一圈错位卡槽和橡胶保护垫,所述错位卡槽与设置在下盒体上的错位凸环配合使用,所述橡胶保护垫设置在上盖体的内侧顶面上。
9.优选的,所述的下盒体内还设置有橡胶制的螺旋盘道和管头固定柱,所述螺旋盘道由外圈向内圈呈螺纹状排列,所述管头固定柱设置在最内圈的螺旋盘道中心,且在管头固定柱上设置有固定孔对鼻肠营养管进行夹紧,所述鼻肠营养管盘旋卡合在螺旋盘道内。
10.优选的,所述的螺旋盘道为上小下大的槽状结构。
11.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连接薄片和弹簧,所述连接薄片的两端活动插接在设置在下盒体上的活动槽内,且在连接薄片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与活动槽配合使用,所述弹簧套接在活动槽内的连接薄片上。
12.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薄片与圆形卡槽的内侧面之间存在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与固定装置配合使用。
13.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发卡。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包括固定软盘和固定机构,在使用时,将鼻肠营养管卡在螺旋盘道内进行固定,同时在鼻肠营养管固定后利用固定机构和魔术发帖可以将固定软盘固定在患者额部上方的头发上,可以有效避免鼻肠营养管被各种被服、衣物挂脱,患者翻身时身体压住导管导致脱管,可以有效避免导管反折、损坏;
16.(2)同时在软盘上的硅胶螺旋盘道,柔软且有型,方便鼻肠营养管盘入,且螺旋盘道为上小下大的槽状结构,可以有效的对鼻肠营养管进行固定,防止其掉出,对鼻肠营养管进行保护;
17.(3)通过头戴式设计,发夹和魔术发帖结合,方便不同性别患者、头发长度不同的患者固定导管,再通过利用具有装饰性的软布盖将固定软盘覆盖,不但可将导管更加牢固的固定在软盘内,且美观维护患者自尊,具有适应方便、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盒体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盒体a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体与下盒体错位盖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软盘的仰视图。
25.其中:1.固定软盘,11.上盖体,111.错位卡槽,112.橡胶保护垫,12.下盒体,121.错位凸环,122.螺旋盘道,123.管头固定柱,124.固定孔,125.圆形卡槽,126.活动槽,13.穿接孔,2.鼻肠营养管,3.固定机构,31.连接薄片,32.限位块,33.弹簧,4.魔术发帖。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27.参照附图1-7所示的一种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包括固定软盘1和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软盘1为圆盘结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上盖体11和下盒体12,且在使用时,所述上盖体11错位盖合在下盒体12上,在固定软盘1内部形成用于放置鼻肠营养管2的空腔,所述鼻肠营养管2从上盖体11与下盒体12之间的穿接孔13内穿过,所述固定机构3设置在下盒体12下侧的圆形卡槽125内,且与固定装置配合使用,所述圆形卡槽125的外周还设置有
魔术发帖4,使用时,通过固定机构3和魔术发帖4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将固定软盘固定在患者额部上方的头发上,可以有效避免鼻肠营养管被各种被服、衣物挂脱,患者翻身时身体压住导管导致脱管。
28.优选的,所述的上盖体11内设置有一圈错位卡槽111和橡胶保护垫112,所述错位卡槽111与设置在下盒体12上的错位凸环121配合使用,使用时,将所述错位凸环121卡合在错位卡槽111内,实现上盖体11与下盒体12的错位卡合,所述橡胶保护垫112设置在上盖体11的内侧顶面上,起缓冲作用,防止在使用时损坏鼻肠营养管2。
29.优选的,所述的下盒体12内还设置有橡胶制的螺旋盘道122和管头固定柱123,所述螺旋盘道122设置有若干圈,且由外圈向内圈呈螺纹状排列,所述管头固定柱123设置在最内圈的螺旋盘道122中心,且在管头固定柱123上设置有固定孔124对鼻肠营养管2的端部进行夹紧,所述鼻肠营养管2盘旋卡合在螺旋盘道122内,且为防止鼻肠营养管2从螺旋盘道122内滑出,将所述螺旋盘道122设计为上小下大的槽状结构。
30.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机构3包括连接薄片31和弹簧33,所述连接薄片31的两端活动插接在设置在下盒体12上的活动槽126内,且在连接薄片31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32与活动槽126配合使用,防止在使用时将连接薄片31从活动槽126内拉出,所述弹簧33套接在活动槽126内的连接薄片31上,在使用时起缓冲复位作用;所述连接薄片31与圆形卡槽125的内侧面之间存在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与固定装置配合使用,在使用时,利用固定装置与连接薄片31配合使用,对固定软盘进行固定。
31.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发卡,在使用时,将所述发卡穿过连接薄片31与圆形卡槽125之间的活动间隙,将固定软盘固定在患者额部侧上方的头发上。
32.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软盘1的外侧还覆盖有一层具有装饰性的软布,在使用时,可以维护患者自尊。
33.本实用新型所述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的使用过程和使用原理:
34.首先在将鼻肠营养管2插入患者体内后,留置在外侧的鼻肠营养管2的端部卡紧在固定孔124内,再将管身盘旋卡紧在螺旋盘道122内,且从穿接孔13内穿出,在将鼻肠营养管2固定在固定软盘1后;然后撕下魔术发帖的外层保护层,然后将发卡穿过连接薄片31与圆形卡槽125之间的活动间隙,将固定软盘1固定在患者额部侧上方的头发上,完成对鼻肠营养管2外部留置端的固定;
35.注意: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金属发夹和魔术发帖4结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
36.本实用新型所述头戴式鼻肠营养管固定软盘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37.(1)固定软盘1可将鼻部导管2鼻外部分盘旋固定,避免导管被各种被服、衣物挂脱,翻身时身体不会压住导管导致脱管;
38.(2)本固定软盘1上设置有螺旋盘道122,柔软且有型,方便管路盘入且固定于盘内;
39.(3)固定软盘1采用头戴式设计,金属发夹和魔术发帖4结合使用,方便不同性别患者、头发长度不同的患者固定导管;
40.(4)本结构具有保护导管、避免导管反折、损坏的效果。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最新回复(0)